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麥釣鯉魚,釣魚人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現在的垂釣方式特別多,普通垂釣者的「大魚」往往都是針對鯉魚去的,恰巧,鯉魚又是一種雜食性魚類,生存能力強,生長快速,垂釣較為容易,所以是許多垂釣愛好者的大魚首選。但是在垂釣過程中,常常被鯽魚、白條、麥穗魚等小型魚類搶食,造成虛假信號,導致垂釣失敗。此時,使用谷麥釣法,往往效果非同尋常的好。那麼針對谷麥釣法,釣魚人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技巧呢?

垂釣時間的選擇

垂釣時間的選擇

晴天早晨:鯉魚在早晨是喜歡進食的,此時選擇谷麥垂釣,效果最佳。而且早晨往往都十分安靜,恰好符合鯉魚生性膽小,喜歡安靜環境進食的特點,是最好的選擇。

晴天傍晚:夏季氣溫高,晴天更加明顯,鯉魚此時最喜歡在深淺水交匯處遊蕩,但由於水溫高,並不喜歡進食,所以此時垂釣,效果不明顯。傍晚則不同,傍晚水面溫度下降,岸邊開始變得安靜下來,飢餓了一天的鯉魚,開始逐漸進食,此時垂釣,效果開始顯現。

晴天夜釣:晴天夜釣鯉魚最好選擇淺灘,在光線的影響下,鯉魚覺得淺灘開始變得安全,而且受視線影響,岸邊的釣魚人也不易被鯉魚發現,此時垂釣,可能是一天中最好的時候。

雨後垂釣:許多釣友喜歡在小雨天氣垂釣鯉魚,其實效果並不是太明顯,主要是雨天的鯉魚十分謹慎,加上氣溫不穩定,氣壓變化較大,所以鯉魚開口性並不好。雨後天晴,此時水中溶氧量高,水中的營養物質多,水底能見度提高,加上雨後從周圍流入河流、湖泊的水中,攜帶了大量的鯉魚「餌料」,也大大增大了鯉魚的開口性,降低了鯉魚的警惕性,十分利於垂釣大鯉魚。

打窩技巧

打窩技巧

重窩:谷麥釣鯉魚,打重窩比較好,夏天各種魚類的開口性強,十分活躍,窩料偏少的情況下,往往導致鯉魚尚未入窩就已經被小魚搶食一空,此時垂釣,效果自然不佳。加大窩料的使用,能夠持有誘魚,更利於引誘大鯉魚入窩。

多窩:谷麥垂釣的目標魚十分單一,則容易出現某一固定小水域可能沒有鯉魚的現象,所以選擇多打幾個窩,輪流垂釣,效果更好。一般在附近,尋找釣點,打3—5個窩都是可以的。筆者甚至見過有釣友在同一個水庫周圍,打8個窩的谷麥釣。

窩釣一致:打窩的料應該和垂釣的餌料相一致,一般都是選擇使用小麥或者玉米垂釣,這樣的好處在於降低鯉魚的警惕性。

添加誘魚劑:窩料在泡製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添加誘魚劑,主要針對鯉魚,誘使鯉魚入窩。但是一般大鯉魚最好使用原滋原味的谷麥或者玉米,一旦添加,則反而引起大鯉魚的警惕,得不償失。

窩點遠近適宜:谷麥釣基本目標都是鯉魚,釣友們往往都會選擇使用磯釣竿垂釣,既便於拋投,也十分便於控魚。窩點選擇過近,會導致鯉魚害怕而不敢靠近,所以遲遲不入窩。窩點太遠,則容易導致水深控制不當,也容易導致中魚後迅速形成拔河,因此選擇窩點的遠近必須要適宜。

確定釣點後再打窩:許多垂釣愛好者喜歡先打窩後垂釣,實際上,針對谷麥釣並不好使。建議釣者先選擇好釣點,使用釣竿測試釣點的深度,然後再打窩,這樣深度、遠近都適宜。

同一釣點重複打窩:鯉魚是十分喜歡到同一個地點覓食的魚類,它們能夠記住在某個特定的地方可以尋找到食物。所以有條件的釣友,建議在某一特定的地點,長時間反覆打窩(即持續一週或者更長,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段去固定的地點拋灑窩料),更能垂釣到大鯉魚。

相關文章

想學釣黑魚,就點進來看看吧

想學釣黑魚,就點進來看看吧

夏季黑魚也是垂釣的高峰期,許多釣友都愛垂釣黑魚,有用傳統逗釣的,有用路亞竿假餌去釣的。黑魚又叫烏鱧、烏魚,因樣子酷似蛇所以又叫蛇頭魚。 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