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音樂人是如何靠 TikTok 發財的?

我一直覺得2022的音樂行業已經全面進入「一條龍」時代,在這個時代的音樂人,從詞曲DEMO、編創混音、封面設計,最後再到宣發營銷,每個流程都需要靠自己解決。

「是的,是的,我們是一條龍服務,我就是那條龍。」

事實上更多時候負責自己的作品還算好一點,需要絞盡腦汁思考如何營銷自己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噩夢。

礙於目前許多劇情類、整活兒、梗、段子短視訊上不免存在浮誇、土味、俗的風氣,所以大部分音樂人都非常討厭在短視訊平臺上營銷自己。(更多時候是害怕同行鄙視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短視訊平臺營銷自己,是最管用的。

事實上海外的音樂人已經逐漸摸索出了一條道路。

你大概率刷到過下面這首曲子,這首名叫《Golden Hour》的曲子從去年開始,就大量出現在風景類的短視訊裡,直到今年徹底在各大平臺,被許多內容創作者、音樂人,翻唱、使用、用作BGM。

這首歌在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憑藉優美空靈的Line打動了網際網路上的許多人,幾乎橫掃了國內外的短視訊平臺,穩居視訊BGM榜單前20名。

歌曲的創作者是一個叫JVKE的唱作小哥。

不可否認這首曲子確實寫的很好,然而真正讓這首歌火出圈的原因,還是因為它的創作者JVKE熱衷在TikTok上整活兒。

在TikTok上,他拍攝了一個劇情類的視訊:「給他小時候的鋼琴老師自彈自唱了這首原創歌曲」。

這種帶有劇情設計,可以引起觀眾共鳴的短視訊,還是贏得了觀眾們的認可。

該視訊一經發布就衝上了當日TikTok的音樂視訊熱搜榜。截止到目前,這個視訊已經在TikTok上有了四千六百多萬的觀看量和九百多萬的點贊量。歌曲的歌詞MV在油管上發佈兩個月後,視訊的觀看量也突破了千萬。

這個資料放在一個歐美一線歌手身上,可能都還不夠看的,但放在JVKE——這個幾乎可以算是「白手起家」的網紅歌手身上卻絕對是值得記錄的一次突破。

其實,在《Golden Hour》之前,JVKE就已經靠另一首混音歌曲《Upside Down》在TikTok上大火過一次了。

有意思的是,《Upside Down》的製作視訊還是JVKE和他媽媽一起完成的,而且他早期的很多視訊也都是和他媽媽一起拍的。

JVKE和後來很多開始在TikTok上整活的國外音樂人一樣,都是在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時上的「船」。

在他初期的視訊裡,他大多數時候都是以一個拍攝者的身份出現,視訊的主角則是他的媽媽——一個「beatmaker」。

這是他在TikTok上發佈的第一個視訊,在這個視訊中取樣、演奏、混音的女士就是JVKE的親媽。

包括在上文提到的《Upside Down》的製作視訊,採用的也是同樣的拍攝流程和人物設定。這個視訊成功地在TikTok上達成了現象級傳播,讓JVKE的TikTok賬號在幾天之內就漲了幾十萬的粉絲。

《Upside Down》這首歌在發佈後不到幾個月,就成為了TikTok2020年年度使用次數第三多的音樂作品,其中的使用者還包括像Charlie Puth這樣的知名歌手。

歌曲在Spotify那年的「美區和全球爆款音樂」榜單上排第六名,不僅如此,它還被選用在了TikTok的全球電視廣告裡。

故事說到這裡,可能會讓人生出「原來我和成為網紅音樂博主之間,只差一個會做beat的媽」的感嘆。

事實上,JVKE的媽媽雖然是一個音樂老師,但視訊裡的那些混音作品基都是JVKE自己完成的。

說的更直白一點,都是演的。

「和媽媽一起做音樂」只是JVKE自己想出來的一個噓頭,連他自己都沒想到這些視訊會收穫這麼多的關注。

靠著這個噱頭收穫了第一批可觀的流量後,他後期很多上熱門的視訊,包括和鋼琴老師那個,幾乎都包含了這種類似的互動。

這點剛好也和他溫暖且極具故事感的原創音樂畫風非常吻合。甚至打開《Golden Hour》歌詞MV的油管評論區,還會讓人有種誤入了網易雲音樂評論區的感覺。

咱就是說,在給樂評點贊這件事上,可能全球的樂迷偏愛的文風都差不多。

《Golden Hour》收錄在了JVKE今年九月發行的專輯《This Is What — Feels Like》裡,專輯裡那首《This Is What Breakup Feels like》成功地讓JVKE以製作人的身份拿到今年的葛萊美提名。

