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留,密集,小行星帶是這樣形成的?我們的太陽系真奇妙

小行星帶之謎:

太陽殘留物組成了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容納了太陽系的殘留物

小行星帶容納了太陽系的殘留物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由成千上萬個小白點組成的環。

在藝術家的設想裡,我們的太陽系就從太陽到第五行星,木星, 在這幅圖中,小行星帶是白色的甜甜圈形狀的雲。( 圖片來自維基共享。)

來看看小行星帶,我們太陽系中的一個地方,由小天體(主要是岩石和一些金屬)圍繞太陽運行。有時科學家稱這些小天體為小行星。其中一顆(穀神星)甚至被歸類為矮行星。這些天體主要在我們太陽系的第四顆行星火星和第五顆行星木星的軌道之間運動。天文學家曾經認為它們是很久以前被木星引力撕裂的巖態行星的殘餘物。現在他們的想法不同了。他們認為這些小行星很可能只是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的殘留物。

小行星這個詞的意思是‘像星星的’。它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在19世紀初,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它們時,認為它們看起來像恆星。但它們的運動是獨立於恆星的,因為它們離我們更近,它們以星空為背景移動,這表明小行星不是恆星。

數百萬顆小行星

儘管這幅圖可能讓人覺得小行星帶佈滿了碎片,但如你把所有的材料集中在一起,它只能形成一個比地球的月亮還小的天體。

小行星帶包含了大小差別很大的物體,有一百萬到兩百萬顆直徑超過半英里(約一公里)的小行星。此外,小行星帶中還有數不清的小一些的小行星,有些可能還沒有卵石大。1801年,天文學家朱塞佩·皮亞齊(Giuseppe Piazzi)發現了第一顆小行星,它是第一顆被發現的,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行星,穀神星1號。全長約587英里(945公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穀神星從小行星重新分類為矮行星。

一個有許多隕石坑的圓形星球。在一個隕石坑中,有兩個非常明亮的點。

穀神星,如圖所示,是宇宙飛船訪問的幾個主帶小行星之一。這幅合成圖像來自黎明號宇宙飛船,它仍然是唯一一個繞太陽系第一個天體軌道運行的地球飛船(灶神星,2011年至2012年),然後進入第二個軌道運行(穀神星,2015年到達)。刻瑞斯隕石坑(Occator Crater)的兩個亮點是鹽沉積。圖片來自NASA。

小行星帶的距離

外層空間是廣闊的。因此,儘管小行星帶中有幾百萬(可能幾十億)個物體,但它們之間的平均距離是60萬英里(約100萬公里),這意味著航天器可以穿越小行星帶而不與任何小行星相撞。(不過,顯然,永遠不能完全排除在可能碰撞和壞運氣的範圍外。)小行星帶肯定不是和《星球大戰》之類的幻想小說中描繪的那種密集區域。

因為它們的距離原因,站在小行星帶上的任何一顆小行星上,你都可能無法看到任何其他小行星。

小行星帶距離太陽的距離在2。2到3。2個天文單位之間。一個天文單位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所以小行星帶的寬度大約是1個天文單位,或9200萬英里(1。5億公里)。

它的厚度大約是1個天文單位。

它的厚度大約是1個天文單位

一個稍微橢圓形、圓形的岩石物體,上面有許多隕石坑。

小行星灶神星發現於1807年,是主帶中僅次於穀神星的第二大天體。黎明號飛船從2011年7月到2012年9月環繞灶神星飛行。在這顆小行星的南極有一座高聳的山峰——比珠穆朗瑪峰的兩倍還高——在圖片的底部可以看到。左上方是三個被稱為「雪人」的隕石坑。圖片來自NASA。

小行星進出主帶

小行星帶通常被稱為主帶,以區別於太陽系中其他較小的小行星群,如拉格朗日小行星(例如,特洛伊小行星在木星繞太陽的軌道上運行)和太陽系外的半人馬座小行星。

科學家們曾經認為的同質帶,現在被認為稍微複雜一些。在主帶小行星中有不同的明顯區域,特別是在它的邊緣,天文學家現在認識到匈牙利小行星群在內部邊緣,而西布里小行星群在外部,在靠近帶的中間有高度傾斜的弗吉亞行星群(弗吉亞小行星家族)。

此外,天文學家已經確定,主帶小行星的年齡也有所不同。他們現在已經根據年齡劃分了包括卡琳小行星家族在內的幾個小行星群組,一組大約90顆主帶小行星,它們共享一個軌道,估計可能來自一個約570萬年前的星體。還有維裡塔斯小行星家族(Veritas),大約在830萬年前誕生。一個最近的群組曼陀羅小行星家族,可以追溯到53萬年前的一次碰撞。

一個長橢圓形的多坑岩石小行星

一個長橢圓形的多坑岩石小行星。

小行星往往不是圓的,因為它們質量不足以形成足夠大的引力把自己拉成球形。圖中顯示的愛神星 作為1998年第一顆被宇宙飛船環繞的小行星而出名,在蘇梅克附近。愛神星是一顆主帶小行星,儘管它的軌道穿過火星。它並沒有完全到達地球的軌道。圖片來自NASA。

概要:小行星帶是我們太陽系的一個區域——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在那裡有許多小天體圍繞太陽運行。

BY: earthsky

FY: sunn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佈後聯繫作者刪除

選文:天文志願文章組-

翻譯:天文志願文章組- sunny

審核:天文志願文章組-

終審: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排版: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美觀:天文志願文章組-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原文來自:https://earthsky.org/space/what-is-the-asteroid-belt/

相關文章

慢慢揭開面紗的宇宙神密者——黑洞

慢慢揭開面紗的宇宙神密者——黑洞

簡介:關於黑洞的介紹。 一個畫家是這樣描繪天鵝座X-1星系的:一個有著恆星質量的黑洞與一顆距離地球7200光年的伴星一起繞軌道運行。(圖片來...

誰發現了對日照現象?

誰發現了對日照現象?

拉斯坎帕納斯的對日照 這張引人注目的照片拍攝於2013年11月,當時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上方的天空異常黑暗和透明。它顯示出黃道帶(由左上角...

太陽的一生

太陽的一生

太陽自誕生以來,就進入了一個漫長而相對穩定的演化階段。它將沿著這一方向走下去,逐漸演變成一顆紅巨星,以及再之後的行星狀星雲和白矮星。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