二戰中,鬼子特攻罕見得手,4天內美軍3艘旗艦被命中,企業號退出戰鬥

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戰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個嚴謹又有趣的公眾號。儘量保證內容真實幹貨,配圖準確,還讓文章讀起來不枯燥。本文為讀者投稿。

在血腥的沖繩戰役期間,日軍對停泊在沖繩島外海的美軍艦艇發動過若干次大規模(每次出動飛機架數均在百架以上)神風特攻,在此期間還穿插著一系列出動架數為幾架或幾十架的小規模特攻,連續不斷的空襲給美軍水兵造成了巨大的防空壓力。

雖然絕大多數日軍神風自殺機被美軍的戰鬥機和防空火力擊落,但總有些漏網之魚,而且最嚴重時,它們曾在短短四天之內,連續三次撞上美軍的旗艦並使後者受創,而且都是諸如航空母艦或戰列艦一類的「大傢伙」。

1945年5月11日,兩架神風特攻機撞上了米切爾海軍中將的旗艦「邦克山」號航空母艦,日軍對這次空襲的時機拿捏得可謂恰到好處:當時飛行甲板上擠滿了正在加油掛彈的飛機、眾多地勤人員和即將升空的飛機。

被兩架神風自殺機撞上後燃起了熊熊大火的「邦克山」號航空母艦

▲被兩架神風自殺機撞上後燃起了熊熊大火的「邦克山」號航空母艦。

日機的空襲引發了難以撲滅的大火,396名水兵在大火和令人窒息的毒煙中死亡或失蹤,這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神風特攻造成的單艦死亡及失蹤人數最多的一次。

得益於有效的損管,「邦克山」號最終得救,雖然該艦再也不能作為一艘航空母艦繼續服役了(值得一提的是,米切爾的參謀長阿利·伯克准將因從燃燒的艙室中救出人員而被授予銀星勳章)。

短短一天之後,5月12日,第五艦隊司令雷蒙德·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發現自己的旗艦第二次處於「神風」的瘋狂攻擊之中。

早在3月31日沖繩戰鬥展開後的頭幾天,他的旗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CA-35)就被神風特攻機撞中,該艦不得不返回新喀里多尼亞東部的馬雷島進行維修,於是斯普魯恩斯將他的旗艦改為老式戰列艦「新墨西哥」號(BB-40)。

早期的「新墨西哥」號戰列艦,可見標誌性的籠式桅

▲早期的「新墨西哥」號戰列艦,可見標誌性的籠式桅。

「新墨西哥」號戰列艦正在加利福尼亞州聖佩德羅外海航行,時間是1921年,背景中可見「威克斯」級驅逐艦

▲「新墨西哥」號戰列艦正在加利福尼亞州聖佩德羅外海航行,時間是1921年,背景中可見「威克斯」級驅逐艦「亞倫·沃德」號(DD-132)。

在升起斯普魯恩斯的將旗之前,「新墨西哥」號曾於1945年1月6日在菲律賓林加延灣被一架神風特攻機撞中艦橋,艦長羅伯特·沃爾頓·弗萊明(Robert W. Fleming)上校和其他29名艦員在此次空襲中陣亡。

在珍珠港進行了維修後,「新墨西哥」號及時返回並參加了沖繩島登陸作戰,為岸上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員提供艦炮火力支援。截至5月11日,「新墨西哥」號的艦炮已經摧毀了8艘從岸邊隱蔽出擊的「震洋」自殺快艇。

5月12日日落之後,「新墨西哥」號戰列艦正在返回沖繩附近的白砂(Hagushi)錨地,此前,該艦已經在慶良間列島海域接受了整整一天的彈藥和物資補給。

根據航海日誌的記載,斯普魯恩斯說了句「這是神風特攻的好天氣」。除了對天氣的觀察外,斯普魯恩斯還從無線電情報中收到了告警。

1944年6月15日,「新墨西哥」號戰列艦的5英寸副炮正準備向塞班島上的目標開火注意每門火炮左側的引

▲1944年6月15日,「新墨西哥」號戰列艦的5英寸副炮正準備向塞班島上的目標開火。注意每門火炮左側的引信裝定裝置,每臺這樣的裝置上插著三發待發炮彈;副炮最右邊是20毫米「厄利孔」炮的炮管,背景是14英寸三聯裝主炮的炮管。

攤放在「新墨西哥」號甲板上的14英寸主炮炮彈,當時該艦正在補充彈藥,時間是1944年7月,登陸關島的

▲攤放在「新墨西哥」號甲板上的14英寸主炮炮彈,當時該艦正在補充彈藥,時間是1944年7月,登陸關島的戰鬥發起前。照片視角為從右舷向前看,左邊是三聯裝50倍徑14英寸主炮炮塔,注意炮塔頂部的浮筒網。

「新墨西哥」號戰列艦正準備彈射起飛一架沃特OS2U-3「翠鳥」式飛機,時間大約是1944~1945年

▲「新墨西哥」號戰列艦正準備彈射起飛一架沃特OS2U-3「翠鳥」式飛機,時間大約是1944~1945年。

5月12日18時56分,擔任雷達哨艦的「舒布里克」號驅逐艦報告說,在35海里外發現兩架敵機,正飛往白砂錨地,美軍飛機正在追擊。「新墨西哥」號也打開了對空搜尋雷達,並搜尋到了敵機。

