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德國最活躍的破交艦:擒商船押戰俘,捉迷藏把英軍耍得團團轉,結局卻令人唏噓

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戰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個嚴謹又有趣的公眾號。儘量保證內容真實幹貨,配圖準確,還讓文章讀起來不枯燥。本文作者為me410。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海軍將所有分佈在海外的巡洋艦全數投入到海上破交戰中,其中最著名的戰艦莫過於在印度洋上大殺四方的「埃姆登」號。

由於缺乏後勤支持,這些海上孤狼最終全都難逃一死,其中堅持時間最久的就是躲藏在德屬東非的「柯尼斯堡」號。

不過該艦的海上行動並不積極,只是利用當地複雜的河道盡可能隱蔽自己,牽制英國人。在海上流竄時間最長的軍艦,就是出沒於南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德累斯頓」號。

「德累斯頓」號的彩色繪畫,其在一戰破交戰中有出色的表現

▲「德累斯頓」號的彩色繪畫,其在一戰破交戰中有出色的表現。

按照德國海軍的標準,「德累斯頓」號被劃定為一艘偵察巡洋艦。該艦於1906年在漢堡開工,在1907年10月下水,最終在一年後完工服役。

艦體全長118米。寬13.5米。吃水5.5米。排水量4200噸。最高航速24節。14節巡航速度下,其所裝載的860噸煤炭可以達到4000海里的續航力。武備包括10門105毫米火炮、8門50毫米火炮,以及兩具魚雷發射管。

剛剛建成時的「德累斯頓」並不被視為一艘走運的船,入艦隊僅兩週,就在試航時撞沉了一艘瑞典帆船。自身的一根推進軸也被撞擊推離了30毫米,以至於必須返回船廠修理了六個月。

等到1909年重回艦隊之後,很快又出現引擎故障。進一步的修理持續到這年9月7日,在沒有完成全部試航科目的情況下,該艦被宣佈正式服役,投身一線,並且立即加入了訪問紐約的德國艦隊。

這次訪問本身很成功,但是等返回德國之後,該艦又於1915年2月與「科尼斯堡」號發生碰撞事故,於是又修理了8天。接下來該艦終於時來運轉,她在艦隊炮術訓練比賽中贏得了輕型巡洋艦組的冠軍。

1909年紐約哈德遜河上的 「德累斯頓」號,它建成服役之路非常坎坷

▲1909年紐約哈德遜河上的 「德累斯頓」號,它建成服役之路非常坎坷。

1913年底,墨西哥的緊張局勢迫使列強向加勒比海派遣軍艦,以強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在此背景下,「德累斯頓」號於1913年12月27日啟航,奔赴加勒比海。

到1914年7月,墨西哥的局勢已基本穩定。「德累斯頓」號也接到了返航的命令。她在加勒比的巡航任務,將由新從本土開來的「卡爾斯魯厄」號接替。

然而就在返航途中,歐洲的政治局勢趨於緊張。基於來自本土的命令,艦長呂德克中校下令離開繁忙的商業航線,暫時隱蔽起來,等待局勢的進一步發展。

他完全清楚,如果戰爭爆發,那麼「德累斯頓」號就要作為海上襲擊艦,攻擊敵國商船。8月4日晚上,戰爭訊息傳來。呂德克中校隨即南下巴西海岸,將那裡作為自己的主要活動區域。

兩天後在亞馬遜河口,呂德克中校找到了自己的第一個目標——英國商船「德拉姆克利夫」號。後者對於戰爭的訊息還是一無所知,所以根據1907年簽署的《海牙公約》,呂德克中校放過了這條船。

現在的南美洲地圖,「德累斯頓」號主要在該地區作戰

▲現在的南美洲地圖,「德累斯頓」號主要在該地區作戰。

接下來,呂德克中校必須為自己的燃料問題擔憂了,遂前往巴西海岸外的羅卡斯環礁,與來自烏拉圭港口的三艘德國運煤船會合。

加煤之後,呂德克中校決定北返,前往特立尼達。途中遭遇了英國商船「海德斯」號。在拘押了所有英國船員之後,這艘商船被擊沉。8月24日,另一艘英國商船「霍姆伍德」號,也享受了類似待遇。

雖然開始有了收成,但是持續的引擎維護壓力也開始困擾德國人。「德累斯頓」號一路南下,抵達南美大陸最南端。

那裡是整個世界的偏僻角落,軍艦得以在荒涼的奧斯特島附近修理引擎,這項工作持續了10天。在此期間,來自南美西海岸的德國運煤船不僅送來了燃料,還帶來了寶貴的情報。

戰鬥中的「德累斯頓」號,它擊沉了數艘商船,俘獲英國船員

▲戰鬥中的「德累斯頓」號,它擊沉了數艘商船,俘獲英國船員。

呂德克中校獲悉,在智利海岸有大量英國商船出沒。於是引擎一修理完畢,該艦就於9月16日啟航。兩天後,該艦穿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

