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防線」遊記 明斯克的戰爭回憶

俄羅斯博主kuleshovoleg參觀了位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附近的「史達林防線」。

「史達林防線」是前蘇聯1928~1939年耗巨資修建的綿亙千里的防禦工程體系,是20世紀的一個重要軍事遺產。全長1200千米。從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峽一直到南部的黑海沿岸。防線不是一條簡單的坑道,而是一個巨大的軍事防禦工程,由23個龐大的築壘地域構成,其中包括4000多個永備火力點,全部由鋼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做成。

明斯克的這段防線,為第63號築壘地域,長約140千米,共有327個永備火力點分散於1~6千米的縱深。這個工事的牆壁有1.5米厚,工事裡面有76毫米火炮和馬克西姆機槍,還有觀察用的潛望境。1938年安裝的發電設備至今還能運行。到處是側防暗堡,前面則是各種各樣的工程障礙物和地雷區。

這條防線是當時蘇聯的一項秘密工程,所以沒有起名字。「史達林防線」是1936年國外報紙首先這麼叫的,之後迅速傳播開來。博物館開放是在2005年6月30日。工作人員依據當年的工程圖紙對明斯克築壘地域作了部分修復,一些工事進行了重建。

這是第134號炮兵堡壘,有兩個戰鬥炮位,指揮所配備了潛望鏡、電話、電臺,為了防備毒氣進攻,還有過濾室,發動機和排風扇。

修建防線時,裝甲兵作戰理論還未行程,蘇聯最高統帥部對坦克也沒有特別清楚的概念,所以這條防線上,只有少數從舊坦克上拆下來的76mm炮,以及37mm反坦克炮。

存放炮彈殼的地洞,變成了遊客的「募捐箱」。

火炮射口採用全封閉射擊,德軍攻擊這裡時,發現無往不利的火焰噴射器對於這樣的封閉射口一點作用都沒有。

第134號炮兵堡壘的潛望鏡

第134號炮兵堡壘的潛望鏡。

堡壘上彈痕累累,旁邊擺放著花籃

堡壘上彈痕累累,旁邊擺放著花籃。

堡壘上彈痕累累,旁邊擺放著花籃

由於蘇軍最高統帥部對德國法西斯進攻時間估計嚴重錯誤,到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這個要塞的工事還沒有完工,許多應該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是空空蕩蕩,。

一些守衛要塞的部隊沒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隊沒有高射炮,炮兵部隊沒有大炮,士兵們只能使用輕武器和敵人搏鬥。

這是第69號反坦克陣地,安置了一座T-26坦克的炮塔。這裡處於路口,敵方坦克部隊可能從這裡突破。

這是第292號機槍碉堡,始建於1932年,是「史達林防線」的一個獨立防禦工事。碉堡牆壁厚達1.5米,頂部厚達1.1米,使用150立方米混凝土澆築而成。這座碉堡配備三挺馬克沁1910型7.62mm機槍。

37mm高射炮

37mm高射炮。

37mm高射炮

配備「鶇」第一代主動防禦系統的T-55坦克。

曾經的界碑

曾經的界碑。

另一門高射炮

另一門高射炮。

蘇軍戰機殘骸模型

蘇軍戰機殘骸模型。

蘇軍炊事車

蘇軍炊事車。

BTR-60PB裝甲車

BTR-60PB裝甲車。

可愛的導遊小姐

可愛的導遊小姐。

IS-3重型坦克

IS-3重型坦克。

早期的T-72坦克

早期的T-72坦克。

修復老式裝甲車輛的車間

修復老式裝甲車輛的車間。

這裡還有大批車輛需要修復

這裡還有大批車輛需要修復。

有一雙大眼睛的蘇-25攻擊機

有一雙大眼睛的蘇-25攻擊機。

有一雙大眼睛的蘇-25攻擊機

最高的就是R-12「德維納河」導彈,可攜帶一枚百萬噸級的核彈頭,蘇聯對西歐的主要威脅。蘇聯在古巴部署R-12導彈,直接導致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此導彈共生產2335枚,所有R-12都根據1993年俄羅斯和美國的軍備控制條約而被銷燬毀。

這裡居然還有一艘裝甲快艇,陸海空都全了。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6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