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建議你吃生醃,也不建議你吃生荸薺?

甚至最近,生醃又火出圈了!但並不是因為美味,而是一些負面訊息:有網友學做生醃蝦,結果不幸食物中毒了……

圖丨@沸點壹刻

圖丨@沸點壹刻

其實這位網友的中毒很可能和調料關係不大,而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所導致。在食品安全問題當中,寄生蟲感染不可小覷。除了新聞中提到的生醃,許多處理不當的常見食物,甚至水生植物也會導致寄生蟲感染的問題。趕緊存下這篇,以後千萬別中招了!

肝吸蟲:淡水魚蝦中的幽靈

去南方沿海旅遊的朋友可能都吃過比如魚生魚生粥打邊爐等淡水魚蝦食品。然而,淡水魚中有一種非常常見的寄生蟲——華支睪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它又叫肝吸蟲,是我國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蟲之一。肝吸蟲病在中國至少已有2300年的歷史。

肝吸蟲的幼蟲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魚蝦體內,人們常吃的青魚、草魚、鰱魚、胖頭魚、鯉魚和鯽魚均可攜帶。它的幼蟲被人吃進去以後,在十二指腸內脫囊並爬進膽管,然後成蟲就在我們體內安家了。

肝吸蟲的生活史,人類通過食用被寄生的淡水魚感染肝吸蟲,肝吸蟲會在人類腸道中脫囊,成蟲最終在膽管內安家 | 《人體寄生蟲學》 / 人民衛生出版社

肝吸蟲一旦進入人體,可以長期存活,有的甚至可以存活長達20~30年。它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會損害肝臟,導致膽囊炎、肝硬化、膽管癌等一系列肝膽疾病,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

最麻煩的是,肝吸蟲彷彿一個幽靈,即使被感染也很難被發現。肝吸蟲感染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除非是急性發作,否則經常要過好幾年才出現症狀。而且,肝吸蟲病導致的症狀非常普通,比如疲乏、胃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所以很多人病了也不知道是因為它,經常被誤診耽誤病情。

為了追求鮮嫩口感,涮淡水生魚片時人們可能來不及徹底燙熟就將其撈起,這就增加了感染肝吸蟲的幾率 | PxHere

生吃淡水水產是造成肝吸蟲感染最重要的因素。在有生吃淡水魚生習慣的地區(例如廣東),肝吸蟲的感染率相當高。最近幾年,蛔蟲、鉤蟲、鞭蟲等寄生蟲的感染率呈下降趨勢,但肝吸蟲的感染率在部分地區(比如廣東)反而呈現上升趨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些地區的人們喜歡生吃淡水水產。

目前已知有近70種淡水水產都可以感染肝吸蟲,比如有調查發現,草魚感染率達到75%,佛山市南海區的胖頭魚感染率87%,三水區的麥穗魚感染率為100%。因此,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生吃淡水魚蝦。此外,自己在家做淡水魚蝦時,也要注意將案板、刀具以及容器等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汙染。

鮮活淡水蝦直接加酒調味醃製做成的醉蝦,因為沒有加熱步驟,僅靠酒精無法徹底殺死肝吸蟲。如果喜歡醉蝦的味道,建議將蝦徹底煮熟後,再加酒醃製 | James Creegan / wikimedia

牛蛙好吃,當心裂頭蚴

牛蛙也是很多人喜歡嚐鮮的一種美食。但是,牛蛙也可能攜帶寄生蟲——裂頭蚴。

裂頭蚴(plerocercoid)並不是一種寄生蟲的名稱,它是某些種類絛蟲在一個被稱為「中絛期」的發育階段的幼蟲的總稱,常見的有曼氏裂頭蚴。

如果食用的牛蛙沒做熟,就有可能感染裂頭蚴 | PxHere

曼氏裂頭蚴的成蟲名叫曼氏迭宮絛蟲Spirometra mansoni),它跟大家熟知的豬肉絛蟲算是親戚。曼氏迭宮絛蟲的最終宿主主要是貓和狗,有時也會是虎、豹這類食肉動物。在這些動物的腸道內,迭宮絛蟲的成蟲可以寄生長達數年之久,併產生大量的蟲卵。這些蟲卵隨著糞便進入水中,孵化成幼蟲,然後沿著食物鏈進入蝌蚪體內。隨著蝌蚪發育成為蛙,幼蟲也發育成了裂頭蚴。如果人食用被感染的蝌蚪或者蛙,幼蟲就會進入我們人體。