接下來的行動並不順利,德國人找到的第一個目標是一艘法國商船。後者一發現苗頭不對,就機敏地躲進了智利領海。德國人不敢得罪中立的智利,只能擺手。

10月3日,「德累斯頓」號收到了來自東亞艦隊的無線電呼號。基於後者的命令,「德累斯頓」號遠赴聖誕島,於10月12日在聖誕島與東亞艦隊主力會合。

接下來的兩個月裡,作為東亞艦隊的一分子,「德累斯頓」號參加了科羅內爾海戰和福克蘭島海戰,也是福克蘭島海戰中唯一逃脫的德國戰艦。

這主要還是要歸功於引擎系統之前的維護得當,畢竟為了逃跑,鍋爐被強制通風,隨時有爆炸的危險,使得軍艦達到了創紀錄的27節的航速。

在福克蘭群島海戰中,「德累斯頓」號是唯一逃脫的德國戰艦

▲在福克蘭群島海戰中,「德累斯頓」號是唯一逃脫的德國戰艦。

12月9日,該艦穿過哈恩焦,回到太平洋一側。由於艦上僅存160噸煤炭,難以繼續趕路,遂不得不駛入智利領海。

一名叫威廉.卡納里斯的海軍上尉被派到岸上,憑藉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智利當局,允許軍艦停留48小時,以採購和裝載煤炭。根據國際法,交戰國的軍艦在中立國的港口,通常只允許停靠24小時。

接下來的三個月裡,「德累斯頓」號一直就在智利海岸附近東躲西藏。雖然皇家海軍反覆搜捕,始終未能找到這艘孤零零的德國戰艦。

主要原因在於德國人手中有更新更精確的海圖,可以幫助隱藏自己。而英國人手中的海圖,大多還是查爾斯.達爾文遠航南美時繪製的,根本不精確。

卡納里斯的海軍上尉的經歷堪稱傳奇,他後來成為德國國防軍情報部部長,但因反對希特勒,於1945年4月9

▲卡納里斯的海軍上尉的經歷堪稱傳奇,他後來成為德國國防軍情報部部長,但因反對希特勒,於1945年4月9號被絞死。

然而東躲西藏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來自柏林的命令幾經周折傳達到呂德克中校手中,要求他設法經由大西洋返回德國本土。

考慮到引擎的糟糕狀況,呂德克中校知道成功的可能性近乎為零。為今之計,他還是準備避實就虛,穿過太平洋前往印度洋。此舉要求軍艦本身超載裝運1600噸煤炭,此外還要有至少一艘運煤船伴隨前行,成功的機會其實也不大。

另一方面的英國人當然也沒閒著,到1915年到3月初,通過攔截和破譯無線電通訊,英國人最終還是發現了「德累斯頓」號的行蹤。

3月8日,在智利海岸外的一片充滿濃霧的海域之中,「德累斯頓」號與英國巡洋艦「肯特」號遭遇。兩船立即提升蒸汽,加快速度。

經過近5個小時的追逐,呂德克中校意識到他的煤炭儲備已經不足,輪機怕是也撐不了多久了,他只好讓軍艦躲進了位於智利海岸外670海里的魯濱遜克羅索島,準備在此向智利當局投降。

隱藏在智利海岸的「德累斯頓」號,與英國軍艦玩起來貓捉老鼠的遊戲

▲隱藏在智利海岸的「德累斯頓」號,與英國軍艦玩起來貓捉老鼠的遊戲。

作為中立國,這些德國水兵最多在此遭到拘禁,而不是被英國人關進戰俘營。但是已經忙活了許久的英國人,豈能善罷甘休。

3月8日早上,「肯特」號帶著另一艘輕型巡洋艦「格拉斯哥」號,以及一艘武裝商船,衝進了「德累斯頓」號躲藏的海灣。然後就是一頓猛烈的炮火。德國人既沒有燃料逃跑,也缺乏反擊的火力。

呂德克中校一度打出信號,聲稱「準備派遣軍使要求談判」。結果英國人不依不饒,並無停火跡象。最終,呂德克中校不得不打出白旗,英國人才暫時罷手。

能說會道的卡納里斯上尉再度出馬,乘坐交通艇登上「格拉斯哥」號,向該艦艦長盧斯上校提出抗議。畢竟,英國人在中立的智利水域開火,赤裸裸地違背了國際法。

盧斯上校只是聳聳肩,表示自己只是奉命行事,並且要求德國人無條件投降。卡納里斯上尉聲稱,他的船已經遭到智利當局的拘禁,並且正在準備自爆。至此,英國人才覺得滿意。

「德累斯頓」號的最後時刻,為了避免被英軍俘獲,它選擇自沉

▲「德累斯頓」號的最後時刻,為了避免被英軍俘獲,它選擇自沉。

10點45分,一聲巨響傳來。「德累斯頓」號前部的彈藥庫被引爆。半個小時後,大部分船體沒入水中,軍艦就此完蛋,人員傷亡已被降至最低,只有8人在戰鬥中陣亡,還有15名重傷員被英國人運往智利首都瓦爾帕萊索接受治療。

其餘大部分倖存船員一直留在智利,直至1920年才返回德國。也有少數官兵較為積極,他們在1917年成功混上一艘智利貨船,歷經120天的海上航行,終於回到德國。

最出色的還是那位卡納里斯上尉,他憑藉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此人在1915年8月就成功溜出拘留營地,費時兩個月回到了德國。

這段傳奇經歷給他的長官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了充分發揮此人的語言天賦,他被調入情報機構,從此官運亨通,到二戰時已經坐上了德國國防軍情報部部長的寶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