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讓美國音樂界陷入恐慌,英國佬是如何「騎臉輸出」的?

美國——全球第一大音樂市場和生產國。

Billboard 作為全美第一大榜,很大程度上亦充當了全球音樂的風向標,而榜單上大多數都是美國的音樂人和樂隊。

美國人一直為自己的「文化霸權」感到自豪,但有兩次,他們真的慌了:一次是在1965年,Billboard前十名的歌曲,只有一首來自美國;一次是在1985年,Billboard前十名的單曲,有八首來自同一個國家。

這個兩次讓美國音樂界陷入恐慌的國家,就是英國。

第一次英倫入侵

第一次英倫入侵

為第一次「英倫入侵」打響頭炮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披頭士。

在英國,披頭士從利物浦當地一隻默默無聞的樂隊,經過無數演出的歷練,加上日後成為王牌經紀人的Brian Epstein,成功簽約EMI唱片公司,與傳奇製作人George Martin聯手,僅僅推出三張單曲,便以雷霆萬鈞之勢統治了英倫三島。

但在美國,幾乎沒人認識這支樂隊。

EMI無數次將披頭士在英國推出的單曲「推銷」給美國的唱片公司,結果大公司都拒絕了,只有一些小公司接手發行,且宣傳極不走心:有一家名為Vee Jay的公司,甚至將唱片上的「Beatles」拼成了「Beattles」,銷量之慘淡可想而知。

此時,經紀人Brian Epstein發揮了其強大的業務能力,讓大公司國會唱片(Captial)願意發行的同時,還策劃了一場大規模的宣傳活動,一名華盛頓的音樂DJ在節目上播放了披頭士的單曲,立即有大量聽眾來電,詢問這張唱片如何購買。

當國會唱片意識到整個美國都在討論披頭士,便提前三週發行了這張單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唱片很快被搶購一空,達到100萬張以上的銷量,並在1964年1月登上全美排行榜的第一位。

一個月後,披頭士踏上了前往美國的航班,他們降落在紐約甘迺迪機場,現場有超過3000名歌迷接機,年輕女性幾乎像著了魔一般,幾個小夥子走到哪裡,哪裡就環繞著歇斯底里的尖叫。

著名的生活雜誌在當期寫道

著名的《生活》雜誌在當期寫道:「1776年,英國失去了它的美洲殖民地,上週披頭士把他們帶回來了。」

2月9日,披頭士上電視節目《The Ed Sullivan Show》表演,有超過2300萬名觀眾觀看,這一數字足足達到全美總人口的23%。

從此時開始一直到1970年樂隊解散,披頭士在美國排行榜上保持著強大的統治力。

1964年4月4日,《Can’t Buy Me Love》登上榜首,此時前五名的歌曲都來自披頭士,這一紀錄至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70年,《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成為披頭士最後一首,也是第二十首登頂榜首的作品,披頭士的壽命僅僅六年,有一年的時間他們都是冠軍。

那時候,只要跟披頭士沾邊的歌曲,就有可能登上排行榜的第一位。

最典型的例子是1964年的英國民謠團Peter&Gordon,他們憑藉《A World Without Love》這首歌登上排行榜第一位,但之前在美國沒人聽過他們。

登頂的原因是樂隊裡的Peter Artur是披頭士的貝斯手Paul McCartney女友的哥哥,《A World Without Love》來自Paul過去創作的廢曲,重新完善之後,送給了Peter,之後就成了全美第一。

而在「披頭狂熱」(BeatleMania)爆發之後,一些和披頭士同樣受到50年代美國搖滾和節奏布魯斯影響的英國樂隊,也藉機打入美國排行榜,這些樂隊包括The Dave Clark Five、Freddie And The Dreamers、Herman’s Hermits,他們的歌曲也都登上過美國排行榜榜首。

英國搖滾樂還有另一個分支,很快與披頭士等樂隊形成分庭抗禮之勢,那就是布魯斯,其代表樂隊,包括滾石和The Animals。

跟披頭士相比,滾石的進度要慢了不少,直到1965年7月,樂隊才憑藉《(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登上榜首。

原因是,這幫叛逆的中產階級小夥太喜歡布魯斯了,恨不得一輩子都翻唱藍調經典,因此一直沒有原創。

某天,滾石的經紀人Andrew Oldham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把Mick Jagger和Keith Richard關在房間裡創作,寫不出曲子不準出門。此後,兩人成為與Lennon-McCartney齊名的創作組合,《(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便是他們創作出的第一首暢銷曲。

整個60年代,滾石一共有21首歌打入Billboard單曲排行榜的前50名,有5首歌成為冠軍單曲。

The Animals雖然造型上與披頭士相仿,卻是一支全員聽著藍調長大的樂隊,1964年,他們憑藉一首極為黑暗的民謠曲《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奪得了排行榜冠軍。

