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釣魚,選擇釣位的實用技巧!

入初秋以後,雖然氣候依然溫暖,但晝夜溫差大,部分地區降溫明顯,所以,秋天挑選釣位時和夏天要有所不同。下面是筆者整理了一些釣友分享的秋天挑選釣位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初秋釣魚的釣位選擇

初秋釣魚的釣位選擇

初秋時節,因晴天較多,尤其中午時分,日照仍然較為強烈而導致水溫常常居高不下,光線穿透力強,魚兒會潛入深水中覓食,秋熱時的釣位選擇,就要找有樹木、竹子等有障礙物的水域和岸上陰涼之地,魚兒喜歡在此棲息覓食,同時在此垂釣時也感覺非常的涼爽。

三伏天結束之後,如果在水庫垂釣,就要把釣點安排在水庫的庫腰部位。實際垂釣時,還要根據地形地貌等諸多野釣的要素條件來確定具體的釣點,那些約定俗成的、也是經驗所得的鏵子尖、老魚道、深淺水結合部、水草前、養殖場附近、生活用水處等釣點依然是傳統的好釣點,但要具體對待,比如釣鏵尖,在三伏天結束之前,一般要釣鏵尖的上游部位,而在三伏天結束之後,一般就要釣鏵尖的下游部位。

窩位要選在魚兒出入洄游必經之路的竹排樹樁、橋頭、凸岸或陡壁下水域等地為窩點,在此可以找準魚道。水位一般3~4米深較為適宜。

仲秋釣魚的釣位選擇

仲秋釣魚的釣位選擇

仲秋之後風和日麗,不冷不熱,魚兒喜歡到岸邊水域稍深的亂石周圍和深水水草的縫隙、邊緣處覓食。在這兒下釣必有收穫,這時釣深釣淺可以靈活掌握。

1、溶氧量比較高的釣點作釣

如在草窩或渾水中釣魚時,淺到50釐米的水位也能照常釣獲。或者靜水域的入口、增氧機處,都是魚兒喜歡覓食的好地方。另外,微風細浪也可使水中的氧氣增多,下雨時雨水也把較多的氧分子帶入水中。

2、養魚塘垂釣

魚兒喜歡在經常投放餌料的地方活動,這裡是魚兒聚集、覓食的場所;如果釣無草明水時一般水位在1~3米左右深就較為合適;如果在草前垂釣,最好是選在草前一米以內、有陡坎的深淺水交界處,此處常有大魚光顧。

3、鏵尖處作釣

入秋後,大魚遊弋通道一般離岸較遠,而鏵尖由於伸入水中,相當於釣竿的延長,釣位釣點選擇在鏵尖處,不僅能夠拋鉤較遠,還可左右開釣,具有較大機動性。

4、有寬闊水面的水庫作釣

在水庫寬闊的水面垂釣,氧氣充足,食物多,魚兒在育肥期要大量進食,食慾旺盛,東奔西跑的找食物,尤其是大魚,多在寬闊的水面遊弋。在這樣的水域打窩子後,魚易集中,格外好釣。

晚秋釣魚的釣位選擇

晚秋釣魚的釣位選擇

寒露、霜降釣位應當選擇深淺交界處,水底凹凸不平,有木樁樹枝等處,進出水口,水中的木樁邊,水草邊,亂石邊,泉眼,坡坎溝、攔水壩前等,都是魚兒出入、覓食的地方,選擇在這些地點垂釣就會有收穫據溫度選擇釣深或者釣淺。晚秋的上午特別是頭天晚上氣溫較低時應在水深之處、或深淺交界處垂釣,水深約1.5米為好,隨著太陽昇起,溫度上升後,再根據情況到淺水處作釣。

釣位也可選擇與大水面接壤的山根底下的水深在3~5米的區域或水庫的老河道處,投竿者儘量選擇溝口作為釣點,投擲方向應向大水面方向。

在有水草前亮水處,能找到主河道上沿,水深在1~1.5米處;寬處主河道的河灣處;靠近壩的下游處等等,都是上魚的好釣位。

在颳風的天氣,就應該在風的下風口迎風垂釣,這是因為颳風起的浪會把水中的餌料衝到下風口的岸邊,而且這裡的溶氧量也比較高。

“寒露”過後進入深秋的陰雨天氣,向陽處的水面因受光照影響使水面相對暖和更適合魚兒遊弋覓食,這時候的釣位要改”陰”釣”陽”,且不宜距離釣點太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