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季:鯉魚口輕難釣,找到原因釣鯉魚並非難事

春去夏至,魚口最不好捉摸的就是鯉魚。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有兩個重要因素,導致了鯉魚在3~4月不怎麼開口,而想要釣到,甚至能連竿上鯉魚,著實有些困難。

因素一、

季節交替,導致的溫度變化,尤其是溫度驟變,往往需要鯉魚至少要適應2~3天;

因素二、

較暖的日子,會刺激鯉魚擺籽,而所有的淡水魚,在擺籽期都是不進食的;

既然有了這兩個因素,是不是春夏交際,就不要釣鯉魚,而改為把目標魚轉為鯽魚、草魚等魚種呢?當然不是,找準原因還不夠,我們可以對症下藥,避開這兩個影響因素,一樣還是有機會釣上鯉魚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呢?

一、出釣時的氣溫參考有講究

春夏交際,氣溫整齊趨勢是回暖的,但是我們選擇出釣時的氣溫,卻不一定是溫度最高的,而是要橫向對比一下,看看前兩天的氣溫情況,如果前兩天溫度很低,計劃出釣的當天氣溫很高,則鯉魚根本不怎麼開口,因為還沒有適應溫度回升的變化。

反之,如果前兩天溫度和出釣當天溫度相比,就算有落差,但是差值不大,因為溫度的變化不大,鯉魚基本上已經適應了氣溫、水溫的變化,那麼出釣的時機,已經成熟了一半。

二、出釣的天氣陰比晴好

鯉魚擺籽期間,為了保證魚卵的成活率,往往會選擇氣溫高,而且陽光好的天氣擺籽,而太陽大,有南風,則是最佳的擺籽環境,所以在3月底到5月初,越是晴天,越是有南風的日子,鯉魚基本上不怎麼開口。

而我們選擇陰天出釣,雖然氣溫較暖,但是因為光線不足,鯉魚是不會擺籽的,而且還會為了順利擺籽,保持著較為旺盛的食慾。

三、餌料的選擇,宜腥臭,忌素淡

按理說,守釣鯉,應該用相對素淡一點的餌料,但是,春夏之際,當氣溫回升到20度左右時,水溫也就僅僅12~14度左右,早晚的水溫實際上更低,而鯉魚真正活躍的水溫,是16~18度以上。

雖然在較低的水溫環境中,鯉魚還是有活性的,但是為了保證體溫不流失,鯉魚的魚口其實是很糟糕的,而這個時候,雌魚又需要擺籽,同樣對脂肪的消耗較大,所以,用素餌不是不行,但是發窩、誘聚效果,只能用一般來形容。

那麼我們在餌料的選用上,宜腥,在這個時節,是最受鯉魚青睞的,誘魚效果和聚魚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