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玉米大家都深有體會,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用玉米垂釣幾乎是所有釣友都常用的魚餌,特別是夏秋季節,小魚鬧鉤的時候,明明知道窩子裡有魚卻被小魚鬧的無法有效的釣魚,這個時候玉米神威就盡顯出來,色澤金黃的玉米對魚兒來說就像人類看到可口的水果一樣,其清香的味道和營養深得魚兒喜愛!不管是老玉米還是嫩玉米都是庫釣大魚的最佳選擇,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嫩玉米和老玉米的具體做釣使用和炮製方法,不足之處還請補充!

嫩玉米做釣攻略:
色澤金黃清香的嫩玉米通常只有在夏秋季節可以買到,反季節的嫩玉米也可以,但是沒有原產季節的嫩玉米好用,一般我們做釣只需要帶幾穗,到釣場切下來即可,打窩後靜待魚汛,也可以尋魚星找魚釣,效果都不錯。
嫩玉米打窩細化後應該分為三種:
1、成片打窩法,即切下來的玉米直接拋到釣點,切記一定要切下來才有味,誘魚效果自然就好,不能用手剝離下來,失去了氣味的嫩玉米效果就差了。
2、打窩器打窩,這樣打窩比較集中,效果也不錯,缺點沒有成片的拋灑更誘魚。
3、我最推薦的嫩玉米打窩法,少量的拋灑打窩法,隔幾分鐘拋幾十粒,一穗嫩玉米總共有大概500到700粒,我大概統計過,如果一次性打窩兩穗就是一千多粒,沒有很多魚來窩子吃,試想你的雙鉤被魚吃幾率才有多大,所以幾十粒幾分鐘的間隔,使得窩子裡的魚吃不飽,也不離開,而且這種玉米粒入水的聲音對吃顆粒長大的魚是一種誘惑,野生水庫的魚在經常做釣的釣場也是一樣,宗旨靈活運用,自我總結一些從魚的角度看待的一些習慣,你就距離大魚頻頻上鉤不遠了。
老玉米做釣攻略:
老玉米做釣是庫釣隊伍最常用的釣大魚的餌料,豪橫的釣友打窩都是幾十斤上百斤,一旦發窩後就會巨物連連,特別是南方釣友頻頻用玉米釣到大青魚,實在是讓人羨慕,最近我也在經常摸索老玉米的訣竅,因為我們這裡水庫拋海竿定點守釣不行,水下石頭太多,水庫水深,只有手竿可以做釣,所以手竿釣大魚用老玉米打窩往往不能用幹玉米打窩,那樣發窩太慢,所以就要把老玉米炮製一下,採用老玉米打窩的方法有這幾種炮製方法,想必大家也都用過,以前很簡單就是直接用酒炮製幾天後打窩,再後來就採取藥酒炮製等方法,我就簡單介紹幾種老玉米的炮製方法供大家參考。
1、老玉米藥酒炮製法:
首先選乾淨無黴變的老玉米,用水浸泡一晚上,這樣可以省很多酒,而且不至於讓酒泡玉米味道太濃,藥酒可以用丁香,小茴香,山奈等,這樣的中藥配方大家想必都知道,炮製一週後就可以打窩使用。

