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漢」戰「喵王」——歷史上「超潘」與「虎王」的唯一交鋒是否屬實?

「超級潘興」(以下簡稱「超潘」)坦克的正式型號名稱為T26E4-1,該車配有一門新型T15E1/90毫米坦克炮。而在二戰中,該車要面對的對手,便是重達70噸的德制「虎王」坦克。

在測試中,T15E1/90毫米坦克炮發射的穿甲彈,成功在1000碼(914.4米)距離上擊穿了215毫米的30度均質鋼板。當距離縮短至100碼(91.4米)時,其穿深資料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30毫米!

據悉,T15E1/90毫米坦克炮使用的新式穿甲彈藥(T33型)初速約為1173米/秒,而「虎王」使用的Kwk43/71倍坦克炮的穿甲彈藥初速為990米/秒,因此,在彈藥初速方面,「超潘」顯然更勝一籌。

「超潘」的炮盾上額外使用了80毫米的附加裝甲(受害者自然是可憐的「豹」式)用於強化防護,其首上也採用

▲「超潘」的炮盾上額外使用了80毫米的附加裝甲(受害者自然是可憐的「豹」式)用於強化防護,其首上也採用三段式間隙裝甲的防護樣式

自「超潘」誕生以來,身處美國本土、歐洲的技術人員一直想讓它上戰場,與德國「虎豹動物園」一決高下,但從整體戰況而言,顯然已經沒什麼機會了:進入1945年4月後,兵敗如山倒的納粹德國顯然已經沒有足夠的裝甲力量馳騁西線了。別說「虎」、「豹」這一類,能動彈的四號坦克都已經少得可憐。何況,此刻的各路德軍裝甲部隊都極度缺乏燃料,連家門都開不出,還談什麼像樣的「反擊」?

不過,在1945年4月21日的德紹(Dessau)之戰,來自美軍第3裝甲師的第33裝甲團的參謀軍士(Ssgt)喬·馬杜裡(Joe Maduri)就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有幸與德軍的「虎王」坦克來了個正面交鋒。

美製T26E4-1「超級潘興」坦克(上),攝於1945年初美國馬里蘭州的阿伯丁武器試驗場測試後,該車

▲美製T26E4-1「超級潘興」坦克(上),攝於1945年初美國馬里蘭州的阿伯丁武器試驗場。測試後,該車被運往英國,並轉交給在西線作戰的美軍第3裝甲師使用。

被美軍繳獲後,進行一系列技術測試的德制「虎王」坦克

▲被美軍繳獲後,進行一系列技術測試的德制「虎王」坦克

「超潘」之謎

作為一款改良自M26「潘興」的衍生車,有關「超潘」的實戰記錄至今仍是個謎。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僅有兩輛「超潘」完成改裝,其中一輛就在美軍第3裝甲師中服役。這輛「超潘」是在德國本土進行的實地改裝、測試,並經歷了約10天的實戰。而遭遇「虎王」坦克的故事,便發生在前文所述的德紹之戰中

來自美軍第3裝甲師的「超潘」車組乘員中間者及右側照片就是來自馬塞諸塞州的馬杜裡參謀軍士,右為「超潘」

▲來自美軍第3裝甲師的「超潘」車組乘員。中間者及右側照片就是來自馬塞諸塞州的馬杜裡參謀軍士,右為「超潘」炮手約翰,左為「超潘」裝填手皮特(具體姓氏未知)。另外兩名「超潘」車組乘員姓名不詳(來自馬杜裡家族的私人照片)

激戰德紹

1945年4月21日,美軍第3裝甲師兵分四路,同時向德紹發起進攻。在摧毀了德國守軍佈置的無數障礙後,塗著白色五角星的坦克終於轟鳴著衝進了市區。在己方坦克的「扇形」隊形掩護下,美軍第36步兵團的官兵們緊隨其後。而「超潘」在抵達了一處十字路口後,選擇向右轉彎前進。然而,車組乘員不知道的是,就在距他們兩個街區(約400多米)的地方,有一輛「虎王」正隱蔽在掩體內「虎視眈眈」地看著他們!

跟隨己方擲彈兵一同前進的「虎王」重型坦克,其炮塔為保時捷版本,非後期的亨舍爾版本

▲跟隨己方擲彈兵一同前進的「虎王」重型坦克,其炮塔為保時捷版本,非後期的亨舍爾版本

「砰」!一聲轟鳴後,「虎王」率先發難,打出一發88毫米穿甲彈。不知是車組太菜還是過於緊張,首發不僅未 能命中,還打高了!「超潘」的炮手:下士約翰·歐文迅速做出反應,他果斷調轉炮口,迅速打出一發炮彈,準確命中了「虎王」的首上裝甲。然而,這發回擊並未給「虎王」帶來絲毫傷害。約翰這才意識到,之前進城時,「超潘」一直都在用高爆彈打擊「軟目標」(如步兵、反坦克炮、火力工事等),忘記換彈藥了!

約翰趕忙拍了拍身邊的裝填手皮特,大喊:「AP!」(穿甲彈!)

