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殺手」魯德爾的最後掙扎

德軍的無線電監聽曾發現,蘇軍飛行員們多次接到命令,要求他們「幹掉飛機上長有兩個長條的那個德國豬,因為他總能敲掉我們的坦克」——「兩個長條」自然是魯德爾的Ju-87G-2上的兩門火炮。據說,史達林曾懸賞10萬盧布索要魯德爾的項上人頭。若果有其事, 那麼能享受此種待遇的,除超級王牌哈特曼外,恐怕就只有這位「坦克殺手」魯德爾了。

(上圖)執行任務歸來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編隊

(上圖)執行任務歸來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編隊

1944年7月至9月,魯德爾的SG-2第3大隊轉戰於北達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廣大區域,多次在險情頻仍的戰場充當「空中救火隊」。蘇軍6月22日發起的「巴格拉季昂」夏季攻勢很快重創和殲滅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大部,這時魯德爾所部仍在相對平靜的羅馬尼亞雅西戰場。7月13日,科涅夫第1烏克蘭方面軍發起了「利沃夫 (Lvov)戰役」,旨在將德軍趕出烏克蘭並在維斯瓦河建立橋頭堡。蘇軍攻勢發起時,魯德爾大隊被迅速調往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戰場。

雖然魯德爾一如既往地連續出擊,也給試圖跨越桑河(San)並向北朝普舍美斯(Premysl,亦作普熱米斯爾)推進的蘇軍造成了巨大損失,但是德國戰車的命運已難以逆轉。當蘇軍在7月26日奪回利沃夫時,魯德爾又收到調令,率隊北上支援中央集團軍群在東普魯士和立陶宛邊境地帶的作戰。曼陀菲爾的「大德意志」師等部在8月上旬奪回了立陶宛重鎮維爾卡維什基斯(Vilkaviskis,德語Wilkowschen),魯德爾大隊為成功奪城也做出了顯著貢獻。在這次作戰中,魯德爾違背了不得再進行敵後救援的禁令,冒著危險救出了被擊落的兩名飛行員。維爾卡維什基斯反擊戰剛一結束,魯德爾就被北方集團軍群指揮官舍爾納上將點將要走,開赴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邊境地區作戰。

8月14日,魯德爾將個人的坦克擊毀紀錄提升到320輛,早就非常賞識魯德爾的舍爾納特意派人送來一個大蛋糕,上面除了有1輛T-34的模型外,還寫著「320」的字樣。16 日,德軍第3裝甲集團軍發起了旨在恢復中央與北方兩大集團軍群陸路聯繫的「雙頭」作戰, 幾日後德軍佔領了里加灣邊上的重鎮相簿姆斯 (Tukums),初步打通了北方集團軍群與其他德軍的聯繫通道。當時,魯德爾正在愛沙尼亞的多爾帕特(Dorpat,今為塔爾圖)協助地面部隊阻擋突向塔林(Tallin)的蘇軍,他的座機19日清晨曾被擊落,他的腿部受傷,尾炮手加德曼也斷了3 根肋骨,幸運的是兩人被地面德軍迅速救走。魯德爾回到多爾帕特後,顧不上傷勢,甚至都沒有時間洗一把被燻黑的臉,就立即開始研究地圖和準備下一次出擊了!

(上圖)「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俯衝轟炸示意圖,可以精確打擊坦克等目標。

火熱的戰事在北方戰場繼續進行著,但是,當蘇軍第2和第3烏克蘭方面軍8月20日又在羅馬尼亞發起了圍殲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雙重包圍攻勢時,舍爾納不得不惋惜地目送魯德爾大隊急返羅馬尼亞——羅軍不僅意志力不足, 而且裝備落伍、訓練落後,根本不是高度機械化的蘇軍的對手。僅僅2天羅軍就出現了全線潰退,一定程度上造成仍在堅守的德軍第8和第6 集團軍腹背受敵,而蘇軍裝甲部隊已開始向布加勒斯特和普羅耶什蒂油田方向推進。魯德爾除了憤恨地指責羅馬尼亞人以外,還能做什麼呢?隨著羅馬尼亞政變的發生和隨即向德國宣戰,魯德爾所部自身的處境也非常危險,他在用完了所有彈藥後不得不率部撤往喀爾巴阡山脈另一邊的匈牙利,留在羅馬尼亞的是近10萬德軍的屍首和超過10萬的戰俘。

在無處不在的敗退中,魯德爾攀上了軍旅生涯的又一個高峰——9月1日晉為中校後他被任命為SG-2「殷麥曼」聯隊的聯隊長。9月初的一日,魯德爾駕駛1架Fw-190對喀爾巴阡山脈一處山口附近的蘇軍進行了低空攻擊,返回基地時卻遭遇了40架美軍「野馬」戰鬥機!魯德爾搶在前面著陸後立即跳機逃跑,但美軍已開始進行恣意的掃射和攻擊。SG-2當日共損失了50架戰機,魯德爾也曾命懸一線——他在草地上一動不動地躺著裝死,直到死追著掃射他的那架「野馬」耗盡了彈藥為止。惱恨不已的魯德爾把怒氣全都發洩到距SG-2基地不遠的一處羅馬尼亞空軍機場,兩天裡他率隊摧毀了150餘架羅軍戰機(當然這些戰機基本都是德國制的)。

