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開除冥王星?

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釋出了一個重要通知,內容是“冥王星不是一個大行星,它是一顆矮行星,從現在起太陽系不再有9大行星了,只有8顆大行星”。

矮行星就是一種比一般行星小的行星。你看,這當了76年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一下子就被開除了。

但是,在發現冥王星以前,天文學家可是懷著無限的期望和遐想啊!

100多年前,天文學家羅維爾發現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公轉軌道有異常。這兩顆行星好像被一個天體的引力吸引著。

羅威爾非常興奮,他幾乎天天晚上盯著自己的天文望遠鏡,期待著發現這個不為人知的天體。但是,很可惜,直到羅維爾去世也沒發現這個天體。

人們給這個天體取了一個名字叫X行星,很多天文學家都加入了尋找X行星的隊伍。但是,20多年過去了,一無所獲。

直到1929年,有一個叫做湯博的美國天文學家給尋找X星的工作畫上了句號。

湯博從小酷愛天文學,還自制了一架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長大後他到天文台工作,經常趴在望遠鏡前面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終於在1930年1月發現了X行星。

當時天文學家都認為這就是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了。那給這顆“行星”取什麼名字呢?

它們在全世界範圍內徵名,最終一個英國小姑娘取的名字勝出了——她建議給這顆“行星”命名為普魯託(Pluto)。

普魯託是羅馬神話中掌管地獄的神的名字。這個小姑娘認為這個“行星”距離太陽那麼遠,受不到太陽光芒的照耀,一直生活在黑暗冰冷的世界中,就像生活在地獄裡一樣。用地獄之神的名字形容它正合適。

天文學家們覺得她的創意非常好,就採用了普魯託這個名字。在漢語裡,普魯託這個名字翻譯成“冥王星”。

最初,天文學家們認為冥王星的大小跟地球差不多。但是到1948年,有一個叫開普勒的天文學家認真分析了自己的觀測結果,得出一個結論:冥王星的大小只有地球的1/10。

這還不夠,到了1976年,天文學家說:“不對,根本沒有1/10,冥王星的大小只有地球的1/100。”

兩年之後,1978年,天文學家又說:“連1/100都不到,冥王星的大小只有地球的0.2%左右。”

按照這些天文學家說的,難道短短30年冥王星的大小就這樣縮水了1000多倍嗎?

那麼冥王星到底有多大呢?在1989年的時候有一個叫“旅行者二號”的太空探測器飛過冥王星,進行了實地勘測,最終結論是冥王星的大小只有地球大小的0.6%。

而且,天文學家發現,羅維爾在100多年前提出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公轉軌道有異常”的結論是錯誤的。

人家的軌道好好的,一點毛病沒有。這個小小的冥王星根本就不可能影響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

冥王星的地位一降再降,最終在2006年被踢出了行星的行列,成了一顆矮行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