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ink Floyd到 Polyphia,「前衛」究竟發生了什麼?(下)

前情回顧:《從Pink Folyd到Polyphia,「前衛」究竟發生了什麼?(上)》

上回說到,在不斷的自我重複中,70 年代的前衛搖滾狂潮最終盛極而衰,逐漸落寞。

但「前衛」的火種,卻依然得以保存。

在 Rush 的影響下,許多樂隊開始將重金屬曲風和前衛搖滾相結合,用更具侵略性的聲音、更加極致的技巧創作和演奏音樂;

數學搖滾更直接地捕捉到前衛搖滾中豐富的節奏變化,用讓人數不清的拍子製造著奇妙的感覺。在聲音上更貼近獨立搖滾,更多地展現著器樂演奏上的魅力。

在音樂元素不斷交融的今天,你會感覺好像那些 70 年代的前衛之聲又回來了,甚至一些樂隊以更融合的姿態刷新著人們的聽覺體驗——也許這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前衛」從未真正離開過。

前衛金屬

前衛金屬

其實 70 年代的前衛搖滾中,便不乏凶猛炙熱的段落:前搖先驅 King Crimson 的首支單曲《21st Century Schizoid Man》就融合了硬搖滾的氣質,而 Rush 在1976 年發行的專輯《2112》成熟地在硬搖滾、前衛搖滾和重金屬之間找到了巧妙的平衡點。

要知道,英國的前衛搖滾場景是從迷幻浪潮中誕生出來的,他們的音色也都帶著這種迷幻的感覺。如果你第一次聽 Pink Floyd,你很有可能會在心裡打個問號:這種慢悠悠的音樂也算是搖滾嗎?

在美國興盛起來的前衛金屬也許更加符合搖滾樂迷們的期待。

1984 年,Queensrÿche 和 Fates Warning 都推出了首張專輯,他們都用更加直接的搖滾聲響、更重的音色去演奏自己的歌曲。

兩支前衛金屬最重要的樂隊曾經一起巡演過

兩支前衛金屬最重要的樂隊曾經一起巡演過

前衛金屬的影響開始在傳統的重金屬樂隊之間蔓延:Megadeth 的《Rust in Peace》與 Metallica 的《…And Justice for All》是兩張吸收了前衛金屬元素的激流金屬專輯;

加拿大的 Voivod 甚至聲音要更加迷幻,充滿詭譎的實驗色彩。

許多激流金屬與死亡金屬樂隊都融入了前衛元素,但並未脫離原本的金屬樂取向,也因此被更多地稱作技術流金屬(Technical Thrash Metal 與 Technical Death Metal 等),在實質上推動前衛金屬發展的則另有其人。

此時,前衛金屬的先驅樂隊 Queensrÿche 與 Fates Warning 在摸索中逐漸找到自己的風格,專輯紛紛躋身主流排行榜;

80 年代末,前衛金屬史上又一名團Dream Theater成立,前衛金屬三巨頭終於到齊。

由吉他手 John Petrucci 組建的 Dream Theater 大量融入了 Jazz Fusion 的風格,在音樂中注入精湛的演奏技巧,後來憑藉 90 年代發行的《Images and Words》和《Awake》兩張經典專輯引領前衛金屬在主流取得成功,也影響了無數金屬樂隊。

前衛金屬樂隊也不僅滿足於技術流的酣暢,也繼承著前衛搖滾所注重的概念性。Queensrÿche 正是通過搖滾歌劇式的概念專輯《Operation: Mindcrime》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後 Dutch Ayreon、Swedes Pain of Salvation 等樂隊也追上前輩的腳步,思想性可見一斑。

時間線走到現在,前衛金屬也衍生出許多新興的流派,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Djent

我們津津樂道的「大P」——Periphery,正是這一領域的先驅樂隊,他們同時結合了極具氛圍感的 Metalcore 元素,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Djent 還有一個不那麼網紅的名字叫做數學金屬——顧名思義,Djent 不僅在節拍上有著豐富的變化,節奏的編寫也更加複雜,演奏也更具難度。