殘酷的現實迫使魯德爾意識到,一個人的勇敢、一個聯隊的轟炸、一次局部反擊的得手,或許能一時遲滯對手,但絕無可能阻擋敵軍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所鑄就的滾滾洪流。儘管如此,作為戰士和前線指揮官,他還是竭盡所能地鼓舞士氣和率先垂範。在11月的一次作戰中,魯德爾擊毀了5輛坦克,返航途中突然意識到其中1輛是從未見過的新型號,為給高層提供更多的第一手材料,他決定返回戰場再仔細觀察一番。當他在低空盤旋觀察時,附近的蘇軍士兵射出的子彈擊中了他的大腿。魯德爾以驚人的毅力將戰機開回了布達佩斯附近的基地,之後在醫院躺了幾天。醫生們對他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6周後將能恢復站立。」但是,這位強人沒幾天就強行出院返回了聯隊,並在右腿還打著石膏的情況下升空作戰了!

於1945年1月1日,希特勒授予魯德爾獨一無二的金橡葉鑽石騎士勳章。隨後魯德爾匆匆返回了匈牙利前線,以黨衛軍第4裝甲軍為主力進行的布達佩斯救援戰正在激烈地進行中。1月14日,魯德爾獲得了匈牙利最高軍事榮譽——「金質勇士勳章」。二戰時期只有7名匈牙利人獲得過這種榮譽,魯德爾是第8個,也是唯一一個外國人。僅過了一日,魯德爾的SG-2就奉命調離了布達佩斯,這次的目的地是上西里西亞——1月12日, 約300萬蘇軍在無數大炮和坦克支援下,沿著從波羅的海至波蘭中部的400英里正面發起了突然攻勢,其中的第1烏克蘭方面軍從桑多梅日(Sandomierz)橋頭堡殺出後,幾天內就逼近了上西里西亞的工業區。在自己的家鄉作戰,魯德爾自然更加不遺餘力。

(上圖)攝於1945年1月1日,希特勒授予魯德爾獨一無二的金橡葉鑽石騎士勳章的場景。圖中最靠右的是鄧尼茨和戈林,希特勒右邊的兩人分別是凱特爾和約德爾。

1945年2月,魯德爾所部被調往奧得河畔的法蘭克福—科斯琴(Kustrin)地區。8日,魯德爾在4次出擊中先後擊毀了12輛T-34中型坦克和「史達林」重型坦克。返航前,他把最後1發炮彈射向了1輛「史達林」重型坦克,就在第13個犧牲品爆炸起火時,他的座機也被蘇軍高射炮擊中。魯德爾的右側小腿受到重創,因失血過多幾乎暈厥,視力模糊的他只能在加德曼的指引下,憑著本能駕駛搖搖欲墜的戰機返航。他又一次幸運地迫降在己方一側,加德曼趕在飛機爆炸前把昏迷的魯德爾拖出了駕駛艙,而後幫他止住了血。在醫院裡醒來時,魯德爾發現自己的右側小腿自膝蓋以下已被截去。

4月19日,魯德爾最後一次見到他的元首,離開地堡時他看到一些工作人員正聚集在電報室,準備向希特勒慶賀他的50歲生日。也許是要報答「知遇之恩」,或是其愚忠無人能及,魯德爾4月26日接通了地堡的電話,說自己願在次日清晨駕駛1架斯圖卡在柏林街頭降落和救走元首。希特勒拒絕了他的美意,於幾天後的4月30日自殺身亡。這一訊息令魯德爾震驚不已,他在戰後曾承認元首之死沉重打擊了士氣,但他決定繼續戰鬥下去,因為「元首的命運絲毫不能阻礙我為德國而戰」。

在最後的日子裡,魯德爾的SG-2仍在苦苦支援中央集團軍群的垂死掙扎。此時,聯隊部和第2大隊位於蘇臺德地區的涅姆斯(Niemes), 第3大隊在布拉格北面,第1大隊則在奧地利。5月8日,魯德爾仍在空中搜尋蘇軍坦克的蹤影, 這是他為數不多的沒有任何戰果的一天——歐戰當天結束了,德國已經無條件投降了。為避免向蘇軍投降,魯德爾命令地勤和附近的高射炮部隊徒步向西尋找美軍,他與6名飛行員則分別駕駛3架Ju-87和4架Fw-190飛往基欽根(Kitzingen)機場。

本文摘自《帝國騎士:第三帝國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全傳》2018修訂版

1941年7月創設的「鑽石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曾被納粹德國視為表彰非比尋常的戰場勇敢行為和成功指揮的「*極勳飾」。儘管此後的戰火愈演愈烈,但這一*富盛名的德GJ事榮譽直到二戰結束前也只頒授給過27名軍人。《帝國騎士:第三帝國*高戰功勳章獲得者全傳》這套書以這27名軍人為主題,試圖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豐沛的歷史圖片,較為全*、相對客觀地勾勒出他們的傳奇人生和戰場經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