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過血的蚊子,罪犯從未想到的目擊證人

本文來自中國科普博覽大家族

科學大院(ID:kexuedayuan)

大家最近可能都留意到了一則新聞: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通過案發現場牆上被拍死的蚊子留下的血跡,成功破獲了一起入室盜竊案件。

案發現場牆上的「蚊子血」

案發現場牆上的「蚊子血」

圖片來源:新華社

根據新聞的報道,民警提取了牆上的「蚊子血」,送檢至刑偵支隊進行DNA比對,最終成功比對上了一個具有前科的人員—柴某。柴某直到落網之時,可能也沒想到是自己一巴掌打死的蚊子「出賣」了自己。但不得不說,這個案例回答了不少人心中的疑問:吸過血的蚊子是可以用來進行DNA檢測的。

Part.1

案發現場的福爾摩斯

事實上,這次福州民警的神操作並不是蚊子充當案發現場「目擊證人」的首秀,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有蚊子參與到了刑事案件的偵破當中。

2006年,一篇會議論文中描述了一起2003年發生在西西里島上的案件:報案人在西西里島的海灘附近發現了一名死者,屍體脖子上有明顯的勒痕。

警方很快鎖定了嫌疑人,一個商人被認為有很大的作案嫌疑,他的小車在謀殺案發生的當晚到過這個區域。嫌疑人的住處在拋屍現場的8公里之外,警方在搜查其住處後,沒有發現其他任何相關的生物學證據,除了牆上已經乾燥的蚊子血跡。無奈之下,技術人員只能用潤溼的濾紙獲取了一些牆上的血跡,並小心翼翼收集了蚊子的屍體殘骸,離開了嫌疑人的家。

誰也沒想到,正是這樣一些不起眼的血跡,成為了最後破案的關鍵。

美麗的西西里島海灘

美麗的西西里島海灘

圖片來源:veer相簿

技術人員們通過PCR從獲得的血液中獲得了15個遺傳位點的資訊,這些遺傳資訊與被害人的遺傳資訊完全吻合。通過這個證據,至少可以確認被害人在嫌疑人的家附近出現過。

當然,也有人會說,為什麼不能是蚊子吸了被害人的血後,再飛到嫌疑人的家中,被嫌疑人一巴掌拍死在牆上呢?

這時候,昆蟲學家上場了,根據蚊子的特徵,昆蟲學家確定了蚊子的種類,這種蚊子正常情況下活動範圍只有幾百米,很難橫跨海灘和嫌疑人家之間的區域,8公里對於它們來說,幾乎是遙不可及的距離。

不僅如此,在搜查嫌疑人住處時,警方還發現了一雙運動鞋和一套衣服。警方從鞋底提出了沙粒,這些沙粒和發現屍體處的海攤上的沙粒一致,此外,衣服上還發現了金盞花葉子的碎片,這種植物存在於屍體附近的灌木叢中。

這位商人可能也沒想到,蚊子、沙子,還有金盞花暴露了自己殺人的罪行。

Part.2

嫌疑人身份的照妖鏡

事實上,不只是案發現場的蚊子,即便是遠在千里之外,只要和犯罪嫌疑人有過親密接觸,蚊子就有可能成為破案的關鍵。

2006年,中國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的瓜洲鎮,也發生了一起惡性的刑事案件,案件的最終告破,也與蚊子有關。

這是一起計程車拋屍案,死者為計程車司機。警方在計程車中提取到了死者和一個疑似嫌疑人的生物學證據,警方立刻在DNA庫中進行比對,但沒有發現匹配的樣本,無法確認嫌疑人的身份。

案件到此陷入了停滯,不服輸的警方當即展開了大量的摸排走訪工作,鎖定了一個叫做朱建平的嫌疑人,但隨後的結果再次讓警方失望,嫌疑人使用的身份證是假的,湖北省黃梅縣並沒有一個叫朱建平的人。但巧合的是,在江西九江市,一個和湖北黃梅縣只有一江之隔的地方,也有一個叫朱建平的人,還有吸毒的前科。

當警方風塵僕僕來到九江之後,卻發現朱建平已經去向不明。這可急壞了警方,沒辦法確定這個朱建平是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如果再大力追查,錯過了真正的兇手,該怎麼辦?