19時05分,「新墨西哥」號的艦員目視發現了來襲的兩架日軍神風機,緊隨其後的是兩架美軍的F4U「海盜」式戰鬥機。

作為停泊在白砂錨地中最大的一艘船,「新墨西哥」號成了這兩架日軍神風自殺機的目標,與此同時,錨地裡的多艘美軍艦艇也在暮色中紛紛向這兩架日軍飛機開火射擊。

第一架飛機是川西N1K2-J「紫電改」戰鬥機,該機迎著密集的防空火力衝了過來,並用機槍掃射了「新墨西哥」號。

就在該機準備撞向「新墨西哥」號時,一發5英寸近炸炮彈在其下方爆炸,氣浪把這架飛機彈往高處,它擦著前桅墜毀在了戰艦左舷外側的海面上。

1945年5月12日,第一架神風特攻機「紫電改」正在朝「新墨西哥」號俯衝,艦上的高射炮也在紛紛開火在

▲1945年5月12日,第一架神風特攻機「紫電改」正在朝「新墨西哥」號俯衝,艦上的高射炮也在紛紛開火。在俯衝過程中,一發5英寸炮彈在該機下方爆炸,導致該機「近失」。

第二架飛機是中島Ki-84四式戰鬥機「疾風」(盟軍綽號「弗蘭克」),就在第一架飛機成功地吸引了美軍的大部分防空火力時,第二架飛機從右舷高速衝過來。

此時「新墨西哥」號上5英寸炮的炮管已經來不及轉向,40毫米「博福斯」炮和20毫米「厄利孔」炮也只剩下大約8~10秒的窗口可以開火。

這架四式戰撞上了「新墨西哥」號的20毫米炮廊中段,飛機上的炸彈隨即爆炸,擊穿了艦上的煙囪。

飛機本身則最終墜毀在煙囪底部並炸出一個大洞,導致堆放在此處的彈藥掉落到鍋爐艙裡,引發了猛烈的爆炸,摧毀了艦上九臺鍋爐中的三臺。幸運的是,煙囪中的氣流「吸走」了大部分火苗,否則艦體中部的火勢會更加猛烈。

被第二架神風特攻機「疾風」撞中煙囪底部的「新墨西哥」號,被煙囪中的上升煙氣吸走的火苗在照片中看起來像

▲被第二架神風特攻機「疾風」撞中煙囪底部的「新墨西哥」號,被煙囪中的上升煙氣吸走的火苗在照片中看起來像酒精噴燈一樣。

日軍的這次神風特攻造成「新墨西哥」號上54人死亡及失蹤(28名水兵死亡,3名水兵失蹤,另有23名海軍陸戰隊員死亡),119名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員受傷。

其中,一名陣亡的水兵是一等無線電操作員沃爾特·魯格(Walter L. Rougeux),他是第五艦隊機密無線電情報組的無線電情報截獲員,並預警了這次和其他多次空襲,後來被追授「銅星勳章」。

遇襲之前,斯普魯恩斯一直在後甲板上,並一度「失聯」,這嚇得艦上人員紛紛前去找他。最終,艦上的旗語中尉發現斯普魯恩斯將軍正和其他艦員一起操作消防水龍滅火,他和損管小組在21分鐘內就撲滅了大火。

儘管艦體受損且有上百名艦員傷亡,但斯普魯恩斯認為這艘頑強的老式戰列艦可以輕傷不下火線。在此後的戰鬥中,「新墨西哥」號繼續向日軍目標開火,並仍舊擔任斯普魯恩斯將軍的旗艦。

直到1945年5月28日,斯普魯恩斯上將把第五艦隊的指揮權移交給哈爾西上將,由於後者更喜歡把全新的戰列艦「密蘇里」號(BB-63)作為自己的旗艦,「新墨西哥」號才緩緩降下將旗。

1945年4月27日,小威廉·哈爾西上將(左)和第五艦隊司令雷蒙德·斯普魯恩斯上將(右)在沖繩附近的

▲1945年4月27日,小威廉·哈爾西上將(左)和第五艦隊司令雷蒙德·斯普魯恩斯上將(右)在沖繩附近的「新墨西哥」號上的合影。

隨後,「新墨西哥」號開往萊特島進行維修,並針對預期中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展開了訓練。不過,隨著兩顆原子彈的投下,該艦最終只是作為美軍受降艦隊的一員,參加了9月2日在東京灣舉行的日本投降儀式。

美軍的噩夢此時還沒有結束,在「邦克山」號遇襲之後,米切爾海軍中將又把第58特混艦隊的旗艦改為「企業」號,結果該艦也成了神風特攻的受害者。

「新墨西哥」號遇襲不到兩天,5月14日,26架日軍飛機攻擊了「企業」號。雖然最終只有一架飛機命中了目標,但這次撞擊也使「企業」號獲得的「戰鬥之星」的數量永遠定格在了20顆,並缺席了此後的一系列戰鬥。

被日軍神風自殺機撞中的「企業」號航空母艦

▲被日軍神風自殺機撞中的「企業」號航空母艦。

幸運的是,由於空襲發生在夜間,因此當時「企業」號上所有的飛機都沒有掛載彈藥,也沒有加註燃油;艦上的汽油管道也被抽乾,彈藥庫的艙門也被關死,所以該艦的損失遠沒有「邦克山」號那麼嚴重。「企業」號也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艘被神風特攻機撞中的美軍大型航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