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博主評價RPL-20班用機槍 拋棄槍族化概念 採用西方設計概念

今天給大家翻譯一篇俄羅斯槍械博主對RPL-20機槍的評論,看一下他對這款新型機槍的看法。

卡拉什尼科夫集團研製的RPL-20機槍。

首先,有必要澄清一些細節。這種武器根據西方國家的分類,就是所謂的SAW,即班組自動武器,也就是所謂的班用機槍。這是一種配發給7~10名一組士兵的機槍。根據任務的不同,可以為一名以上的機槍小組配備此類武器,這類武器最著名的代表可能就是比利時FN公司推出的M249 SAW。

M249 SAW

M249 SAW。

這種武器概念的核心是增強步兵班組或單兵的火力,賦予步兵可隨身攜行的重火力武器。而RPL-20就是屬於這類武器,這種機槍對於俄羅斯來說非常有趣。讓我們先從一些外觀特徵說起。

RPL-20機槍的槍托有鋼絲製作的託肩板,平時可以摺疊到槍托底板外側。

RPL-20機槍口徑5.45×39mm,採用彈鏈供彈方式,配備柔性彈鏈包。槍托可以調節長度,貼腮板可以調節高度,並有鋼絲製作的託肩板。機匣頂部有皮卡汀尼導軌,可以方便安裝各種瞄準鏡。據卡拉什尼科夫集團表示,RPL-20機槍比同類型的米尼米輕2千克以上。

打開的託肩板可以搭在射手肩頭,讓抵肩動作更加方便省力。

總之,給士兵裝備一種非槍族化班用機槍的想法,已經在俄羅斯軍隊的新型機槍上得到了體現。

AK-74(上)與RPK-74(下)為槍族化設計,兩者區別主要在於槍管的長度和外徑。

蘇聯/俄羅斯一直裝備名為RPK的槍族化班用機槍,有兩種口徑7.62×39mm(RPK-47)和5.45×39mm(RPK-74)。但是,據筆者所知,由於RPK-74產量很少,因此沒有人真正在軍隊中看到過5.45×39mm口徑的RPK-74班用機槍。

RPK-47配備75發彈鼓

RPK-47配備75發彈鼓。

RPK-74採用45發彈匣供彈,對於步槍來說,這個彈容量很大,但對於機槍來說並不夠。的確,蘇聯研製了75發彈鼓,但這種彈鼓只配備了7.62×39mm口徑的RPK-47。並且由於多種原因,這種75發彈鼓並沒有大批量裝備,RPK-47更多的使用40發彈匣。

RPL-20機槍的小握把與扳機護圈是整體式聚合物結構,這個部件現在也應用到AK-12的改進型上。

RPL-20機槍口徑與RPK-74相同,都是5.45×39mm,但採用彈鏈供彈。似乎這次俄羅斯槍械設計師非常喜歡這種小口徑彈鏈機槍的概念,還專門為5.45×39mm彈藥研製了新型彈鏈。同時,還為這種彈鏈研製了新型彈鏈包。對於這種彈鏈包需要多說幾句。

向左側射擊,為了隱蔽大部分身體,機槍手將槍托抵左肩,並不換手的位置。

從理論上講,這挺班用機槍應該具有很高的射速和良好的射擊可控性。幸運的是,這種小口徑彈藥就具有此類優點。但是,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只為它配備了容量只有100發的軟質彈鏈包。從理論上講,彈鏈可以連接到很長,卻只為RPL-20配備了100發。

配備200發硬質彈鏈箱的M249機槍

配備200發硬質彈鏈箱的M249機槍。

如果我們再看一下M249,它採用了200發硬質彈鏈箱,這大大提高了火力持續性。是不是因為RPL-20機槍的柔性彈鏈包只裝了100發彈藥,才造成了輕2千克的差異?由於卡拉什尼科夫集團的工作人員並沒有明確說明RPL-20在什麼情況下比M249輕2千克,所以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

PK機槍的100發金屬彈鏈箱,與彈鏈碰撞會發出聲音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柔性彈鏈包。這個想法既簡單又巧妙,不僅重量比較輕,裝滿彈鏈時,又不會像PK機槍的金屬彈鏈箱一樣,在士兵跑動時發出聲音暴露目標。同時,在彈鏈打光之後,彈鏈包可以揉成一團放到揹包裡。這樣佔用空間小,重量輕的彈鏈包確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設計。

