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小偷」薅毛事件又發生了,所以為什麼小鳥這麼愛薅其他動物的毛啊?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

撰文 Skin

想讓自己的小窩變得更舒適不僅僅是人類追求的高質量生活目標,在鳥類世界也同樣適用。

不過,當一個鳥巢裝飾大師也是一件有風險的事,生態學雜誌的一篇論文就詳細記錄了小鳥們作為「頭髮小偷」的那些罪證。

趁沒人(狗)發現,趕緊大薅一場!| youtube-ldkNsc

早在2004年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就已經發現小鳥的偷毛罪證了。在文章中,科學家從超過3000個鳥類巢穴中鑑定出了27種哺乳動物的毛髮

偷毛在鳥類世界中似乎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將毛髮鋪在巢穴中,不僅坐擁舒服柔軟的「鳥造」沙發,還能夠起到隔熱作用,讓巢穴更溫暖

「媽!偷點頭髮給我們做沙發!」 | pixabay

就像舒適的家庭環境對我們的發展有益。鳥巢內部的氣候對於一隻小鳥的生長至關重要。一個溫暖的巢穴,會從鳥蛋的發育、雛鳥的生長以及微生物等多個方面影響雛鳥的健康

一個具有穩定小氣候的巢穴是雛鳥生長的關鍵,在影響發育的過程中,進而還會影響小鳥的免疫功能、體溫調節、運動能力,甚至性別比例。

為了寶寶們的健康,鳥類家長可是冒著被抓獲的風險,奮力偷毛。

「浣熊大哥,在?借點毛?」| youtube-Richard Converse

不過在從前的研究中,鳥類似乎都是在地上撿撿動物掉下來的毛髮,或是從死去的動物身上薅毛。或者是在暗處蹲守一些動物蛻下來的皮。

不過越來越多攝像機中的證據卻表明:這群頭髮小偷似乎愈發猖狂——開始直接從各種動物身上拔毛了。

一號受害者登場。| youtube-Texas Backyard Wildlife

這隻小鳥偷毛前還謹慎地環顧四周,不過還是被受害者一號逮個正著:還讓不讓我睡覺了!

還是受害者一號。| youtube-Texas Backyard Wildlife

鳥:我溜了!我裝的!我又來了!

狐狐落淚。

受害者二號。| youtube-Tom Sullivan

而更為大膽的鳥,選擇直接從人類頭上下手。小鳥表示:只要我夠勇敢,就沒有我偷不到的毛。

正如上面的圖所示,與收集地上零散的頭髮相比,直接從哺乳動物身上拔毛似乎是一個更為經濟實惠的選擇。畢竟毛髮更加集中,一下子可以薅下來一把毛。

受害者三號。當鳥窩裡多了一個沙發,就意味著又有動物失去了一撮毛。| youtube- toris0310

為了進一步討論小鳥偷毛,研究人員從視訊網站和鳥類實驗室中搜集了不少視訊,研究它們的偷毛習慣。

結果發現,在99例小鳥偷毛事件中,93%的小偷都是簇山雀( Baeolophus bicolor ),也被叫做美洲鳳頭山雀。這是一種小型灰色羽毛的鳴禽,它長得十分有特色:一頭帥氣的灰色飛機頭造型,褐色的大眼睛以及鏽色的側翼。

因為長得太特別,所以作為「頭髮小偷」也很容易被認出來?| Pixabay

不過其餘7%的鳥類依舊是山雀類。研究者在44種山雀的巢穴中都發現了哺乳動物的毛髮。不過也有7種山雀是清白的,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生活在氣候較為溫暖的低緯度地區。研究者推測,對於生活在寒冷地區的鳥類來說,毛髮有保暖的重要作用。

最近天氣轉涼,生活在北京動物園裡的大熊貓「萌蘭」最近也沒逃過被薅毛的命運,可能是烏鴉也想偷點毛取暖。

受害者四號。| weibo@閒庭-戲紙鳶

但溫帶還是偶有偷竊毛髮的鳥類存在,也就是說,雖然溫度是它們拔毛的重要原因,但並不是唯一的原因。

而大熊貓萌蘭也不是唯一被欺負的國寶。

受害者五號:打不過烏鴉惡霸,自閉了。| youtube-supchina

研究者還猜想到:除了保暖外,鳥類還有可能將毛髮作為一種防禦手段,利用毛髮的氣味驅趕潛在的捕食者、寄生蟲等。

我國科學家最近發現,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會偷走蛇蛻下來的皮,銜進自己的鳥巢中。實驗證明,在鳥巢中放入蛇蛻後,能夠有效嚇退偷鳥蛋的賊——隱紋花松鼠。

而麻雀會將艾草葉子放進巢穴裡,殺死蟎蟲等,讓雛鳥能夠健康長大。除了毛髮外,動物的皮、糞便和一些植物也都能夠起到防禦作用。

在鳥巢中發現的艾草葉子,可以殺死一些寄生蟲。| Current Biology

這樣看來,鳥類偷竊毛髮的行為不僅僅是大自然中一種有趣並常見的現象,也可能是生活所迫?但是像烏鴉這種動物界流氓就得另說了。

圖源網路

圖源網路

鳥:別說我了,你們冬天穿的羽絨服不也薅的是我們禽類的毛?

來一波三連吧!

感謝您看到這裡。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個「」,點亮文末的「在看」,和朋友「分享」有趣有料的科普吧!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文章版權歸《萬物》雜誌官方微信「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請聯繫 bd@wanwuweb.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文章

才知道,試管刷原來是模仿了它!

才知道,試管刷原來是模仿了它!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上海自然博物館」(ID:snhm01) 土壤中生活著形態多樣的小動物,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裡曾經介紹過原尾蟲、跳蟲、雙尾蟲等各...

陽臺種菜,還在發愁沒有土嗎?

陽臺種菜,還在發愁沒有土嗎?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上海自然博物館」(ID:snhm01) 近期,我們看到了別人家的陽臺 陽臺種生菜 圖源:羊羊的花園 而我,無處挖土種菜 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