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X 30發展史:車輛技術篇(下)

本文作者為Monochromelody,授權轉載。

七、十年磨一炮

今天我們說起AMX 30B總是會想起20mm同軸副炮,但1966年剛服役時,AMX 30B用的還是12.7mm同軸機槍,換裝20mm副炮大約是十年後的事情。法國倒也不是缺20mm炮的現成設計,不如說是太多了:50年代的法軍曾經同時配備MG 151、HS.404、Mk.11、M39和HS.820五大類20mm機關炮,分別用於海陸空三軍的不同載具。

戰後六種常見的20mm機關炮彈藥,五種都曾在法軍服役

陸軍的防空車輛配備20×139規格的HS.820,彈殼最長威力最大;武裝直升機配備20×82規格的MG151/20機關炮,彈殼雖短但勝在輕便靈巧;海軍和空軍的英制、美製戰鬥機,早年配備20×110規格的AN/M2、M3或HS.404機關炮(海盜、地獄貓、海毒液、吸血鬼、流星等),50年代後期開始配備20×102規格M55彈藥的M39機關炮(超佩刀)和美國海軍戰後20×110規格(與二戰20×110不同,彈殼瓶體更明顯)的Mk.11機關炮(十字軍)。口徑規格的混亂促使法國於1957年提出一種新式20mm機關炮設想,並提交給FINABEL共同體,確定為FINABEL 1A3標準,這也就是20mm FINABEL計劃。根據這一設想,新研製的機關炮應有與HS.820相近的高初速大威力,但又要重量輕結構緊湊,最好是增大彈殼直徑、縮短長度,以便縮短進彈-拋殼行程,提升射速,也方便把自動機構做得短一些,有利於減重。

研究工作由牟羅茲製造廠(l’Atelier de Fabrication de Mulhouse,AME)進行,該廠此前曾經進行過5 CGF機關炮的研製工作,這是一種20mm/30mm雙口徑機關炮,類似於MG 151,只需要更換少陣列件就能在不同口徑之間切換,但該型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AME廠在1958年拿出了20mm FINABEL機關炮的樣機,代號為AME 582,意為58年的第2臺項目樣機,此後於1959年開始進行各種測試。582機關炮需要同時研製一種全新的火炮系統和一種全新的彈藥系統,各方面的花銷都相當大,不過好在項目得到了軍方的高度關注,法軍早就想找一種合適的通用口徑機關炮來一統江湖了。由於582機關炮的後坐力和重量都太大,不適合搭載在直升機和一些輕型飛機上使用,因而在DEFA的建議下,將其修改為使用20×102 M55彈藥的型號,這也就是621機關炮,被空軍採用後稱為M621。

M621機關炮及其相關應用

原本計劃作為AMX 30指揮塔機炮配備的,應該就是M621機關炮。但畢竟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M621機關炮的後坐力和重量是減下來了,現在又輪到陸軍批評它的初速和威力不足,說隔壁瑞士不光出口大威力的HS.820給西德步兵戰車用,西德萊茵金屬還自己研製供彈系統更先進的Rh202,輸完瑞士輸西德,接下來沒人輸了。廠方一合計,陸軍不是就想要個大威力的炮嗎,給他改回去不就得了?這下弄出來三種新炮,分別稱為M691、M692、M693。M691使用HS.820彈殼搭配M55彈頭,M692使用加長的M55彈殼搭配M55彈頭,M693直接使用HS.820系列彈藥,總的說來威力都比M621大。但是M691、M692都不能避免重新研製彈藥的麻煩,而M693可以直接使用性能成熟的HS.820各彈種,是比較理想的。20×139彈藥的威力優勢明顯:1000m距離可擊穿20mm/60°鋼裝甲,而M621僅能在600m擊穿15mm/45°。由於當時法軍內部有一些聲音要求引進具備雙路供彈系統的西德Rh202,M693也需要採用類似設計,以保證自身訂單不被搶走。經過種種波折,1971年M693終於被法軍正式採用,命名為CN-MIT 20F1或CN 20F1,意為20mm機關炮F1型。

M693機關炮

這一型號又經歷了數年的可靠性提升改進,到1975年發展為CN 20F2,F2型的壽命達到16000發,也是從這一型號開始廣泛裝備法國陸軍各種裝甲車輛,如AMX 10P步兵戰車和AMX 30B主戰坦克。AMX 10P上的CN 20F2採用標準的雙路供彈配置,可以在穿甲彈和高爆彈之間快速切換,但作為AMX 30B的同軸副炮使用時,由於車內空間的問題,只能佈置一條供彈滑槽,因而供彈機構封住一側進彈口,降級為單路供彈使用。為保證不同彈種的彈道盡量接近,通常會採用1100m/s初速的穿甲曳光彈和1050m/s初速的高爆彈按照1:5比例混合。車內供彈系統可儲存480發炮彈,在打擊輕裝甲車輛、簡易工事、暴露人員、低空直升機時有良好效果。

20mm副炮的供彈口,實際是將雙路供彈降級為單路供彈使用

一些說法認為20mm機關炮的採用限制了AMX 30B的載彈量,使其僅有47發備彈,因為彈箱佔用了裝填手前方的吊籃底板空間,無法在此佈置即用彈藥架。這一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使用7.62mm同軸機槍的AMX 30A是能達到56發備彈量的。後來量產的AMX 30B最早配備12.7mm同軸機槍時,大幅減少了即用彈藥數量,吊籃前部僅存放3發炮彈,主要的即用彈存放在炮塔尾艙部分(18發),加上車體右前方彈藥庫的28發備彈,達到49發。1975年開始配備CN 20F2副炮時,進一步取消了吊籃前部的3發彈藥架,僅在吊籃後部存放1發炮彈,這樣就是47發炮彈。相當於是把減少的這9發105mm炮彈換成480發20mm炮彈,有效提升了同軸武器的遠距離打擊效能。

AMX 30B的T105炮塔與AMX 30B2的T105M炮塔對比,觀瞄設備、電子設備、三防設備都有很大變化。武器系統的變化在於20mm副炮的配備和吊籃內彈藥的重新佈置

CN 20F2副炮的輔助系統經過精心設計,從主炮的廢氣吹除系統中引出一部分壓縮空氣,用於機關炮的上膛動作;平時整個自動機包裹在帆布外罩中,防止異物侵入造成故障,需要保養時可通過拉鍊打開外罩,進行必要的拆卸清理。唯一的問題在於副炮的柔性輸彈鏈,由於結構較為輕巧,容易變形導致供彈不暢,日常維護中需要格外留意。

從1966年服役,經歷近10年的時間,AMX 30B終於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然而就在這十年裡,坦克裝甲車輛的技術發展又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究竟AMX 30B將如何改進以跟上潮流?如有機會,下期再說。

相關文章

AMX 30發展史:車輛技術篇

AMX 30發展史:車輛技術篇

AMX 30發展史:車輛技術篇 授權轉載自Monochromelody 書接上回。決定量產AMX 30B的1963年,初步估計僅羅昂兵工廠的...

AMX 30發展史:車輛技術篇(上)

AMX 30發展史:車輛技術篇(上)

本文作者為Monochromelody,授權轉載。 書接上回。決定量產AMX 30B的1963年,初步估計僅羅昂兵工廠的一條生產線就可以達到...

獨臂神通:AMX 30 ENFRAC兩棲工程車

獨臂神通:AMX 30 ENFRAC兩棲工程車

本文作者Monochromelody,授權轉載 1960年代,法國軍方希望能夠在裝甲戰鬥車輛渡河機動時,儘量減小對工兵架橋裝備的依賴,要求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