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尾,又叫黃尾鯝,是清潔水質中才能生存的一種魚類。黃尾具有清潔水質的作用,所以往往大型水庫、飲用水源地、備用飲用水水庫已經乾淨的河流都會有生長。黃尾的力氣巨大,平常100g的黃尾,拉力相當於250g—400g鯽魚的拉力,垂釣體感十分快意。黃尾屬於水域底層魚類,其上脣長而下脣略短(就是俗稱的天包地),吃食的時候,利用上脣掛食食物,喜歡吃苔蘚類、藻類、碎屑類食物,針對習性,垂釣黃尾需要注意哪些技巧呢?

釣位的選擇技巧
水庫砂石底:黃尾喜歡乾淨的水體,特別是水庫環境,更為喜歡。在水庫中,砂石底更具淨水功能,也能緩慢的生長藻類物質,更便於黃尾刮食底部食物。
水庫大壩延伸地:夏季的黃尾比其他季節更加活躍,所以在水庫大壩中,更喜歡游到食物充足,水質乾淨的地方。水庫大壩往往都是水泥澆築的,大壩的延伸地帶要麼是水泥地,要麼是亂石累積區,此類地方泥土少,不具備生長較高水生植物的土壤,但恰好是生長藻類、青苔的最好溫床,藻類、青苔等物質多,黃尾自然也就喜歡到此處來覓食、遊蕩。
向陽緩水區:根據黃尾的進食習性不難看出,趨食性會使黃尾向餌料豐富處聚集。向陽的地區,更有助於藻類等食物生長。緩水區,更利於黃尾緩慢的刮食和生存。
淺水釣位:黃尾不喜歡在太深的水域活動,所以選擇釣位的時候,最好能選擇較淺的地方垂釣。建議1.5m—2.5m水深比較合適。

釣具的選擇技巧
釣竿:黃尾的力氣十分大,缺點是不持久,所以在垂釣選竿的時候,建議選擇28釣釣竿。這類釣竿能夠有效的護線,使釣線在開始的幾次強力衝擊下不被切線。長度的選擇上,建議使用4.5m釣竿,個別寬闊的水域,尤其是淺灘延伸較長的區域,可以使用5.4m釣竿,但總體建議使用較短的。
線組搭配:黃尾的個體總體不大,自然水域,能夠上500g的極少,一般大的成年黃尾都在250g作用,就是半斤的樣子,所以主線不必要太大。子線選擇時,參考了黃尾的「刮食」習性,偏粗的子線是會影響進食的。所以線組建議:1.0+0.6或1.0+0.8都是不錯的選擇。釣鉤的使用上,需要使用細絲有倒刺的小號釣鉤,細絲和小號都是便於黃尾刮食,有倒刺主要是針對黃尾力度較大,控魚的時候不易跑魚。建議使用金袖3#—5#,也可以使用赤袖釣鉤,相對來說,更建議使用3#。
浮漂的選擇:黃尾吃食的時候,漂相主要表現為緩慢上頂半目至1目,然後輕微下頓,頓口能清晰看見,下頓大概在1—2目,偶爾也會黑漂,所以建議使用短腿細尾鯽魚漂。
調漂技巧:由於黃尾本身是在刮食水底的飼料,動作較輕,所以調漂的時候,可以使用經典調漂法,即調4釣2,。如果水域的小魚偏多,那麼就必須得釣鈍,所以加重鉛墜,使用雙鉤觸底的垂釣方法,調鈍比調靈更利於垂釣。

餌料的選擇
腥味餌料:黃尾喜歡吃食腥味大的餌料,所以建議使用商品餌,然後添加腥味的輔料。也可以購買專門垂釣黃尾的餌料,調製到最佳狀態即可。
香味餌料:垂釣黃尾,絕大部分釣都首推腥味餌料,其實香味餌料一樣可以垂釣。活餌的時候,可以適當添加部分藻類在裡面,由於腥味不足,所以必須使用拉頻率的方法才能持久誘魚。
關於黃尾的餌料,完全不用過於擔憂,黃尾是喜歡各種霧化較好的餌料的。垂釣時候,完全可以將鯽魚餌料添加腥味、藻類等,吸引黃尾,從而垂釣。垂釣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釣頻率」,黃尾入窩一般都是一群,所以頻率既能提高漁獲,也能持續誘魚,是最重要的垂釣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