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戰鬥機在北非兩次俯衝 卻成就了刺殺希特勒 戰爭中的蝴蝶效應

飛行員喬克·亞當森(Jock Adamson)出生於澳大利亞昆士蘭東北海岸小鎮羅克漢普頓,二戰期間他在北非與德軍戰鬥了三個月。

「飛虎隊」裝備的早期型P-40B武器相對薄弱,發動機整流罩上方有兩挺12.7×99mm機槍,機翼上有四挺7.62×63mm機槍。

當時,他是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第3中隊的戰鬥機飛行員,他駕駛寇蒂斯(Curtiss)P-40E「小鷹(Kittyhawk)」戰鬥機。他剛剛抵達北非立刻就開始厭倦這個地方,乾燥、炎熱、悲慘、沒有酒和女人,這個地方沒有任何東西值得稱讚。再加上面對隨時可以要他小命的德國和義大利人,這一切與他的暴躁脾氣產生了化學反應。

本文是「兵工廠生活(ArmoryLife)」網站發佈的介紹文章,作者Will Dabbs, MD,本人翻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

1943年,一架P-40戰鬥機從北非起飛,該機隸屬於第57戰鬥機大隊第64中隊。

1943年4月7日,喬克·亞當森和他的僚機正在空中狩獵。此時在地面上,英國第8軍正在與德國非洲軍團決一死戰,雙方部隊在猛烈對攻。五週之後,非洲軍團就會投降,但現在他們還是一支強大的軍隊。

此時,一支德軍車隊罕見地在白天行動,喬克·亞當森和他的僚機在20多千米外就發現了車隊掀起的塵土。兩架戰鬥機下降到距離地面30米的高度,並將油門向前推,強大的艾裡遜發動機開始轟鳴起來,他們快速接近目標,準備進行殺戮。

美軍B-24「解放者」重型轟炸機在P-40戰鬥機的護航下,飛往侵華日軍的基地。

由於兩架P-40E超低空接近,加之德軍車隊刺耳的邁巴赫發動機噪音,讓德軍車隊沒有發現敵方戰鬥機的存在。當一陣冰雹般的大口徑子彈掃過他們的行軍縱隊時,德軍才發覺不對勁。非洲軍團的官兵從坦克和卡車上跳下來,希望在路邊尋找掩體躲避這突如其來的空襲。然而沙漠道路中沒有適合隱蔽的溝渠或樹叢,德軍幾乎束手無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人向北非的自由法國軍隊贈送寇蒂斯P-40戰鬥機。

兩架P-40低空俯衝之後,調轉方向,從相反的方向再次低空飛過。這一次,一些德軍士兵開始用毛瑟98k步槍和一挺MG34機槍進行還擊,但這樣的火力根本無法對抗凶殘的寇蒂斯戰鬥機。喬克·亞當森和他的僚機幾乎同時開火,12挺12.7×99mm口徑機槍對德軍車隊進行屠殺。

1944年5月3日,第14航空隊的飛行員跑向自己的P-40戰鬥機,他們將緊急起飛迎戰日軍的空襲。

喬克·亞當森的戰鬥機上有六挺AN/M2航空機槍,每挺機槍備彈615發,總共攜帶了3690發彈藥。每四發普通彈就插入一發曳光彈,這樣便於在射擊時根據彈丸的閃光和煙霧進行彈道修正。AN/M2航空機槍射速為850發/分鐘,這些彈藥只夠射擊40秒。考慮到當時北非還有德軍的梅塞施密特Bf.109F戰鬥機,喬克·亞當森和他的僚機覺得兩次俯衝已經夠本兒,於是見好就收駕機返航。他們快速爬升到高空並進入巡航速度,小心翼翼地尋找可能會趕來複仇的德軍戰鬥機。

1944年4月11日,地勤人員正在為第79戰鬥機大隊的P-40掛載一枚500磅炸彈。這張照片是在義大利卡波迪奇諾的一個空軍基地拍攝的。

當P-40飛走之後,非洲軍團的士兵慢慢地從地上爬起來,然後集合到車隊附近統計損失情況。不少士兵已經被大口徑彈丸撕成了碎片,幾輛卡車和一輛半履帶裝甲車已經著火,一輛IV號坦克受重傷,一輛82桶車完全報廢。乘坐桶車的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中校受重傷。

這架寇蒂斯P-40改裝成雙座偵察機,這張照片拍攝於1944年2月14日,新幾內亞的巴布亞。

馮·施陶芬貝格已經奄奄一息,他的右手被打斷,左手的兩根手指也不見了。一枚彈丸從地面反彈起來,擊穿了他的左眼。這名深受部下愛戴的軍官被驚慌失措的官兵緊急送往後方進行治療,在慕尼黑住院三個月之後,馮·施陶芬貝格終於再次站了起來,他跟探望他病情的朋友們開玩笑,自己還有這麼多手指,卻不知道要拿它們幹什麼。因為這次空襲,他被授予金質戰傷徽章和德國十字勳章(非鐵十字勳章,軍人獲得的金質德國十字勳章高於一級鐵十字勳章,低於騎士鐵十字勳章)。

在中國,第51戰鬥機大隊的飛行員坐在P-40的機翼上討論著即將開始的作戰任務。

15個月後,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在阿道夫·希特勒舉行的軍事會議上,在橡木桌下放置了一塊1千克重的塑膠炸藥,上面還有一個定時引信。他事先準備了兩塊炸藥,但他的傷勢讓他無法安裝第二塊炸藥的引信。馮·施陶芬貝格在爆炸前幾分鐘離開,希特勒身邊的速記員當場喪生,三名德國軍官傷重身亡。希特勒因為沉重桌腿的保護而僥倖生還。

