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離去世:聽海哭砂,林別秋離

今天,歌手熊美玲在社群網路發文透露,她的老公、詞作家林秋離已於11日下午去世,「感恩這段時間每位朋友,祝福銘感於心。」

林秋離因為肝病已困擾八九年時間,還伴有多種血管類疾病。

不忍看著父親受折磨的大兒子,選擇捐肝拯救父親的生命。林秋離接受兒子的肝臟移植後,被送入加護病房觀察。妻子熊美玲擔心不已,曾發文為老公祈禱。

林秋離

遺憾的是,手術十餘天后,林秋離仍宣告不治。

30多年來,林秋離寫詞,太太熊美玲作曲。這對天賦型的夫妻合力創作了無數精品,成全了不少歌手的明星夢。

林秋離

只可惜歲月不饒人,天妒英才。

林俊杰通過社交媒體發聲,「林秋離老師,你在我心裡一直都是那位偉大的恩師,在我的音樂世界裡的大家長。你看著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男孩一路長大。我不懂得表達自己,所以我們攜手並肩,用一首一首的作品記錄我們的人生。謝謝你,秋離老師,希望你帶著美好的回憶上路,一路上也帶著家人朋友們給予你的滿滿的愛。我會非常想念你,想念你的幽默,想念聽你分享你作品中的許多巧思,想念能夠在夜深人靜時和你分享許多心中的靈感……我音樂世界裡的英雄,林秋離老師,一路好走!」

林秋離

深受林秋離栽培的歌手阿杜,也第一時間發文悼念老師,字裡行間盡是傷感。

林秋離

1960年出生的林秋離,習慣留一頭肆意飄灑的長髮。

清瘦且文弱,是他給予外界的固有印象,如果沒有聽過他寫的詞,或許很多人會把他視為一位清瘦舞者。

殊不知,這是一個實打實的音樂天才。

還在讀中學的時候,林秋離就經常翹課跑到圖書館去看書,古典名著、詩詞歌賦,一呆就是一天。

漸漸的,他的文字功底越來越深厚,寫的文章也頗有深度,經常被老師拿去給同學們當作範文展示。

25歲那年,剛剛退伍的他獨身一人來到台北。

一次偶然的機會之下,他結識了黃大軍和周治平,他們看過林秋離的寫的文章之後,都對他的文字功底讚不絕口。

二人勸林秋離,「你文章功力不錯,不如去寫歌。」

林秋離覺得可行,於是開始探尋屬於自己的音樂天地。

1985年,他的處女作《一生情一生還》成功走紅,林秋離開始嶄露頭角。

「不該想你這麼難為自己

不該想天有幾分藍

一分藍一分長

歸來白髮如霜

那鴻雁哭得人斷腸」

他曾經打過一個比喻:「一首歌的曲子,就相當於一個人客觀且健全的身體,而歌詞就是在身體的外觀上做一些肉眼可見的裝飾,弄弄頭髮、描描眉毛之類的……一首歌要被人喜歡、被人愛上,其實和一個人的氣質一模一樣。」

「有故事的人,自然會理解曲中意。」

在林秋離的代表作《江南》裡,這種意境之美就十分濃烈。

林秋離

「一開始我是想寫一種江南女子的溫柔,我重點是要寫溫柔,不是寫江南,但是是江南女子的溫柔……

有一種極端的靜在裡面,你只有稍微動一下,才可以感受到動,或者是一種極端的張力讓你可以感受到那一種溫柔,就像江南的雨。

那雨並不是豆顆大的雨,它就是密密麻麻的,細細綿綿的,飄過去,然後你不走動可能感受不到雨,你走動了才會覺得,哦,原來下著雨呢。」

所以,「圈圈圓圓圈圈,天天年年天天」,這樣生動且能夠溢出情緒的歌詞,才能洞悉聽眾的內心。

這種情感濃烈的感染精神,也隨著林秋離的才華,慢慢影響到他身邊的歌手。

2000 年,林秋離成為海蝶音樂董事長。

當時的海蝶簽了很多新人,林秋離飛到新加坡,那些新人一個個上臺唱給他聽。

聽完一圈,他留下兩個人:阿杜和林俊杰,林秋離作為製作人的黃金時代就此打開。

對於林俊杰,林秋離很是用心栽培,林俊杰也曾多次坦言林秋離是自己的恩師。

林秋離曾在動態中寫到,加入海蝶之後,先拿阿杜「試水」,然後又全身心的投入到林俊杰身上。

在與林俊杰合作的這些年中,林秋離為林俊杰寫了諸多經典的歌詞。

從《江南》到《曹操》,再到《不為誰而作的歌》,每一首的成功都離不開林秋離的詞。

「不懂愛恨情仇煎熬的我們,都以為相愛就像風雲的善變」

「獨自走下長坂坡,月光太溫柔」

《不為誰而作的歌》,是林秋離為林俊杰寫的最後一首詞。

「夢為努力澆了水,愛在背後往前推,當我抬起頭才發覺,我是不是忘了誰」

這首歌也一直被林秋離作為電話鈴聲。

這首歌也一直被林秋離作為電話鈴聲
這首歌也一直被林秋離作為電話鈴聲

海蝶一手捧紅了阿杜,但阿杜中道星光暗淡,林秋離是心疼阿杜的,早年接受採訪時,他非常惋惜:

「阿杜是純唱歌型的歌手,本身沒有創作命運就比較坎坷。他紅不紅會跟他收到的歌有絕對的關係。阿杜前兩張專輯集合太多太好的歌了,每一首都紅,感覺所有的能量都給用完了。

實際上後來我還是在努力地幫他寫《堅持到底》這樣的歌,但總沒有第一張那麼完美。而且阿杜的唱法就是一種唱法,也許聽多了會膩。我也曾經勸過他去唱一些其它類型的歌,這些東西他都不肯做,我就沒辦法。他離開海蝶之後,我就更沒法幫他,說實話,實在是很可惜,有些事情不能盡如人意。」

