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戰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個嚴謹又有趣的公眾號。儘量保證內容真實幹貨,配圖準確,還讓文章讀起來不枯燥。本文為讀者投稿,所獲得的流量主收益將全部轉給作者。
1940年6月10日,即德軍閃擊波蘭九個月後,墨索里尼統治下的義大利正式向英國和法國宣戰,從而徹底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之中。
為了應對盟國海上力量在地中海的挑戰,義大利海軍用「波拉」號重巡洋艦取代了「的裡雅斯特」號擔任巡洋艦戰隊的旗艦,而後者則擔任第三巡洋艦分隊的旗艦,該分隊還下轄重巡洋艦「特倫託」號和「博爾扎諾」號。

▲義大利海軍的「的裡雅斯特」號重巡洋艦。
從義大利正式向英法宣戰的第一天起,「波拉」號、「的裡雅斯特」號、「特倫託」號和「博爾扎諾」號這四艘重巡洋艦就被部署在西西里島以北海域,針對可能來襲的盟軍船隻展開預防性巡邏。
1940年8月31日,在一次代號為「帽子」的行動中,義大利海軍第三巡洋艦分隊出海攔截一支從亞歷山大港出發,前往馬耳他的英國船隊。由於始終未能發現英軍艦船,因此義大利艦隊的這次行動最終無功而返。
「的裡雅斯特」號於9月2日回到塔蘭託港。11月11~12日夜,當英國皇家海軍「光輝」號航空母艦起飛的「劍魚」式魚雷機突襲塔蘭託港時,「的裡雅斯特」號重巡洋艦正停泊在那裡,不過幸運的是該艦在空襲中毫髮未損。

▲「的裡雅斯特」號重巡洋艦兩視圖。
11月26日,「的裡雅斯特」號與其他幾艘巡洋艦和驅逐艦一同起航,試圖攔截另一支前往馬耳他的英國船隊。
第二天一早,一架從「博爾扎諾」號重巡洋艦上起飛的水上偵察機發現了英國艦隊。然而,當偵察機向意軍艦隊指揮官報告了英國艦隊的實力後,義大利方面旋即命令他們的艦艇馬上撤離。
不過,當命令下達時,「的裡雅斯特」號和其他幾艘重巡洋艦已經在斯帕蒂文託角附近海域與英國巡洋艦交上了火,並且兩次命中了「貝里克」號重巡洋艦,其中第二次命中可能是「的裡雅斯特」號或另一艘重巡洋艦的戰果。

▲英國皇家海軍的「貝里克」號重巡洋艦。
很快,英軍的「聲望」號戰列巡洋艦也加入了戰鬥,其15英寸主炮迅速開火,並對「的裡雅斯特」號實現了兩次跨射,不過只對後者造成了輕微的傷害。
英國主力艦的參戰迫使意軍投入了「維托里奧·維內託」號戰列艦,這反過來又迫使英國巡洋艦脫離了與意軍艦艇的接觸,戰鬥最終以雙方停止交火併相互遠離而宣告結束。

▲義大利海軍戰列艦「維托里奧·維內託」號(前)和「利托里奧」號(後)正在開火。
1941年2月9日,在英國海軍的H艦隊剛剛炮擊了熱那亞之後,「的裡雅斯特」號便與第三巡洋艦分隊的其他成員一起接到命令,出海搜尋H艦隊。然而,與之前的數次行動一樣,意艦依舊是無功而返,悻悻地回到了港口。
3月12~13日,「的裡雅斯特」號護送一支軸心國船隊前往北非。3月27日,其所在的第三巡洋艦分隊與幾艘戰列艦和驅逐艦一起,在克里特島附近海域針對英軍艦艇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掃蕩。
掃蕩行動發起後,「維托里奧·維內託」號戰列艦彈射升空的一架Ro.43式水上飛機發現了一支英國巡洋艦編隊併發回了報告,很快,「特倫託」號和第三巡洋艦分隊就與英艦進入了目視可見的距離上。

▲Ro.43式水上飛機。
經過17分鐘的佔位航行後,義大利巡洋艦在2.4萬碼的距離上率先開火,從而打響了馬塔潘角海戰的第一炮。在接下來的40分鐘裡,「的裡雅斯特」號總共打了132枚穿甲彈,然而,由於該艦的測距儀發生故障,再加上炮戰的距離過於遙遠,因此「的裡雅斯特」號沒有獲得任何有意義的命中。
戰鬥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義大利艦隊指揮官安吉洛·伊亞金諾中將指示各艦脫離與英國巡洋艦的接觸並轉向西北航行,以引誘英國軍艦進入「維托里奧·維內託」號戰列艦的主炮射程之內。
最終,「維托里奧·維內託」號戰列艦拉近了與英國軍艦的距離,其15英寸主炮也開始開火。有了戰列艦壯膽,之前與英艦脫離接觸的三艘意軍巡洋艦也返回並重新投入戰鬥。

▲義大利戰列艦上裝備的15英寸主炮。
面對「維托里奧·維內託」號的15英寸主炮和義大利重巡洋艦的8英寸主炮,僅裝備6英寸火炮的英國輕巡洋艦很快就被壓制住了,於是它們紛紛調轉船頭準備脫離戰鬥。
就在雙方進行機動的時候,一群從克里特島起飛的英國魚雷轟炸機及時趕到;不久之後,從「可畏」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艦載機也朝義大利軍艦發動了更多的攻擊,迫使意軍結束戰鬥並撤退,但「的裡雅斯特」號和第三巡洋艦分隊的其他成員均未被有效命中。
當天晚些時候,「維托里奧·維內託」號戰列艦和「波拉」號重巡洋艦被英軍飛機發射的魚雷命中,「波拉」號癱瘓在了海面上。「的裡雅斯特」號、「特倫託」號和「博爾扎諾」號也遭到了英軍飛機的攻擊,但都沒有受損。

