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糞水提取物做成膠囊,能救他們一命

你有沒有這種體驗,明明剛吃完晚飯,出去散步聞到燒烤店傳來的香味,還是忍不住吃幾串。

明明午餐吃得很飽,轉頭就可以開啟下午茶模式,對蛋糕奶茶水果炸雞照單全收……

為什麼你總是想吃?這並不是你的錯,你可能受到了腸道細菌的操控。

1

腸道細菌與大腦直接對話,叫你「吃吃吃」

前段時間,發表在科學界權威雜誌《科學》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團隊揭示了大腦和腸道細菌之間的神秘聯繫——兩者可直接對話。在生物學界,這可以說是破次元的對話。

圖源:科學雜誌官網

圖源:《科學》雜誌官網

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中發現,下丘腦神經元能直接檢測腸道細菌活動的變化,並根據其變化調節食慾與體溫等生理過程。

小鼠大腦不同區域(尤其是下丘腦)的神經細胞都會表達一種Nod2受體又稱為核苷酸寡聚結構域,它是一種特殊的細胞內蛋白。這種蛋白可以識別腸道細菌的細胞壁的片段——胞壁肽。

兩者接觸後,神經元的電活動會受到抑制,導致大腦失去對食物攝入和體溫等過程的控制能力,結果是小鼠(尤其是老年雌性個體)體重上漲,並且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

圖源:gutmicrobiotaforhealth

這項研究拓寬了我們對腸道細菌的認識,它們可以與神經細胞直接對話,參與我們體溫和食慾的等生理過程的調節,此前人們認為這個過程需要免疫細胞的參與。

除了與神經細胞對話這樣的「高階」功能,腸道細菌的「基礎」功能也十分強大。

2

腸道細菌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

大多數人對細菌的第一印象是「導致疾病的細菌」、「要除之而後快」,其實細菌中也有「好人」。

腸道內生活著數以億計的細菌,這些細菌主要分為3類,有益菌、機會致病菌和致病菌。那麼,有益菌就是細菌中的「好人」。

那麼,有益菌就是細菌中的「好人」。

腸道內的各種細菌,圖源:smithsonianmag

有益菌,是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細菌。雙歧桿菌就是腸道內有益菌的一種,它在嬰兒腸道里較多見,在老年人腸道里特別少,能夠增強免疫力、調整腸道菌群、降低膽固醇。

致病菌,顧名思義,就是能引起人類疾病的細菌。好在這類細菌是過路菌,長期駐紮在腸道的機會少。在腸道菌群生態平衡時,因為這些細菌數量少,一般不會作妖導致人體生病。

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就是這類細菌中的一種,在腸道菌群中存在,也存在於糞便內。汙染肉類食物後大量繁殖,能釋放腸毒素,引起人體嘔吐、腹瀉。

機會致病菌,就是牆頭草,一般情況比較乖,在特定條件下就會叛變,在腸道里興風作浪,使人體生病。

腸球菌就是機會致病菌的一種,廣泛存在於人體腸道,在人體免疫機制的監控下,當一種老實安分的細菌,但一旦突破了免疫機制的控制,就搖身變成可怕的惡魔,大肆感染人體。

三種細菌以不同的數量、比例存在腸道里,與宿主(也就是人)始終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中。這種平衡和穩定對人體的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人體的健康具有深遠的影響。

如果有益菌被「殺死」或破壞,菌群就會失衡,致病菌就能趁機大肆繁殖,會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如導致腸炎、腹瀉、腹痛、嘔吐等胃腸道疾病症狀。

大量致病菌還可通過分解食物殘渣

大量致病菌還可通過分解食物殘渣產生吲哚、硫化氫、亞硝胺等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可隨血流到達器官,引發組織器官病變。

3

糞菌移植可以幫助你恢復健康

如果一個人的腸道菌群紊亂,已經對健康產生影響了怎麼辦?可以將他人的腸道細菌移植過來呀~

「糞菌移植」(FMT)就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腸道菌群,治療腸道及腸道外疾病。

比如各類特定的腸道「疑難雜症」: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炎症性腸病、代謝病、腸道免疫缺陷、腸道過敏等疾病。

而整個過程大致為:在實驗室內藉助現代儀器設備,人性化地分離獲得高度純化的菌群,再經內鏡或者引流管將量化的菌液注射到患者腸內。(將健康人便便裡的東西送到自己腸道里

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給藥方式也不同。糞菌給入途徑也分為上消化道(口服糞菌膠囊)、中消化道(過鼻腸管、胃鏡鉗道孔、經皮內鏡胃造瘻空腸管)、下消化道(結腸鏡、灌腸、 結腸造瘻口、以及經內鏡腸道植管術) 3 種途徑。

雖然這種較新的治療的方式聽起來略顯奇怪,但效果卻是不錯的。目前,有患嚴重克羅恩病合併腸內瘻的患者,被這種方式治療後,其症狀大大地緩解。

所以,想要吃嘛嘛香,光有一口好牙遠遠不夠,還請愛護我們的腸道菌群,讓他們始終保持動態平衡,我們才能更好享受人間美味~

參考文獻:

[1] Gabanyi, Ilana et al. 「Bacterial sensing via neuronal Nod2 regulates appetite and body temperature.」Science (2022).

[2]Borja, et al. “Probiotics, gut microbiota, and their influence on host health and disease.”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