話雖如此,林秋離卻始終都關注著自己的愛徒,在他時隔多年出新專的時候,還第一時間為他宣傳,買來專輯送給身邊好友。

林秋離為300多名歌手寫過歌,發表過的作品就有700多首,放眼林秋離的作詞生涯,張惠妹、陳潔儀、劉德華等大牌歌手都曾與其合作過。

張惠妹最經典的歌曲《聽海》,劉德華的《謝謝你的愛》,全出自林秋離之手。

《聽海》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林秋離和四個女孩在海邊的談話。

林秋離問她們:「男友跟你們分手時,你會想要做什麼?」

第一個說,想殺了對方;第二個說,燒掉他的衣服;第三個說,估計會哭著求他別走。

只有第四個說了一句:「我想問他,離開我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林秋離聽完如獲至寶,當天就瞪著熬夜血紅的眼,寫下了《聽海》,成就了那句傳唱至今卻仍不顯俗的經典歌詞。

「寫封信給我

就當最後約定

說你在離開我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說你在離開我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謝謝你的愛》,更是脫胎於林秋離和妻子熊美玲的一次經典「閃擊戰」。

在一次飯局上,周治平口頭邀請林秋離幫劉德華寫一首歌,林秋離滿口答應,回到家後,林秋離和熊美玲講述了這件事,熊美玲也興奮地同意了。

然後二人就把這件事擱置起來,等待正式約稿了就寫。

兩個月後,林秋離接到周治平的電話,周治平說當時正準備搭車到機場,順道經過林秋離家那邊的交流道,讓林秋離把給劉德華的歌準備好,到時過去取稿。

電話一掛,林秋離讓在拖地的熊美玲先把劉德華的歌完成了。

於是熊美玲拖把一扔,衝進工作室進行作曲,然後把卡帶丟給林秋離,林秋離再進入工作室進行作詞和試唱歌詞,最後與熊美玲進行試音,在40分鐘內寫出了《謝謝你的愛》。

「不喜歡孤獨

卻又害怕兩個人相處」

卻又害怕兩個人相處」

林秋離曾說,男女的情感,自然是創作的無盡素材,正如他給自己的音樂隨筆取名《偷你的心情,寫情歌》,一位敏感的創作者,更似情緒的盜夢者,他可以捕獲任何人無意間流露而出各種情感。

「至於說我有沒有偷過別人的心?我要好好地跟各位承認一下,是的,我偷過,我的一生,我的作品偷過很多人的心,但是絕對不是我主動惡意要去偷取,都是他們心甘情願被我偷的……」

只可惜,這支「偷心妙筆」如今已然擱在桌前,再也無法譜寫哀婉纏綿的故事和人生了。

最悲傷的人,莫過於與他櫛風沐雨三十多年的愛人熊美玲。

林秋離生前曾在採訪中透露,自己與太太熊美玲的感情,是自己走上創作之路的由頭。

「兩個人當初認識就是因為音樂,背井離鄉來到台北闖蕩,一次相聚之後,送熊美玲回家,一路上邊走邊聊,發現兩人在音樂創作上有很多的興趣點。」

二人因為創作走在了一起,為歌手張清芳創作的《我還年輕》,成為後者的成名曲。之後隨著作品走紅,兩人也從合作伙伴到結成夫妻。

他們不像圈裡的其他夫妻檔創作人,多由老公寫曲、演唱,老婆填詞。林秋離不會樂器,熊美玲又抵死不教,怕他搶了她的生意。熊美玲喜歡先寫曲,因為可以不受約束地抓取靈感。他們的工作流程總是先有曲再有詞。

通常,熊美玲的曲子一出來,不用任何提示,林秋離就可以聽出她曲子裡要講的東西。而林秋離想通過歌詞表達的畫面,熊美玲也總能準確體會到。

「我和太太熊美玲兩人一合作基本上就天下無敵,我講的不是說我們的東西有多好,其實我想要強調的是,一個作曲家跟一個填詞人之間的水乳交融,那種默契。」

林秋離喜歡古詩詞,古代詞人中,偏愛李清照。他說,「熊美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李清照」。

她寫《哭砂》只是在炒完一個菜的功夫,飯勺一丟,就唰唰寫出來了。也正是這首歌,將90年代處於事業低谷的夫妻倆救起,推向了又一個高峰。

她身上又有江南女子的溫柔。你知道她在生氣,知道她在不舒服,可是她還是讓你感受到她的溫柔。她是他寫《江南》時,最好的「江南」女子原型。

台灣業內評說他們的愛情:「熊美玲就宛如瓊瑤筆下的女主角:細膩,敏感,飄飄然宛若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而林秋離則像一位只有在小說中才會出現的痴情男子,在仙女最危難的時候出現在她的身邊。」

他們像普通老夫妻一樣相互調侃
他們像普通老夫妻一樣相互調侃

他們像普通老夫妻一樣相互調侃。

林秋離說「我跟熊美玲什麼都談就是不談戀愛,因為我們不需要談。我寫的每首歌詞都是我寫給她的情書,而且我們還可以拿出去賣錢。」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如今只剩熊美玲一人,實在是令人嘆息。

林秋離創作的熱門歌曲數不勝數,但他卻說沒一首歌是他自己滿意的,可能是情書寫的再好也還是不夠好吧。

這一生留給我們的經典已足矣,謝謝秋離老師,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