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了一則案例,忍不住寫篇文章提醒一下大家!!!
深圳一位11歲的男孩,體重接近130斤,確診脂肪肝炎伴隨肝硬化。
孩子本身胖胖的,父母一開始以為只是脂肪肝,也沒當回事兒。
半年過後發現已經肝硬化了……
B超影像結果顯示,肝臟右葉最大斜徑148mm,比成人正常肝臟還要大。

2019年孩子第一次檢查時的化驗單
肝硬化等級是S3-4,屬於重度肝硬化!

2020年孩子第二次檢查的化驗單
要知道,重度肝硬化再進一步就是肝癌呀!為什麼一個11歲的小男孩會患上呢?
從家長口中我們得知了一部分原因:
原來孩子從小胃口就好,一頓能吃2、3碗白米飯,愛吃紅燒肉等葷菜。
喜歡吃重油重鹹的食物,每一頓都要吃到撐才罷休。
小學四年級時他體重就近130斤,而這個年齡的正常體重是67斤,也就是超出了60多斤。

這些在我們生活中都是很常見的事情。
每次吃飯總能聽到家裡老人心疼自家孫女:哎喲,寶貝怎麼瘦了,媽媽一定沒有給你好好吃飯。
在長輩們心目中,孩子永遠不夠壯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吃點。
現在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孩子吃飯這件「小事」,認為孩子白白胖胖的才健康,吃得越多越好,其實恰恰相反。
今天,我們想認真把這件事說清楚:小時候胖點真的不好!別再害孩子了。
小時候胖
長大真的不太容易瘦下來
看到過一個新聞:4歲小胖墩,睡夢中離世!
這個小男孩叫小海,只有4歲7個月,但腰圍已經達到了95公分,也就是2尺9,屬於嚴重肥胖!小海睡覺的時候,經常鼾聲如雷,並且會有短暫呼吸暫停綜合徵,而威脅他生命的就是肥胖。

很多人覺得小時候胖不重要,主要是認為長大就會瘦下來。
但事實是殘酷的,一項長期追蹤的研究發現:
如果從小就存在肥胖問題,減肥之路將變得更加艱難,因為兒童期肥胖的孩子,可能已經養成了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
最新的《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 年)》顯示:我國 6~17 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經達到了 19%。
也就是說,6~17 歲的孩子裡,每 5 個裡面就有 1 個小胖墩。而在 1985 年的時候,這個數字還只有大約 1%。
肥胖兒童越來越多,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孩子更強壯了,反而代表著可能存在嚴重的「營養不良」。
「肥胖」
正在傷害你的孩子
很多人都喜歡說「小時候胖嘟嘟多可愛啊」,但如果這份可愛的代價是對孩子的傷害呢?
越來越多的證據在說:「肥胖」真的會傷了孩子。
1
太胖容易引發疾病
肥胖可導致30多種疾病,兒童期肥胖大幅增加成年後患上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

2
太胖容易性早熟
肥胖可以引起早熟,早熟本身骨齡就超前,就使得小孩骨頭早閉合
他的身高生長也停止得早,這點影響了小孩的成年身高的高度。
他當時可能長得高一點,但是到後來他又停止生長。所以說肥胖、早熟和身高是連在一起的。

3
容易變成易胖體質
我們體內脂肪細胞的增長主要發生在幼年和童年時期,進入成年期後,無論胖瘦,細胞數目都基本穩定不變。
而肥胖的兒童和青少年的脂肪細胞數目比體形正常的同齡人增長得更多,有些甚至高出一倍,所以當幼年和童年時期出現過度肥胖,如果不及時改善,長大肥胖的概率會更高。

4
影響智商
有研究發現,超過正常體重20%的肥胖兒與同齡正常兒相比,其視覺、聽覺、接受知識的能力會相對下降。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那些特別肥胖的孩子,看起來的確有些「笨笨的」,反應遲鈍、行動也有點慢。
所以,肥胖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這可是影響智商的大事兒!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些家長會問了,怎麼樣才算肥胖呢?
假如您的孩子處於6-18歲兒童青少年階段,可以藉助體重指數BMI來估算身體脂肪含量: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BMI超過同年齡、同性別的85%以上為超重,95%以上為肥胖。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²
通常情況下,BMI標準範圍為:
3—6歲寶寶要<18
6—9歲的<19
10—12歲的<21(如果是女孩可放寬到22)
13—15歲<23
16—18歲<24

想要知道孩子是否是過度肥胖,可以參考下面的表格:

避免孩子肥胖
做對下面3點很重要
1.改變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
在均衡膳食的基礎上多吃蔬菜水果,儘量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控制含糖飲料,改成喝白開水的習慣。
有效利用「交通燈」,交通燈飲食把食物分為:
綠色食物,保證供給;
黃燈食物,限量攝入;
紅燈食物,嚴格限制。
綠燈區食物:
豆製品,蔬菜類;
動物性食物:各類蝦、貝、黃鱔、魚、豬血等;
各種奶類:如牛奶、酸奶等;
水果類:如西瓜、蘋果、梨、橘子、草莓、桃子、枇杷、橙子、鳳梨、葡萄等;
其他:還有木耳、海帶等 。
黃燈區食物:
穀類及其製品:如大米、麵粉、、麵條等;
豆類及其製品:毛豆、黃豆、豆腐皮、素雞、素火腿等;
動物性食物:牛肉、兔肉、瘦豬肉、雞蛋、豬肝、各種魚類等;
水果類:香蕉、柿子等。
紅燈區食物:
高糖類食物:各種糖果、甜飲料、甜點心、各種冷飲、蜜餞等;
高脂肪類食物:油炸食品、動物油、各種動物肥肉、黃油、曲奇餅乾等;
堅果類食物:花生米、核桃肉、松子、瓜子、芝麻、腰果等 。

2.加強體育鍛煉
運動可增加熱量的消耗,改善脂肪的新陳代謝,減少體內脂肪的含量。
要增加戶外活動,應選擇有全身肌肉參加的有氧運動,如跳繩、游泳、慢跑等,每天運動40-60分鐘,一般運動時脈搏達到每分鐘120-140次比較合適,這種強度不會使學生過於疲勞,又能有效的消耗身體脂肪,還能起到抑制食慾的作用。
3.加強教育,提高認識
教師及家長應予正確的指導和教育,使兒童認識到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自覺地採取措施控制肥胖。
超重肥胖怎樣面對
定期開展身高和體重監測,計算BMI,了解超重肥胖程度。
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調整膳食結構,提高膳食整體質量和控制總能量。
行為干預:烹飪方式多樣化、食物選擇多樣化,不用食物作為獎勵;孩子進食時細嚼慢嚥增加食物飽腹感,儘量減少在外就餐;鼓勵孩子多學習營養健康相關知識。
身體活動:把運動作為控制體重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累計60分鐘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每週至少3次高強度身體活動,如長跑、游泳、打籃球等。
減少久坐時間,每坐一小時要進行身體活動。
保證充足的睡眠,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
孩子胖不只是孩子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家庭都需要行動起來。我們需要還給孩子一個更健康的身體。
不要再說「孩子胖點更可愛」!
不要遷就孩子養成糟糕的飲食習慣!
不要讓孩子從小就承擔起這份沉重的愛!
給孩子一個健康的體魄,是所有父母最大的責任!
撒貝南曾發誓要娶她,9歲爆紅全國,18歲考上北大,42歲的她至今未嫁,活成了這樣…
中國首例5胞胎長大了,個個年滿20歲,如今現狀讓人唏噓…
台灣「爺孫戀」相戀8年,被小女友騙走248萬:風流一世,最後成了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