《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來源於一首英國民歌,其中的「House」有一說指的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一間女子監獄,在The Animals的版本中,低沉、愈發急促的風琴,以及主唱Eric Borden近乎絕望的嘶吼,使得這首歌曲大大有別於同時期充滿陽光氣息的搖滾曲。

有樂評人認為,這首歌可能是最早的哥特搖滾。

除了搖滾樂隊之外,英國的獨唱歌手、民謠也順利打入了美國市場。

Petula Clark,女歌手,被譽為「英倫入侵的第一夫人」,自1964年起,她憑藉模仿美國布里爾大廈風格的樂觀向上的流行曲,成功打入美國市場,其中,《Down Town》、《My Love》成為排行榜的冠軍單曲。

據統計,其職業生涯一共賣出了6800萬張唱片。

Donovan,英國民謠歌手,1966年憑藉《Sunshine Superman》登頂美國排行榜首位,當時他僅僅20歲,這首歌具有強烈的迷幻風格,十分契合當時的嬉皮士風潮,據稱,這首歌是寫給滾石樂隊Brian Jones前女友的情歌,Donovan曾和她短暫交往過。

由於Donovan在這首歌裡表現出的才氣,媒體常常拿他和美國的民謠大拿Bob Dylan進行比較。

後來,人們在總結作為現代流行樂和搖滾樂故鄉的美國,為何會遭遇英國如此全面的「入侵」時,發現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美國音樂界出現的「斷檔」現象。

以搖滾樂為例,1950年代,是美國搖滾樂最為鼎盛的時期之一,當時的搖滾明星包括貓王、Chuck Berry、Little Richard、Buddy Holly,但到了1960年代這些人就統統消失了。

其中,Buddy Holly在1959年死於空難;貓王在1958年參軍,退役之後便一直演出好萊塢電影;1962年,Chuck Berry年因與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入獄,此後一蹶不振;Little Richard則轉而演唱福音音樂。

因此在1960年代早期,美國音樂處於重建期,市面上大多是符合中年人群口味的、寡淡如水的流行曲,這讓能量十足、帥氣時尚的英國搖滾樂隊得以迅速佔領年輕人的心智。

要知道,在1964年披頭士的單曲連續14周奪冠時,最終成功阻擊了他們的不是搖滾樂隊,而是62歲的爵士老將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但毫無疑問,披頭士等英國樂隊為此後的美國音樂帶來了質變:

披頭士激發了一批模仿他們的美國樂隊的興起,比如The Monkees、The Turtles,鞏固了搖滾樂在美國的地位。而披頭士後期對於錄音技術和藝術專輯的探索,則促使迷幻搖滾等樂派的誕生,以及The Beach Boys等樂隊創作《Pet Sounds》這樣不朽的藝術專輯。

滾石樂隊則將狂野和不羈的精神再次注入搖滾樂,將被遺忘的布魯斯音樂帶回它的故鄉。

最終,隨著披頭士解散,The Doors、Sly and Family Stone等樂隊的出現、Jimi Hendrix、Janis Joplin等音樂人的閃耀、摩城(Motown)流行樂的興起,第一次「英倫入侵」也宣告結束。

第二次英倫入侵

第二次英倫入侵

第二次「英倫入侵」發生在80年代初,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項新媒體的誕生——MTV電視臺——就是藝人上臺領獎時經常都會感謝的那個「MTV」。

MTV是一個美國的有線電視訊道,1981年正式開播,其主打的不是電視節目,而是音樂視訊,也就是MV。

正巧,這一形式的源頭也來自於披頭士。

早在1964年,披頭士就給《Can’t Buy Me Love》、《Help》等歌曲配上了視訊,用於電視上宣傳唱片。

HelpMV

《Help》MV

因此當MTV準備開播時,他們發現幾乎沒有美國藝人拍攝過音樂視訊,反而是英國人十分精於此道,有大量的庫存,為了充實節目內容,MTV只能大量從英國進貨。

再加上英國正處於新浪潮(New Wave)時期,湧現了大量的合成器流行樂隊,對於一年365天都在聽膩味的軟搖滾的美國人來說,這正是他們無比渴望的新音樂。

發明了美國電臺「專輯導向」(Album-Oriented)格式的媒體人Lee Abrams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最喜歡的樂隊都是英國的…這是一個更有藝術氣息的地方,美國的一切都像麥當勞。」

第一首在MTV上引起轟動的歌曲,是英國新浪潮樂隊Human League的《Don’t You Want Me》。

《Don’t You Want Me》MV

Human League成立於英國的謝菲爾德,是一支六人樂隊,其特殊之處在於,這支樂隊沒有吉他手,沒有鼓手,只有歌手和合成器。

因此,《Don’t You Want Me》是一首完全由合成器伴奏的歌曲,包括鼓,也是來自當時一款著名的鼓機,後來成為Prince御用的Linn LM-1。

值得一提的還有它的MV,在80年代特有的濾鏡中,妝容華麗、衣著時髦的英國歌手,給當時的美國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Don’t You Want Me》在MTV播出後,瞬間橫掃一眾軟搖滾,登上1982年的全美排行榜第一名,不僅讓人們意識到大洋彼岸出現了某種新的流行樂,還有MV這一新媒介的潛力。

