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裝甲連長的奧利沙納鎮之戰

作者:道格拉斯•納什

譯者:小小冰人

本文摘選自《地獄之門:切爾卡瑟戰役1944.1—1944.2》

1944年1 月 28 日上午,「維京」師第 5 裝甲團第 1 營的一名連長——黨衛隊二級突擊隊中隊長維利·海因接到立即去戈羅季謝「維京」師師部報到的命令。

「維京」師裝甲團第 1 營的二級突擊隊中隊長維利·海因

他隨即離開佈德基(Budki)附近的連隊,他的營正在那裡戰鬥,設法阻止科涅夫將軍烏克蘭第 2 方面軍的推進。他騎上摩托車,於上午 11 點到達師部。「維京」師師長和作戰參謀親自迎接了他。他們向海因介紹了奧利沙納鎮的最新戰術態勢,並賦予他增援該鎮守軍的任務。

為執行這項任務,海因得到四輛破破爛爛的突擊炮。為了給這些突擊炮配上組員,海因還從他的營找來 4 個失去坦克的車組。

中午過後,海因和他這支臨時拼湊的部隊離開戈羅季謝,就在蘇軍坦克攻入德軍後勤部隊設置的薄弱防禦後不久,海因他們於 18 點到達奧利沙納。來到守軍指揮所後,師助理軍需官向他介紹了最新情況。就在海因聽取簡報時,一支配備自行火炮的強大蘇軍部隊已繞過奧利沙納,企圖從北面攻入該鎮。他們輕而易舉地驅散了寥寥無幾、零散分佈的德國守軍,佔領了一些房屋並忙著加固陣地。如果不迅速驅離這些俄國人,他們很快就會得到增援,到那時就很難再驅散他們,而且還會導致奧利沙納鎮無法建立起綿亙防禦。 海因決定立即發起反衝擊。19 點,他率領 4 輛突擊炮從正面對據守的蘇軍發起攻擊。他和他的部下用高爆彈將蘇軍步兵逐出房屋,並趁俄國人在冬夜混亂逃竄的機會給對方造成嚴重損失。海因他們折損1輛突擊炮,但擊毀蘇軍 5 門自行火炮,暫時阻擋住紅軍的推進,並沿該鎮西北部重新建立起安全屏障。為了讓進攻中的蘇軍猝不及防,海因率領他的突擊炮窮追猛打,一直追到基裡洛夫卡(Kirillovka),最後停下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燃料已所剩無幾。

幾小時後,即1月29日凌晨,蘇軍再度發起衝擊。在步兵第136師一個團的帶領下,俄國人從北面和東面偷偷繞過奧利沙納,沿從戈羅季謝而來的交通幹道向西進攻,企圖從後方奪取該鎮。接下來的 12 個小時,德國守軍以海因的突擊炮為先鋒,多次擊退蘇軍攻入該鎮的企圖。德軍果斷的反衝擊一次次阻擋住俄國人,反覆將他們逐出該鎮東部邊緣。激戰過程中,又有 7 輛自行火炮被擊毀,這使他們的損失總數達到 12 輛。

蘇軍次日再度試圖攻克奧利沙納,他們這次以謝利瓦諾夫近衛騎兵第 5軍轄內騎兵第 63 師執行這項任務,他們受領的額外任務是封鎖德軍後撤路線並與烏克蘭第 1 方面軍一直試圖奪取奧利沙納但未能成功的部隊建立聯繫。騎兵第 63 師主要由騎馬的騎兵組成,得到一些反坦克炮、自行火炮和輕型火炮加強。

德軍一輛三號突擊炮等待著蘇軍的進攻

1 月 30 日拂曉的到來伴隨著德軍的反衝擊,維利·海因率領他的突擊炮攻向西面的鄰鎮皮德諾夫卡(Pidynovka),蘇軍步兵第 136 師遂行防禦的步兵猝不及防,結果被逐出高地。但海因和他的部下發現紅軍正在西南面數千米處集結更多部隊。這些新部隊來自蘇軍騎兵第 63 師,剛剛到達他們的集結地域。兩小時後,該師部分力量在坦克的強有力支援下,從西面對奧利沙納展開衝擊。另外,蘇軍還把一些反坦克炮連部署在進攻部隊側翼,以防海因和他的突擊炮發起攻擊。德方守軍分階段撤入奧利沙納鎮內並對即將到來的衝擊加以準備。海因率領三輛突擊炮中的兩輛再次擊退進攻方,俄國人退回去重整旗鼓並試圖尋找一條捷徑攻入鎮內。撤回鎮內時,海因的一輛突擊炮轉向機構發生故障,現在他只剩下兩輛突擊炮可用於抵擋蘇軍的下一輪衝擊。