▲在馬塔潘角海戰中最終沉沒的義大利海軍「波拉」號重巡洋艦。
第二天晚些時候,在「的裡雅斯特」號的護航下,受損的「維托里奧·維內託」號戰列艦駛抵塔蘭託港。與此同時,倒楣的「波拉」號以及另外兩艘「扎拉」級重巡洋艦「阜姆」號和「扎拉」號則在3月28日夜間被英國艦隊擊沉。
1941年4月24日至30日,在馬塔潘角海戰中逃過一劫的「的裡雅斯特」號和「博爾扎諾」號起航,護送一支軸心國船隊前往北非。
然而,懾於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威力,這支軸心國船隊只能在西西里島的巴勒莫、墨西拿和奧古斯塔港先行躲避,然後才得以橫渡地中海抵達的黎波里。
一個月後,「的裡雅斯特」號和「博爾扎諾」號掩護另外一支軸心國船隊從北非起航,返回義大利,起航後不久,第二支同樣返回義大利的船隊加入了這個護航船團。

▲「博爾扎諾」號重巡洋艦。
6月8~9日,另一支船隊也從義大利起航,橫渡地中海駛往北非,並再度由重巡洋艦「的裡雅斯特」號和「博爾扎諾」號,以及驅逐艦「胸甲騎兵」號、「非洲民兵」號和「槍騎兵」號護航。
6月25日,「的裡雅斯特」號和重巡洋艦「戈裡齊亞」號以及第12驅逐艦中隊的艦艇掩護著四艘改裝成軍船的海輪起航,但在當天晚上遭到了英軍的猛烈空襲,船隊被迫返回塔蘭託港。
6月27日,上述意軍艦船第二次嘗試著出航,並於6月29日上午成功抵達的黎波里。雖然第二天海輪在卸貨時遭到了猛烈的空襲,但最終還是完成了運輸任務。卸貨完成後,船隊於29日當天立即出發,並在7月1日回到了塔蘭託。

▲「戈裡齊亞」號重巡洋艦。
從7月16日到20日,重巡洋艦「的裡雅斯特」號、「博爾扎諾」號和驅逐艦「非洲民兵」號、「胸甲騎兵」號和「龍騎兵」號掩護著另一支快速船隊前往的黎波里。
8月22日,「的裡雅斯特」與其他幾艘大中型艦艇一起出海,試圖搜尋英軍的H艦隊,這次行動依舊以失敗告終,意艦在四天後回港。
9月下旬,英軍派出另一支船隊增援馬耳他,代號「哈爾伯德」行動。義大利艦隊遂於9月26日出航,試圖攔截該船隊,但在發現英軍護航艦隊的實力較為強大後中止了行動。
隨後,「的裡雅斯特」號與「特倫託」號一起參加了11月8~9日的護航行動,為軸心國前往北非的第51批次運輸船團護航,該船團以編隊中排水量最大的德國運輸船「杜伊斯堡」號而被命名為「杜伊斯堡船團」。

▲「特倫託」號重巡洋艦,於1942年戰沉。
11月9日凌晨,「杜伊斯堡船團」遭到英國軍艦的攔截,由於護航的義大利重巡洋艦未能及時作出反應,導致船隊被英軍全殲。
儘管如此,11月21日,「的裡雅斯特」號再次與「阿布魯齊公爵」號輕巡洋艦一起,護送另一支船隊前往利比亞。
當天晚上,護航船隊遭到英軍潛艇和飛機的聯合攻擊,「的裡雅斯特」號被英國皇家海軍「極度」號潛艇發射的魚雷命中;不久之後,英軍的一架魚雷轟炸機投雷命中了「阿布魯齊公爵」號。
在「朱塞佩·加里波第」號輕巡洋艦和「機動步兵」號驅逐艦的護航下,這兩艘受損的巡洋艦返回墨西拿,並於第二天一早抵達。
在墨西拿完成維修後,「的裡雅斯特」號加入「博爾扎諾」號和「戈裡齊亞」號所在的巡洋艦分隊,這也是義大利海軍碩果僅存的三艘重巡洋艦。

▲「阿布魯齊公爵」號輕巡洋艦。
1942年8月12日,這三艘重巡洋艦與八艘驅逐艦一同出航,前去攔截一支英國船隊。在行動被取消並返航的途中,「博爾扎諾」號和一艘驅逐艦被一艘英國潛艇發射的魚雷命中並被重創。
當時間進入1943年後,由於燃料匱乏,因此義大利海軍艦艇的活動已大為減少。不過,盟軍方面認為,還是要儘可能多地削弱義大利海軍的實力。
1943年4月10日,美國陸航第301、第97和第99轟炸大隊派出84架B-24「解放者」重型轟炸機,對停泊在撒丁島拉馬達萊納港的「的裡雅斯特」號和「戈裡齊亞」號重巡洋艦進行了猛烈轟炸。

▲正在投彈的美軍B-24「解放者」式重型轟炸機。
空襲發起時,「的裡雅斯特」號的大部分艦員正在岸上與「戈裡齊亞」號的艦員舉行足球比賽,因此人員傷亡不大。
「的裡雅斯特」號受到了數枚炸彈的轟擊,最終向右舷傾斜,在淺水區沉沒;「戈裡齊亞」號則被重創,這也意味著義大利海軍重巡洋艦部隊的徹底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