於是,第二次「英倫入侵」開始了,這一風潮在三年後達到高峰,當時Billboard前十名的單曲,一度有八首都來自英國。

而與第一次「英倫入侵」相比,第二次「英倫入侵」沒有像披頭士和滾石這樣的超級樂隊,而是百花齊放、各顯神通。

類似於Human League這樣的合成器樂隊(Synth Pop)還包括Duran Duran、Eurythmics、Tears For Fears等。

其中,Duran Duran堪稱這一流派的集大成者,新浪潮的另一個名稱新浪漫(New Romance)就來自於他們的一句歌詞。

Duran Duran

Duran Duran

整個80年代,Duran Duran有6首單曲進入全美排行榜的前3位。

起初,Duran Duran是一支後龐克的實驗樂隊,受到David Bowie、Roxy Music的影響,之後他們轉而做起了流行曲,歌曲大獲成功的同時,帥氣的形象也令他們成為歐美青少年的偶像,但也因此遭到同行的嘲笑,認為他們只是長了一張好臉蛋。

但流行曲只是表面,實則包裹著Duran Duran成員高超的音樂製作技巧,從合成器的音色、和聲、其他配器的使用,無一不含巧思,電子音樂人Moby曾將他們比作英國另一隻才華橫溢,卻因從搖滾轉向迪斯科而遭到嘲諷的樂隊Bee Gees。

《Rio》MV

以搖滾三大件為主的樂隊,則以警察樂隊(The Police)為代表。

樂隊主唱Sting如今已經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巨星,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警察樂隊時期就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警察樂隊

警察樂隊

警察樂隊是一支標準的後龐克樂隊,在龐克的基礎上混合了多種元素:包括雷鬼、爵士等,崔健的音樂曾經受到他們很深的影響。

1983年,警察樂隊推出了代表作,也是其最暢銷的單曲《Every Breath You Take》。

Sting為這首歌譜寫了極為流暢動聽的旋律,假如評選史上最偉大的50首情歌,這首歌必然在列,但Sting曾在採訪中無數次表示:這壓根不是一首情歌,而是一首關於跟蹤狂的歌曲。

然而這並不阻礙它在流行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僅當年佔據了全美排行榜冠軍整整8周,後來還衍生出另一首冠軍單曲,嘻哈歌手Puff Daddy在1997年推出的《I’ll Be Missing You》對其進行取樣,又創下連續11周登頂的記錄。

當然,除了警察樂隊這種擅長創作大金曲的樂隊之外,還有像Culture Club和Yes這樣「離經叛道」的樂隊。

Culture Club是一支推崇靈魂樂風格的新浪潮樂隊,其主唱Boy George是一名同性戀者,並且時常以女裝形象示人,要知道,那可是美國極度恐慌愛滋病的年代,但樂隊憑音樂上的魅力完全蓋過了其爭議。

Culture Club有多首歌曲進入榜單前列,其中最知名的是《Karma Chamelon》,1984年的冠軍單曲,被五條人的仁科稱為其「從小聽到大的歌曲」。

《Karma Chamelon》MV

Yes則是70年代著名的前衛搖滾樂隊,一向以創作恢弘浩大的搖滾史詩為榮,然而在80年代他們意外憑藉單曲《Owner of a Lonely Heart》登上榜首,更關鍵的是,它的聽感流行得不像Yes的作品。

《Owner of a Lonely Heart》MV

原來,在發行這首歌曲時,Yes早就已經解散了,正巧一個名叫Trevor Rabin的作曲人正向Yes的前團員推銷這首歌曲,所有人都覺得,這首歌有登上排行榜的潛質。於是他們放下成見一起錄製,最後再借用Yes的馬甲發行——可算是徹徹底底為錢背叛了自己信仰的藝術。

但這也側面證明了,當時英國人的確牢牢掌握了登頂美國排行榜的「流量密碼」。

在第二次英倫風潮中,還有兩位成功煥發「第二春」的個人藝術家,那就是Phil Colins和David Bowie。

David Bowie作為搖滾界著名的「變色龍」,他很早就實踐了類似新浪潮的音樂以及中性裝扮,因此當新浪潮在全美風靡時,他下定決定要製作一首大熱單曲,宣示自己才是這一流派的祖師爺,這首歌曲便是《Let’s Dance》。