對德國人來說幸運的是,更多的援兵當日13點開至,「納爾瓦」營第1連率先到達。該營餘部晚些時候也將趕來,但目前只有一個連可用。海因與愛沙尼亞連連長、三級突擊隊中隊長烏倫佈施迅速制訂計劃,向南面的托爾斯塔亞鎮(Tolstaya)和尤科夫卡鎮(Yukovka)發起另一場反衝擊。他們發現蘇軍反坦克炮和自行火炮位於奧利沙納南面,部署在一片寬闊的斜坡上,那裡具有絕佳的視野,奧利沙納鎮中心的情況一覽無餘,而德軍指揮所就設在鎮中心。海因命令烏倫佈施派一些步兵搭乘剩下的兩輛突擊炮,而該連其他士兵尾隨其後。海因和他的小股部隊利用地形尋求隱蔽,沿山坡西面坡底的一條小峽谷悄然前進,距離蘇軍騎兵只有數百米。對方正在一座集體農莊附近沿一排灌木叢佈設7門反坦克炮,並忙於構設步兵射擊陣地。一定要立即消除這個威脅,否則德國人就必須後撤。

不幸的是,另一輛突擊炮發生故障,主炮無法使用,這使海因只剩一輛突擊炮可用於此次攻擊。海因孤注一擲地從側面發起進攻。俄國人大吃一驚,完全沒有料到德國人的逼近,因為他們認為逐漸靠近的戰車引擎聲來自他們自己的坦克。海因和搭乘突擊炮的步兵猛烈開火,蘇軍騎兵和反坦克炮手四散奔逃,發出驚慌失措的叫喊聲。海因的炮手先幹掉1門輕型步兵榴彈炮,隨後集中火力對付2門45毫米、4門76毫米反坦克炮及其組員。炮手打擊這些目標時,海因忙著投擲手榴彈,用車載MG34機槍掃射,並站在突擊炮敞開的艙口用衝鋒槍的點射驅散蘇軍士兵。

戰鬥中的維利·海因

海因的突擊炮隆隆駛過一排停放著的半履帶車、卡車和馬匹時,俄國人開始投降。緊隨其後的「納爾瓦」連抓獲了躲在乾草垛裡的150多名蘇軍步兵。幾名蘇軍士兵被打死後,其他人舉起雙手投降。另一些蘇軍士兵朝南面2千米的托爾斯塔亞逃竄。俘虜中有一名營長,經過審訊,他交代另外兩個蘇軍師正逼近奧利沙納。海因和他的小股戰鬥群沿山坡掃蕩時,發現2輛蘇軍坦克從托爾斯塔亞方向朝他們駛來。海因迅速投入戰鬥,將2輛敵坦克悉數擊毀,但情況很明顯,隨著夜晚的到來,這處山坡已無法堅守,因為這裡離鎮中心實在太遠。

由於這場行動,蘇軍包圍奧利沙納鎮的行動宣告失敗,沿奧利沙納和戈羅季謝的公路分割包圍圈的企圖也被遏止,至少暫時如此。這場行動也使「維京」師補給基地得以撤至戈羅季謝,從而確保該師至少在一段時期內繼續保持戰鬥力。出於對他的勇氣和領導能力的認可,吉勒將軍推薦維利·海因獲得騎士鐵十字勳章。

本文摘自《地獄之門:切爾卡瑟戰役1944.1—1944.2》

穿過地獄方有一線生機,東線德軍異常慘烈的突圍作戰

◎曼施泰因回天乏術,施特默爾曼戰死沙場,東線德軍異常慘烈的突圍戰

◎身臨其境的代入視角,跟隨4萬將士穿越地獄之門,殺出一線生機

◎英文版獲亞馬遜網4.6星好評,中譯本第一版獲豆瓣讀書8.7分好評

◎美國RZM出版公司正版授權,原作者格拉斯•E.納什專為中文版作序並推薦

◎專業譯者小小冰人精雕細鏤,十年功力重鑄經典,原著內涵準確傳達

相關文章

江田島海軍兵學校(上)

江田島海軍兵學校(上)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太平洋戰爭研究會「日本海軍がよくわかる事典」全文略有刪節,2022年10月31日首次發表於「戰史編譯」公眾號,如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