2、老玉米魚類添加劑炮製法:
前期和上述一樣,只是就裡面的添加劑就不一樣了,這裡介紹的也是大家常用的的老玉米炮製法,維生素B2,核黃素,氨基酸,白糖外加兩包來得快即可,這樣的酒和添加劑炮製出來的老玉米在水下具有一定的「熒光」誘魚作用,是一種強效的窩子誘餌,對環境和魚類也不會產生汙染和毒害。
3、老玉米現場泡煮法:
水庫做釣的釣友們都帶有灶具,去釣場釣魚的時候帶一些幹玉米,到釣場後燒一鍋開水,把玉米香精和少量草莓香精和牛逼鯉、白糖在一起煮開後,倒入幹玉米中,三到四個小時後就可以打窩使用,這種辦法我試過多次,效果超好,大物頻頻上鉤,釣餌就用這種炮製的老玉米掛鉤,因為是外熟裡生,掛鉤的時候用玉米的尖部最薄弱的地方就可以順利掛鉤,這種現場炮製窩料的方法,效果好發窩快。
4、嫩玉米蒸製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釣餌,也是我之前已經給大家推薦介紹過的方法,把嫩玉米插成糊狀,用塑膠袋密封,上籠蒸熟後,捏成爆炸鉤也是釣大魚的最佳餌料,適用於手竿做釣就需要把嫩玉米插的細一點,蒸熟後即可當做手竿釣餌用,這種餌料不怕小雜魚鬧,蒸熟的玉米餌清香四溢,無需任何添加劑,對鯽魚,鯉魚,草魚,青魚鯿魚都有很強的誘惑力。

附玉米掛鉤方法:
鉤尖後掛法
這是最常見、最普遍的用法,有人也把它叫做「掛鉤尖」,其實並不是真的掛在鉤尖之上。正確的掛法是,把玉米粒通過鉤尖後掛於魚鉤倒刺的後面,然後左右旋擰兩下,使玉米粒處於靈活的狀態,魚一旦吸入,玉米粒就會順勢後滑而把整個鉤尖部分讓出,使鉤尖能瞬間扎入魚嘴。鉤尖後掛法,最多只能掛一粒。

鉤彎處掛法
即把玉米粒掛在魚鉤的後彎位置,把鉤尖完全露出來,這需要比較軟的玉米粒,以便在魚嘴觸及鉤尖時,絲毫也不妨礙魚鉤的順利刺入。許多人都認為,魚在覓食時,對魚鉤並不能理性地加以認識、理智地區別對待,即所謂的「眼中無鉤」說。在專家得出相反的結論之前,我們釣魚人當然樂意如此。實踐表明,把玉米粒掛在鉤彎處,是安放釣餌的最佳選擇:完全裸露的鉤尖,能在第一時間扎到魚嘴的任何部位,沒有任何阻礙;魚在吸入鉤餌後,即使已經感到異常而想吐出魚鉤,也因鉤尖銳利毫無遮攔很難得成;一旦鉤尖搭在魚嘴上,在魚試圖擺脫的掙扎中,鉤尖就會快速地扎深,穿透魚唇並扎牢(有時可能紮在唇邊的薄弱處而經不起拉拽者,另當別論)。鉤彎處掛法,最多只能掛兩粒,多了就會阻礙魚鉤的正常運行。

鉤柄處掛法
即把玉米粒掛於鉤柄綁線的位置,這是玉米粒較大而魚鉤較小情況下的一種掛法。需要稍有一定硬度的玉米粒來完成。鉤柄掛法分為單粒、雙粒和多粒三種形式。單粒掛法適用於小鉤、釣中小型魚;雙粒掛法用在主釣較大的中大型魚,多粒掛法多掛在較大號的鉤上,主釣大型、特大型魚。比較而言,雙粒和多粒掛法更顯眼,具有突出的誘、釣雙重作用。上餌時,玉米粒通過鉤尖、鉤彎到達鉤柄時,在往鉤柄(綁鉤線部分)上穿時,要順著綁鉤線向鉤柄後部旋轉著擰著上餌,這樣,玉米粒在鉤墜在空中飛行中也不會脫落。鉤柄掛法的目的,是把整個魚鉤都基本上顯露出來,不影響魚鉤對魚體的直接作用。其優點是,魚在試餌時就已經有很大的可能被鉤紮上,特別是那些個體小些或個體較大而魚嘴較小的魚類,雖然不能吞進魚鉤,但在觸餌的時候就會被鉤尖扎上。運用鉤柄掛法,經常會遇到釣到的魚不是鉤在魚嘴裡側而是掛在魚嘴的外側的現象。在垂釣的整個過程中,鉤柄掛法比其它方法都省略了一個不用吞進魚鉤也能釣上魚來的程序,大大增強了上魚的機會,可以大小魚兼得。