《Let’s Dance》MV

《Let’s Dance》結合了迪斯科和搖滾風格,監製是大名鼎鼎的迪斯科樂隊Chic的核心人物Nile Rodgers,他創作過無數暢銷單曲,《Let’s Dance》裡放克味十足的吉他掃弦,就出自他的手筆。

另一位現身彈奏的則是當時剛剛成名的Stevie Ray Vaughan,他時隱時現的布魯斯樂句與迪斯科形成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Let’s Dance》推出之後,在英美兩地都大獲成功,成為David Bowie暌違8年之後的冠軍單曲。

Phil Colins是70年代前衛搖滾樂隊Genesis的鼓手,同時擁有一副好嗓子,他在樂隊時期就已經擔任過主唱,樂隊解散後他迅速成為全球知名的流行歌手,並以歌曲中標誌性的鼓聲混響(Gate Reverb)技術傲視群雄。

鼓聲混響即加了許多混響,聽感上很「溼潤」、感覺更有力的鼓聲,由Phil Colins在一次錄音的失誤操作中發現,他將這段失真的鼓聲留在了錄音中,結果廣受好評,後來甚至成為80年代流行曲的標配。

不知道什麼是Gate Reverb的朋友就來聽聽這首大名曲裡的鼓吧

除了鼓打得好,歌唱得好,Phil Colins還是創作流行音樂的高手,作為80年代最成功的歌手,他一共拿下8次美國排行榜冠軍,其中包括《Against All Odds (Take a Look at Me Now)》這樣在演唱會必定大合唱的金曲。

《Against All Odds (Take a Look at Me Now)》

最後還有青少年「偶像」團體,也就是中國人都十分熟悉的威猛樂隊(Wham!)。

1985年,他們成為人們廣泛認知的第一支到中國內地演出的西方流行樂隊。

之所以稱呼他們為偶像,是因為無論從長相還是穿著上,他們幾乎秒殺了當時一切流行樂團,而之所以要在偶像二字上打引號,是因為明明可以靠臉吃飯,但他們偏偏要靠才華。

威猛樂隊成立於1981年,由英籍希臘裔的George Michael和好友Andrew Ridgeley組成,他們受到黑人放克和靈魂樂的影響,尤其是主唱George Michael,作為一名白人,他能唱出讓黑人歌手都讚歎不已的靈樂。

1984年,威猛轉投Epic唱片公司的第一張專輯《Make It Big》大獲成功,其中有三首歌曲奪得排行榜首位,包括國人相當熟悉的《Careless Whisper》。

《Careless Whisper》MV

這首歌的流行程度很容易讓人忽略它的製作,實際上,沒有George Michael在編曲上的精雕細琢,它很難成為經典:比如開頭那段銷魂的薩克斯風獨奏,George足足更換了11名樂手,才吹出他滿意的效果。

這一點顯示出George不僅僅是出色的歌手,還有絕佳的流行樂觸覺,其才能大大超越了另一名團員Andrew,此時,George已經有意單飛,製作自己的靈魂樂專輯,因此唱片公司索性將《Careless Whisper》作為其個人單曲發行。

1987年,George Michael正式單飛,併發行了他的個人專輯《Faith》,其中有5首歌曲登頂全美排行榜,他也繼續成為第二次英倫入侵的一部分,並開啟了巨星之路。

Faith,1987

《Faith》,1987

入侵之後…

入侵之後…

然而這兩次聲勢浩大的英倫入侵,都以逐漸沉寂為結局,原因很簡單,因為美國人很快也有了自己的「新浪潮」。

在流行樂方面,美國先後出現了三名巨星:麥可·傑克森、王子、瑪丹娜

他們在音樂、視覺上又超前了幾步,如同不可摧毀的耶利哥之牆,任憑再多的英國流行樂歌手、組合發起衝擊,也無法撼動他們的地位。

在搖滾樂方面,Bon Jovi、Guns N’ Roses等一眾金屬樂隊崛起,他們在形象上借鑑英國新浪潮樂隊,更加華麗、時髦,並將MV作為重要的宣傳工具看待,製作精良的MV通過家庭電視輪流播放,在美國掀起了一股金屬熱潮。

但不得不承認,這兩次「英倫入侵」都使美國流行樂更加豐富和繁榮。

說到底,其實只有自身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在與其他文化交匯碰撞後,才會變得更加強大,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輸出。

相關文章

我們憑什麼看不起韓國流行音樂?

我們憑什麼看不起韓國流行音樂?

想必很多人依然對韓流、男團、女團之類這樣的字眼抱有成見,但不可否認的是,韓流正在席捲全球。 6月底,韓國現正當紅的女團Blackpink的新...

另類搖滾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另類搖滾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提起另類搖滾時,其實很多人都會被「另類」兩個字忽悠住。 會下意識地把它和那些充滿實驗精神的樂隊聯繫在一起——畢竟迥異的風格和反主流的態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