就在約翰高呼的同一時刻,身處「超潘」炮塔內的馬杜裡感到一陣猛烈的衝擊。敵人朝「超潘」開火了!目前,尚不清楚這發炮彈究竟是「虎王」打出的,還是其他反坦克武器所為。幸運的是,這發炮彈沒有造成任何傷害。待裝填完畢後,約翰再次瞄準了「虎王」,又是一發炮彈脫膛而出,擊中了正在向前移動的「虎王」。這回,90毫米穿甲彈貫穿了「虎王」的首下裝甲,引爆彈藥架。幾秒後,這輛威風凜凜的德國坦克就化為了一團燃燒的廢鐵。5名乘員無一倖存。

M26E1「潘興」坦克與T26E4「超潘」的側視對比圖下方的這輛「超潘」雖拆除了車長位的M2「勃朗寧

▲M26E1「潘興」坦克與T26E4「超潘」的側視對比圖。下方的這輛「超潘」雖拆除了車長位的M2「勃朗寧」重機槍,但火炮炮管更長,裝甲則採用「三層式」設計,其正面足以擋住「虎王」坦克的雷霆一擊,生存性更強

然而,「超潘」的乘員們沒有時間檢查他們的戰果。德紹之戰遠未結束。「鐵拳」、「戰車噩夢」等一系列反坦克武器從窗口處不斷飛出,前方的戰鬥依舊激烈。

這次與「虎王」的交戰十分短暫,整個過程持續不到二十秒。對反應迅速的「超潘」乘員們來說,這也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德紹之戰在次日宣告結束。但「超潘」在另一次交戰中,用了兩發炮彈才將德軍的「豹」式坦克徹底擊毀。一發擊中其主驅動鏈輪,使這輛可憐的「豹子」失去行動能力;第二發則擊穿了「豹」式的側面裝甲,引爆彈藥架。

一隊蘇軍士兵正依靠一輛「豹」式坦克殘骸掩護,逐步向前推進攝於1943年8月2日貝爾格羅德戰區。這輛可

▲一隊蘇軍士兵正依靠一輛「豹」式坦克殘骸掩護,逐步向前推進。攝於1943年8月2日貝爾格羅德戰區。這輛可憐的「豹子」的炮塔已經不翼而飛,車體也已燒燬殆盡

還是在德紹之戰期間,馬杜裡與他的車組不費一槍一彈,就迫使一輛德軍中型坦克車組舉手投降(型號未知)。對1945年的德國新手坦克兵而言,有著碩長炮管的「超潘」好似怪物一樣。況且,自家使用的75、88毫米級別的穿甲彈根本奈何不了它!

令人質疑的戰果

上面的戰鬥記錄是不是非常精彩?別急,請讀者老爺注意,這只是「超潘」的炮手約翰的個人回憶錄。「超潘」究竟有沒有和「二戰德國最強重坦」——「虎王」一決高下,還是個令人極度懷疑的「偽命題」。

身為「超潘」炮手的約翰·P·歐文在自己的個人回憶錄:另一條河,另一座鎮(Another River,

▲身為「超潘」炮手的約翰·P·歐文在自己的個人回憶錄:《另一條河,另一座鎮》(Another River, Another Town )中,生動地描寫了自己的「超潘」座車是如何與德軍「虎王」打的有來有回

問題一:「虎王」坦克可是實打實地「稀有動物」,即便裝備,也只會配發給德軍最精銳的重裝營。而當時列裝「虎王」坦克的SS502重裝營距德紹足有100多公里的車程,他們又是如何躲開盟軍飛機的「法眼」,毫髮無損地「傳送」至德紹的?

問題二:會不會是盟軍車組錯把別的坦克認成了「虎式」、「虎王」?這一點倒也不完全怪盟軍的前線官兵。在如此緊張的作戰環境下,沒有人有時間去仔細觀察敵方坦克究竟是什麼型號。縱觀整場西線作戰,盟軍官兵將常見的四號坦克認成「虎式」、「虎王」坦克的情況比比皆是,並不稀奇。

比如這張,來自武裝黨衛軍第12「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第12裝甲團的625號四號H/J型坦克,

▲比如這張,來自武裝黨衛軍第12「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第12裝甲團的625號四號H/J型坦克,從遠處看,配有側裙板的它酷似「虎式」,能讓盟軍步兵驚慌不已

如此一款「弗蘭肯斯坦」式的坦克,結局便是在德國卡塞爾(Kassel)的停車場裡安靜報廢,結束它短暫的服役生涯。

在卡塞爾停車場裡等待報廢的「超潘」注意其額外增加的80毫米炮盾裝甲以及側邊的「耳朵」形防護鋼板

▲在卡塞爾停車場裡等待報廢的「超潘」。注意其額外增加的80毫米炮盾裝甲以及側邊的「耳朵」形防護鋼板

另一張卡塞爾停車場裡的「超潘」特寫注意其正面三層間隙式的防護樣式

▲另一張卡塞爾停車場裡的「超潘」特寫。注意其正面三層間隙式的防護樣式

本文參考資料如下:

  1. Wikipedia

  2. https://tanks-encyclopedia.com/ww2/us/t26e4-super-pershing

  3. http://www.3ad.com/history/wwll/feature.pages/super.pershing.1.htm

  4. B站專欄文章:巔峰之戰:超級潘興大戰虎王

    (等等….)

歡迎掃碼申請加入

歡迎掃碼申請加入

相關文章

我也說說 NP22 手槍的真相

我也說說 NP22 手槍的真相

近日,拜讀劉開吉教授所著《NP22手槍真相》(以下簡稱《真相》,全文見附錄一)和王秀宇所著《NP22手槍的網路水軍緣何攻擊劉開吉教授》(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