駐紮在阿拉斯加基地的美軍飛行員蹲在P-40戰鬥機旁邊打撲克。

遭遇刺殺的希特勒陷入狂躁狀態,執行報復行動的海因里希·希姆萊最終殺死了大約4980個德國人。一天深夜,馮·施陶芬貝格在柏林被槍殺。雖然這次暗殺行動失敗了,但由此引發的德軍內部清洗,卻讓盟軍的攻勢更加順利。

一名中國士兵在中國一座機場內,守衛一排塗著「飛虎隊」標誌性鯊魚嘴的P-40戰鬥機。

如果馮·施陶芬貝格沒有受重傷,他本可以輕鬆裝好兩枚定時炸彈,希特勒也會因此喪生。然而,如果不是因為這次受傷,馮·施陶芬貝格還會在北非繼續執行作戰任務,永遠不會與希特勒如此接近。有時候,戰爭就和生活一樣,小事也可能是大事。

一架「飛虎隊」的P-40戰鬥機。這張照片是在中國機場拍攝的,遠處是一架C-46運輸機正在降落。

寇蒂斯P-40是二戰初期,美國陸軍航空隊的主要戰鬥機。「戰鷹(Warhawk)」採用先進的全金屬結構,1938年首飛,一年後開始裝備美軍。P-40是僅次於P-47「雷電」、P-51「野馬」,二戰中美國生產量第三大的戰鬥機,生產總數約13738架。上世紀30年代後期,一架全新的P-40生產成本約3.6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60萬美元。

P-40B是早期型號,「飛虎隊」主要裝備的就是這種戰鬥機。

作為早期型號的P-40B,配備了一臺1040馬力的艾裡遜V-1710液冷發動機,發動機整流罩內安裝兩挺12.7×99mm大口徑機槍,由同步器控制射擊,避免出膛的彈藥打中螺旋槳葉,機翼上還有四挺7.62×63mm步槍口徑機槍。後來推出的P-40E、P-40K在機翼上安裝了六挺12.7×99mm大口徑機槍。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差點殺死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的P-40戰鬥機就是後期型號。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時,美軍大批P-40B被擊毀在地面上。

在偷襲珍珠港事件中,美國陸軍航空隊遭受慘重損失,其中就包括大批P-40B戰鬥機。二戰中,P-40系列最後型號就是P-40E,配備一臺1240馬力的艾裡遜V-1710-39 V-12液冷發動機。這種發動機與P-38「閃電」戰鬥機上使用的型號相同,不過P-38安裝了兩臺V-1710-39,其中一臺旋轉方向相反,這樣可以抵消螺旋槳旋轉後產生的扭矩效應。

按照現在的標準,P-40E的座艙可以用簡樸來形容。

艾裡遜液冷發動機下方是巨大的散熱器進氣口,P-40戰鬥機最著名的使用者克萊爾·陳納德(Claire Chennault)率領的美國志願航空隊——「飛虎隊」利用這個特殊的結構,繪製了華麗的鯊魚嘴塗裝,併成為二戰時期最經典的戰機塗裝之一。英聯邦軍隊將P-40B/C稱為「戰斧(Tomahawk)」,而P-40E等後期型號被稱為「小鷹(Kittyhawk)」。

本文作者和P-40E戰鬥機

本文作者和P-40E戰鬥機。

最近,筆者獲得了近距離接觸P-40E的寶貴機會,這真是一架驚人的戰鬥機。主起落架向後摺疊,機輪旋轉90°收入機翼中,這種起落架收起的方式與F4U「海盜」艦載戰鬥機相同。儘管動作和結構相對複雜,但這樣的設計保證了主起落架的間距,從而保證起降過程的平穩。

正在維修的P-40E戰鬥機,發動機下方就是三個散熱器,它就是形成鯊魚嘴的原因。

雖然P-40在當時戰鬥機中屬於重量較大的那類,在與日本「零」式、德國梅塞施密特Bf.109的格鬥中難以獲得優勢。但它是一種低阻力機型,可以在俯衝時快速提高飛行速度,於是盟軍飛行員接受了一種特殊戰術的訓練,儘可能在高空進行高速俯衝攻擊,然後快速脫離。這種戰術最大限度地發揮了P-40的性能,並抵消了敵方戰鬥機的一些優勢。

P-40E兩側機翼上各有三挺大口徑機槍,是當時性能不錯的戰鬥機,在二戰初期可以與德國、日本的先進機型相抗衡。

P-40「戰鷹」是一款美麗的戰爭機器,雖然在二戰剛剛結束時它很便宜,但在今天卻貴得驚人。美國剛剛宣佈參加二戰時,正是這些戰鬥機勇敢地向敵人發起衝鋒,而它們最終擊敗了軸心國。

82年前寇蒂斯XP-40首飛成功「飛虎隊」主力裝備 鯊魚嘴塗裝成經典

P-40創造奇蹟:北非戰場偷襲德軍屢屢得手

P-40掛炸彈對地攻擊 澳大利亞空軍征戰義大利

友情提示:由於微信公眾號改變推送規則,建議設置星標或進行互動,避免無法接收更新內容。

為了保證主號封禁期間可以接收內容,請大家同時關注以下的避難所。

相關文章

1941年,美軍裝備的各種寇蒂斯戰機

1941年,美軍裝備的各種寇蒂斯戰機

1941年,寇蒂斯公司攝影師德米特里·凱塞爾拍攝美軍當時裝備的各種寇蒂斯戰機。 P-40戰鬥機和SBC-4「地獄俯衝者」俯衝轟炸機。 S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