曼氏迭宮絛蟲生活史 | 《人體寄生蟲學》 / 人民衛生出版社

人體內取出的豬肉絛蟲 | wikimedia

人雖然不是迭宮絛蟲的最終宿主,但它們也會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傷害,尤其是裂頭蚴,它能在人體不同部位間穿行,帶來的損傷可能遍佈全身。由裂頭蚴引起的疾病統稱為裂頭蚴病,根據發病的部位,又可以大致劃分為眼、皮下、口腔面部、腦和內臟五大類。

在中國,眼裂頭蚴病的發病率最高,症狀也頗為恐怖,病人的眼部會出現腫塊並伴隨各種嚴重不適。如果裂頭蚴侵入的部位是眼球,甚至可能導致失明。裂頭蚴還會損傷人的大腦,最嚴重時可以導致癱瘓

不正確地食用蛙類、蛇類,比如直接食用未經任何處理的蛙或者蛇的組織——喝蛇血、吞蛇膽、吃涼拌蛇皮,或者誤飲了被帶蟲的劍水蚤汙染的水,都有可能造成裂頭蚴的感染。另外,有些人還有生吞蝌蚪的「奇特」飲食愛好,這也容易造成感染。

民間有偏方相信生吞蝌蚪可以治療特定疾病,這是毫無根據的,而且還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 westdene / PxHere

除了吃,敷也會增加裂頭蚴感染風險。在中國,超過半數的裂頭蚴感染者都是由於敷貼生蛙肉而染病。因為民間流傳蛙肉具有「清涼解毒」的功效,所以很多人用生蛙肉敷在傷口或者皮膚膿腫上面,這就增加了感染風險。

吃田螺,小心「李鬼」

田螺也是吃夜宵擼串下酒的一道有名小吃。不過,很多人經常發生因為誤食福壽螺而導致的寄生蟲感染。這裡特別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把福壽螺當作田螺吃了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在長江一帶非常流行。福壽螺本身的口感其實不好,根本就不好吃,所以很少有人會專門吃它。但是由於它沒有什麼天敵,產量高,一些不法商家將它「狸貓換太子」,當作田螺出售,結果導致人感染一種寄生蟲——廣州管圓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
)

左右滑動可看到福壽螺和常見的兩種田螺中華圓田螺和中國圓田螺的差別 | Claude & Amandine EVANNO

廣州管圓線蟲,又叫鼠肺線蟲。這種寄生蟲最早是由我國學者陳心陶於1933年首先在廣州市的鼠類體內發現的。

廣州管圓線蟲 | Punlop Anusonpornperm / wikimedia

這種寄生蟲的成蟲寄生在齧齒動物的心肺組織中,中間宿主是福壽螺、褐雲瑪瑙螺等軟體動物。這些軟體動物因食入含有幼蟲的糞便而感染。人可以由食用未經煮熟的或生的、含有廣州管圓線蟲幼蟲的螺等軟體動物、蛙類、蟾蜍、淡水魚、蝦、蟹等而感染,也可因接觸被廣州管圓線蟲感染期幼蟲汙染的食物或者水而感染。人體首例廣州管圓線蟲病於1994年在台灣發現。

福壽螺就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線蟲能寄生在福壽螺裡面。如果烹飪時加熱不徹底、沒做熟,線蟲就容易侵入到人體,使人患病。

雖說熟透就能避免風險,但是常人烹飪的時候又是否能保證熟透呢?| Luke Nguyen

感染廣州管圓線蟲會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它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劇烈頭疼,可有神經根痛、痛覺過敏等症狀,還同時伴有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甚至會引起腦膜炎,不及時治療甚至會導致死亡。提醒大家出去吃田螺時一定要多留個心眼,避免吃到福壽螺。

生吃荸薺,小心薑片蟲

不少人還會去湖裡摘蓮蓬、菱角、荸薺吃,不過,如果你以為寄生蟲的宿主只限於動物身上那就錯了,生吃水生植物也可能感染寄生蟲

有一種寄生蟲傳染的媒介主要是水生植物的莖和果實,例如荸薺、茭白、蓮藕、大菱角和水紅菱角,這種寄生蟲就叫做——布氏薑片吸蟲(Fasciolopsis buski),簡稱薑片蟲。

),簡稱薑片蟲

布氏薑片吸蟲 | CDC / wikimedia

這是一種寄生於人體小腸中的大型吸蟲,可致薑片蟲病。布氏薑片吸蟲的幼蟲會鑽進那些水生植物肉質內,當人們生吃這些甜脆多汁的可食用部分,或用牙去啃掉這些植物的皮,就會把薑片蟲的幼蟲吃進腸內而致病。進入人體的薑片蟲,會導致腸黏膜壞死、脫落,發生炎症、水腫、潰瘍或膿腫,從而使感染者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營養不良甚至死亡。