鉤尖、鉤彎分掛法
即在伊勢尼13號以上的較大或大號的魚鉤的倒刺後和鉤彎處各掛一粒玉米粒,用於垂釣中大型魚。兩餌分配時,鉤尖要掛軟的玉米粒,鉤柄處要掛硬一些(適度)的玉米粒。其優點是,兩粒釣餌的適當間隔分佈,增大了誘釣的範圍;釣餌在水浸、浪湧、玉米粒破裂等情況下,即使掉落一粒也無妨,剩餘的一粒依然具有釣魚作用。這種掛法最好是採用「定點打窩」或「隨意打窩」的「送線釣法」,兩餌不會錯位、串位。而採用「拋投釣法」時,兩粒魚餌與整個釣組在空中飛行時,由於重力和風阻的關係,就會出現曲線性不勻速運動狀態,造成兩粒釣餌的大位移或乾脆併到一起,使兩餌分掛的效果完全喪失。假如兩餌都擠到鉤彎處的話,對垂釣的影響並不大,但如果兩餌都擠在鉤尖處,就會大大阻礙鉤尖對魚唇的順暢刺入。
鉤彎、鉤柄分掛法
即把釣餌一粒掛在鉤彎處,一粒或兩粒並列掛在鉤柄上。適用於伊勢尼11號以上較大的魚鉤、主攻中型或較大的魚類。鉤彎處的釣餌要掛大的玉米粒,起主釣作用;鉤柄處的釣餌要掛小點的、比較硬的玉米粒,起輔釣作用,以便在魚吞鉤的過程中,儘量不不產生或少產生阻礙作用。如果是在13號以上這樣再大一些的魚鉤上使用,鉤柄處也要掛大的玉米粒。
鉤尖、鉤柄分掛法
即把釣餌一粒掛在鉤尖後,一粒或兩粒並列掛在鉤柄上。適用於伊勢尼13號以上的大鉤、主攻中大型或大型魚類。鉤尖後的釣餌要掛小一點的玉米粒,以方便中小型魚兒的問鉤,具有兼顧略小一點的魚兒的作用;鉤柄處的釣餌要掛大的玉米粒,主要是為釣大魚而準備。

鉤尖、鉤彎、鉤柄分掛法
即在鉤尖後、鉤彎處各掛一粒釣餌,在鉤柄上再掛上一至兩粒釣餌的做法。適用於伊什尼15號以上的大型魚鉤,主攻鯉、草、青魚中的8——10千克以上的大型、超大型魚類,不見大魚不起竿。只有在長期住釣而且所釣水域的確是有這樣的大魚的情況下才使用,這對釣魚人的心理和意志力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誘、釣結合掛法
即在魚鉤上掛釣餌,在腦線上穿上幾粒誘餌。方法是,把與釣餌完全同質的幾粒玉米粒先通過魚鉤穿在鉤柄後的腦線上,再在魚鉤上掛釣餌。需要注意的是,穿在腦線上的誘餌,要從玉米粒的頂部位子透過臍部而過,不能像掛釣餌那樣從臍部橫著穿過去,否則,穿在腦線上的玉米粒大多會在拋投中跌落而失去誘效;誘餌的數量不要過多,以3至5粒為宜。誘釣結合法,在不易打窩的地方或不便下水打窩的情況下最具實用價值:腦線上的一串玉米粒非常顯眼,而且,這個不大的「窩子」總是不離釣餌左右,具有恆久的誘效;魚兒在吃不到誘餌的情況下,必然就光顧與誘餌並無二致的釣餌。起魚時,需要慢兩拍,因為竿體的第一訊號可能就是魚兒對誘餌的作用,而並非是直接問鉤。當然,誘、釣結合掛法適用於上述各種掛餌方式,即適用於定點打窩拋投釣法,也適用於不定點、不打窩的遠距離「放長線釣大魚」的送線釣法,在風浪較大、釣組位移較多時,它依然具有良好的誘、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