隨著 Djent 的興起,配備六根以上琴絃的多弦吉他開始在吉他手之間流行起來,許多新派風格的樂手都深受影響。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使得資訊飛速爆炸,無數新鮮的音樂元素衝擊著人們的耳膜,音樂越來越融合、也有了更多能被人們聽到的渠道。

另一個我們熟知的樂隊「小P」——器樂搖滾樂隊 Polyphia,最初就是在 Youtube 上傳演奏視訊收穫到了人們的關注。

早期的 Polyphia 更多受到正在興盛的 Djent 場景影響,也曾與 Periphery 等 Djent 樂隊同臺演出。

但 Polyphia 的聲音取向並沒有那麼重,更加偏重旋律的表現。在之後他們還融合了 EDM、Funk 與 Hip-hop 等更加新潮的音樂元素,所有有趣的聲音都不拒絕。

更加多元的前衛場景

更加多元的前衛場景

90 年代,英國的 Britpop 與美國的 Grunge 掀起另類搖滾的新紀元,但流行現象來去匆匆,屬於另類搖滾的時代又在短短几年間迅速衰落。

唯有和「主流」的另類搖滾保持距離感的樂隊走出了屬於自己的步調:Radiohead 的《OK Computer》和 Mansun 的《Six》都向前衛搖滾與藝術搖滾的領域嗅探,用更具實驗性的創作重塑著前衛的聲響。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Radiohead 繼續突破自我,向電子和實驗的方向邁進;

同時,也出現了 Muse 這樣將鮮明的古典色彩融入另類搖滾中的新生力量,延續著藝術搖滾的氣息。

數學搖滾則是從前衛搖滾發展而來的又一重要分支,King Crimson 的專輯《Red and Discipline》與 Slint 的《Spiderland》影響了數學搖滾的發展,複雜多變的節奏成為數學搖滾的重要特徵。早在 1979 年,加拿大的龐克爵士樂隊 Nomeansno 就開始使用複合節拍進行創作。

日本的數學搖滾場景尤其興盛,Toe、Tricot、Lite、Mouse on the Keys 等多支數搖樂隊在整個亞洲地區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這股風潮也吹到了華語音樂圈,湧現出大象體操、鬼否、上海秋天等風格成熟的數學搖滾樂隊,也逐漸在世界樂壇嶄露頭角。

而近些年來更能聽到前衛搖滾回響的聲音

而近些年來更能聽到前衛搖滾回響的聲音:Black Midi、Squid 與 Black Country, New Road 等樂隊將前衛與實驗的聲響和後龐克相結合,用精湛的編曲與演奏技術驚豔著人們的耳朵。

華語音樂也在看似慢半拍地回溯起前衛搖滾的浪潮:萬能青年旅店《揪心的玩笑與漫長的白日夢》便化用了 King Crimson 的《Peace – A Theme》旋律,沿襲著七十年代前衛搖滾的血液。

萬能青年旅店打磨多年後才推出首張同名專輯,以民謠搖滾為基底的獨特風格在樂壇颳起多年旋風。直到十年後,樂隊才推出第二張專輯《冀西南林路行》,融合更多的爵士與前衛聲響,繼續在華語音樂圈引起強烈震動。

來自南京的野外合作社樂隊則繼承了 Pink Floyd 的衣缽:他們在第二張專輯《復活》中所展現出的概念性、動輒漫長篇幅的吉他 Solo 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極具前衛色彩的創作中來:不僅有蘇紫旭與草履蟲、飛椒、海青、木推瓜、烏飛兔走晝還夜等一批優秀的前衛搖滾樂隊,也有迪悗這樣以吉他演奏為主的前衛金屬樂手,還有像古田小夥這樣能夠獨立完成整張專輯的全能音樂人,華語音樂的前衛場景值得期待。

現在或許已經不是搖滾樂的時代,也許沒有那麼多人在乎前衛與否,但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前衛音樂卻始終影響著後來的音樂。不管屬於前衛的時代會不會席捲而來,它一定都會在流行音樂的歷史上留有重要的位置,綻放著屬於它的獨特光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