布氏薑片吸蟲生活史 |《人體寄生蟲學》 / 人民衛生出版社

人體薑片蟲病一般以青少年為多見,但在嚴重流行區各年齡組的感染率均很高,這主要取決於感染薑片蟲囊蚴的機會。調查發現,生吃食菱角、茭白、荸薺等水生植物,尤其在收摘菱角時邊採邊吃,都很容易感染薑片蟲。

菱角記得一定要做熟再吃 | TheDarkCurrent / wikimedia

提醒大家,即使在城鎮集市上買的菱角,也可能有活的囊蚴,之前就有在一隻菱角上發現薑片蟲囊蚴的案例。所以,建議大家儘量不生吃菱角、荸薺、蓮藕等水生植物,即使要生吃,不要用牙齒啃皮,一定要充分洗擦,並用開水燙泡幾分鐘或陽光下晒一天後再吃,帶孩子去採摘這些水生植物時也不要邊摘邊吃。

生吃海鮮就沒事?別忽略異尖線蟲

說了這麼多淡水食物中的寄生蟲,很多人就會想,那是不是海鮮就沒有寄生蟲呢?最近幾年,生吃三文魚片、生蠔可是非常流行的。

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三文魚刺身,依然存在寄生蟲感染風險 | Pixabay

的確,一直有說法稱:「寄生蟲無法生活在海水中」,「海水魚體內沒有寄生蟲存在」,「生食海水魚就不必擔心寄生蟲的問題」等等,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海水並非寄生蟲的禁區,吃海鮮也同樣有可能感染寄生蟲

「寄生蟲」的種類非常繁雜,生活環境和宿主更是各不相同。雖然確實有些寄生蟲無法生活在海水環境中,但是寄生在海水魚體表或者體內的寄生蟲卻不在少數。和其他動物一樣,幾乎每條海水魚都會被寄生蟲感染。

目前已知的海水魚寄生蟲種類很多,由這些寄生蟲引起的魚病,諸如刺激隱核蟲病、粘孢子蟲病、海盤蟲病等等,更是海水魚養殖中需要常常面對的問題,而海鮮中最臭名昭著的寄生蟲要數異尖線蟲(Anisakis)。

)

大馬哈魚肉中發現的異尖線蟲 | Togabi / wikimedia

異尖線蟲(也被稱為海獸胃線蟲),屬於線蟲寄生蟲,它是一種全球分佈的寄生蟲,世界各大海域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蟲跡」。被異尖線蟲感染的海水魚種類頗多,其中的食用魚有如三文魚、大馬哈魚、金槍魚、海鱸魚、鱈魚、帶魚、海鰻、石斑魚、鯡魚、真鯛等等。此外,不屬於魚類的烏賊也是異尖線蟲的宿主之一。

異尖線蟲如果進入人體,就會給人體造成健康損害。比如,急性異尖線蟲病。急性異尖線蟲病是由大量活蟲進入體內所造成。這些活蟲鑽入人體組織中,造成組織腫脹、出血甚至炎症,進而使患者出現噁心、腹痛以及嘔吐等症狀。此外,這種寄生蟲還會導致過敏性異尖線蟲病。所以,可不要以為吃海鮮就沒有寄生蟲風險了。

如何防止寄生蟲感染?

1.不要生吃淡水水產。淡水水產的寄生蟲風險要大很多,千萬不要生吃淡水水產。

2. 在外吃東西,尤其是水產海鮮、肉類,儘量去正規餐廳吃。

3. 如果自己做,買回家的海鮮水產先進行充分冷凍。寄生蟲是害怕低溫的。如果你想自己在家做生魚片,買回家的生魚片不妨先放冷凍室凍一個星期左右再吃。

4. 做熟透了再吃。加熱熟透是最有效的殺死寄生蟲的辦法。在外面吃海鮮水產等食物時,很多人為了追求美味而選擇生吃,但是這樣做感染寄生蟲的風險其實非常高,最好還是充分加熱熟透後再吃。

5. 特別提醒大家,醬油、山葵醬、白酒根本不足以殺死這些寄生蟲,不要迷信它們的作用。

6. 注意規範操作,生熟分開。自己在家做水產海鮮時,一定要注意規範操作,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汙染。

7. 防範「李鬼」。個別商家會用冰鮮的淡水養殖虹鱒魚冒充三文魚,用福壽螺冒充田螺售賣,寄生蟲感染風險就會高很多。建議去可靠的商場、超市、飯店消費。

作者:阮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