卡拉什尼科夫PK機槍演變史 不斷修改與完善 至今仍是俄軍主力武器

RPK-16班用機槍配備的就是96發彈鼓。

問題同樣出現在它的容量上。就筆者個人而言,如果我們討論100發的彈容量,那麼值得考慮的是相同甚至更大彈容量的彈鼓。彈鼓的狀態速度更快,空彈鼓的重量與彈鏈包加彈鏈的總重量相差不大。如果覺得彈鼓重量較大,可以用某種輕便耐用的鋁合金或聚合製造。彈鼓的再裝填操作比彈鏈更快更容易,裝填彈鏈需要一個專用的裝彈器。

既不是步槍也不是機槍:俄羅斯RPK-16「槍族化」設計的特點分析

RPL-20班用機槍,注意右側較短的槍管。

RPL-20機槍表現出積極的一面。顯然,俄羅斯槍械製造企業正在創造一些新的武器,這是一個好訊息。多年來第一次,至少推出了一款不像卡拉什尼科夫步槍的東西。目前,RPL-20機槍的研製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只要項目可以推進就是一個令人高興的現象。即便這種武器的測試失敗(筆者對此持懷疑態度),它仍然是向前邁進的一步。這種武器的概念可以在未來使用,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以上就是筆者想說的一些個人看法。

譯者按:

RPL-20機槍採用的不可散彈鏈

RPL-20機槍採用的不可散彈鏈。

從網路上找到的RPL-20機槍使用的不可散彈鏈照片來看,似乎就是蘇聯時代研製的PU-21輕機槍所使用的彈鏈。不可散彈鏈已經是一個蘇聯/俄羅斯特色了,彈鏈可以反覆使用,只需要在空彈鏈上再安裝彈藥就行。但是,與普通人想象的用手安裝不同,準備這樣的彈鏈需要使用一個專用的裝彈器。這是因為手動裝填容易造成彈藥位置不正確,從而影響供彈可靠性。

蘇聯曾經為PU-21機槍研製了六種不可散彈鏈。

這種不可散彈鏈必須使用專用裝彈器也成為俄羅斯軍事博主吐槽RPL-20機槍的一個缺點。但是,為什麼不說這是不可散彈鏈本身的缺點?儘管許多人認為不可散彈鏈可以反覆使用,但是,這種彈鏈在實際使用時並不方便,如果其中一個彈鏈節損壞變形,一整條彈鏈就無法使用了。在實戰中,造成損壞的因素太多,不可散彈鏈的反覆使用優勢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大。

不可散彈鏈(上)與全可散彈鏈(下)的對比,可以看到兩者彈藥密度的顯著區別。

而且,彈鏈節之間用螺旋鋼絲連接,造成彈藥密度小、彈鏈重量大的缺點。M249機槍的彈鏈箱能裝200發,而相同的彈鏈箱只能裝入150發左右的不可散彈鏈。另外,就算是25發半可散彈鏈,25發一節的主要部分仍是不可散彈鏈的結構,因此同樣有密度小、重量大的缺點。

細說彈鏈的那些事兒:原本涇渭分明 全可散彈鏈為何突然走紅?

再說彈鏈的那些事兒:開式和閉式彈鏈有何區別?直接決定槍械結構

5.56×45mm全可散彈鏈

5.56×45mm全可散彈鏈。

全可散彈鏈每個單連結重量只有幾克,如果是相同100發彈鏈的情況下,全可散彈鏈與不可散(包括半可散)彈鏈相比,不僅重量更輕,而且長度更短,佔用更小的空間。這也是中國新型班用機槍拋棄了傳統的半可散彈鏈,而改用全可散彈鏈的原因。至於彈藥補充的問題,現在的保障條件完全可以送上工廠裝填的整條彈鏈,彈鏈的重複使用真不是什麼戰場應該考慮的問題。在平時訓練時,全可散彈鏈同樣可以回收,送回工廠或保障單位進行再裝填。

RPL-20機槍

RPL-20機槍。

正如這位俄羅斯槍械博主所說,RPL-20機槍確實體現了俄羅斯槍械領域的新的變化,比如拋棄了槍族化概念,改用彈鏈供彈方式的專用設計。不過,因為固有侷限性,仍然保留了不可散彈鏈,不能不說是傳統思維的延續。與之相比,改用全可散彈鏈的中國新型班用機槍確實要比RPL-20要更進一步。

老文新發:中國軍隊新一代班用機槍在哪裡?95這樣的肯定不行了

俄羅斯RPL-20機槍最新訊息:彈鏈供彈優勢多 成為PKM的有力補充(附視訊)

圖說:俄軍RPK-16班用機槍遭遇尷尬「槍族化」在新時代碰到新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