可以說,他現在已經躋身於歐美主流唱作人之列了。

在TikTok上還有很多和JVKE一樣,靠在視訊軟體上整活帶火自己原創音樂的人。

有個叫Ethan Bortnick(以下簡稱伊桑)的00後唱作人,被外國網友稱為「貝多芬版本的Billie Eilish」。

雖然伊桑很小就有了「音樂神童」的光環,早在9歲那年他就被吉尼斯紀錄認證為「世界上領銜個人巡演的最年輕音樂人」。他在兩歲時,就可以在一個玩具鍵盤上覆制他聽到的古典音樂。

可以說他要名頭有名頭,要實力有實力,但他早期視訊的播放量到現在都還沒幾個過萬的。

*伊桑早期TikTok視訊

*伊桑早期TikTok視訊

直到他居家隔離了近兩年,推出了音樂畫風幾乎產生了「核」變的原創歌曲,再搭配上他這種拍攝和剪輯手法,視訊資料開始一路飆升。

他現在自彈自唱的畫風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就是:「像彈吉他一樣彈鋼琴」。

*伊桑近期TikTok視訊

*伊桑近期TikTok視訊

他的經典出場臺詞就是那句「你要聽一下我寫的歌嗎」。

隨後,他會把彈唱和對方聽歌時的反應剪輯成短視訊發在TikTok上,最終帶著他賬號資料起飛的也正是這類視訊。

還有這個一心一意在TikTok上用電顫琴演奏各種聲音的小哥,最多的時候,他一天要拍十幾個視訊,幾個小時就發一個。他從2019年8月堅持到現在,賬號粉絲從0積累到了800萬。

現在的他不僅是給Eminem和Chris Brown等歐美一線歌手寫過歌的唱作人,自己去到了Coachella和Lollapalooza音樂節表演他的原創音樂。

再說一個TikTok賬號名叫damoyee的唱作人,在註冊兩年時間後,收穫了二十萬的粉絲。這個粉絲量比起前面這幾位的確不算多,但她身上的本事卻一點也不比他們差。她會演奏16種樂器,作詞作曲外加編曲,隨手放的一個開放式旋律都很好聽。

在TikTok上收集了一眾「JVKE」的故事後,我發現越是深入了解他們,就越覺得他們成功背後的邏輯是相似的:首先他們的專業技能是過關的,其次他們都在迎合平臺需求之外堅持了自己的音樂審美,最後都拿出了結合了前兩者水平的原創作品。

在這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從抖音或者類似短視訊平臺裡火起來的歌曲大多數都只能用「神曲」來形容。

雖然抖音先於TikTok誕生,但在前者整活的音樂專業人士比例卻是近段時間才開始上升。

抖音使用者@多次拒絕葛萊美 就算一個,他通過翻唱和改編將歐美流行歌曲和中文歌曲進行無縫銜接。在他視訊有越來越多的關注量後,就有人開始在評論裡說他「毀歌」「咬字很尷尬」「英語發音不標準」「改編的真的很拉垮」。

但就如他在視訊裡說的那樣:「我知道我做的很多歌會冒犯到很多人平時的聽歌習慣,但我就是想做你們平時在別的地方聽不到,甚至想都想不到的歌」。

包括前段時候,陳嫻靜在歌曲《最好的時光》裡演唱片段突然在抖音上爆紅也算一個證明。

第一個發佈這個片段的來自於一個專門發佈嘻哈音樂的賬號,片段走火後,幾乎全網都在搜那個「mic check」的女生是誰。這個片段在B站上都有了近五十萬的觀看量。

了解之後就會知道,陳嫻靜不僅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唱作人,陳珊妮和吳青峰還曾在廣播節目中把她稱為近期最愛的歌手。雖然陳嫻靜本人到現在都還沒有自己的短視訊賬號,但她在音樂平臺的粉絲量都已破萬。

《最好的時光》是她和她之前的團隊一起合作的歌曲,但像《問題先生》《I Wanna Be》這些原創歌曲高質又好聽。

電顫音小哥之前在接受電臺採訪時說過這麼一段話:短視訊平臺和其他視訊平臺或者社交媒體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你不用只為了你的粉絲創作,你必須堅持自己。只要是好東西,就一定會被人看到。

這些專業人士的加入,無形之中正在拉高短視訊音樂輸出的門檻,這必然是一件好事。

雖然我身邊一些做音樂的朋友喜歡把在短視訊上整活自嘲成「線上賣藝」,但可能也只有讓更多像上文提到的這樣有實力有作品的獨立音樂人被市場看到,我們的音樂輸出渠道才能真正地為高質音樂作品和音樂人服務吧。

相關文章

字節跳動的音樂夢,有戲嗎?

字節跳動的音樂夢,有戲嗎?

作者 | 潘琭璵 編輯 | 範志輝 8月9日下午最新訊息,基於對當前市場整體環境等綜合因素的考量,網易雲音樂管理層決定暫緩IPO。後續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