案件發展到這,大家肯定就要好奇了,警方偵破案件的過程確實很峰迴路轉,但這和蚊子有啥關係嗎?

確實有,蚊子還是最後案件偵破「柳暗花明」的關鍵所在。

就在大家覺得要無功而返的時候,民警在朱建平家的蚊帳上發現了一隻蚊子,這讓大家激動不已。正是通過這隻吸了朱建平血液的蚊子,警方獲得了朱建平的DNA資訊,經過比對,確定了朱建平就是殺害司機的兇手,在9天內,破獲了這一大案,而這起蚊子參與破獲的案件也成為了全國經典教學案例。

上述這兩起案件都充分表明了蚊子作為「目擊證人」在破案中的作用,但對於這位特殊證人的「證詞」,技術人員也應著重留意一些注意事項。

根據一篇發表在期刊《法律與醫學雜誌》上的論文,研究人員指出,由於能提取到的蚊子血一般不會很多,對於這類微量樣品,應該採取不同的試劑盒進行重複,以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Part.3

什麼樣的蚊子能幫助破案?

雖然蚊子幫助破案的能力已經在多起案件中得到了證實,但這位福爾摩斯也不是萬能的。畢竟人家的主業是吸血並繁衍後代,幫助破案什麼的,純屬是被拍死後的無奈之舉。

要問啥樣的蚊子才能被當做破案的證據?咱們還得從蚊子破案的原理講起:蚊子吸食了人類的血液,血液中含有人類的DNA,如果蚊子被打死,其吸食的血液就被固定在一些介質上,就可能成為破案的證據。

正在吸血的蚊子

正在吸血的蚊子

圖片來源:asianscientist.com

但這一切還有一個大前提,就是血液中DNA足夠完整,才可以通過PCR反應進行基因分型,進而確定血液主人的身份。

那麼問題就來了,蚊子吸了血之後,我們在多長時間內可以從其體內的「血液」中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呢?

2017年,一項發表在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上的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在蚊子吸血後的兩天內,其體內的「血液」都可以用於DNA鑑定,確定被吸血人的身份。

科學家們在7名志願者身上進行了實驗,讓雌蚊子吸食志願者的血液,並在一定的時間後提取蚊子體內的血液進行試驗,他們測定了血液中DNA的濃度,並進行了基因分型。結果顯示,蚊子「血液」中的DNA含量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同樣的,基因分型鑑定的效果也越來越差,在12小時內,幾乎所有的16個位點都可以被鑑定出來,但在72小時後,基本就沒有辦法進行基因分型的鑑定。

基因分型效果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差

基因分型效果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差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不過,警方辦案也不會僅僅依照單獨一條證據,蚊子提供的DNA資訊只是其中一種,請記住:

只要犯罪了,總會留下罪證。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真是「若要蚊不知,還需己莫為啊!」

參考文獻:

[1] Spitaleri, S., Romano, C., Di Luise, E., Ginestra, E., & Saravo, L. (2006, April). Genotyping of human DNA recovered from mosquitoes found on a crime scene. In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Vol. 1288, pp. 574-576). Elsevier.

[2] Hiroshige, Y., Hara, M., Nagai, A., Hikitsuchi, T., Umeda, M., Kawajiri, Y., … & Yamamoto, T. (2017). A human genotyping trial to estimate the post-feeding time from mosquito blood meals. Plos one, 12(6), e0179319.

[3] 杜舟,徐振波,李曉斌,王欣,王傳海.從蚊子血中檢測人DNA[J].法律與醫學雜誌,2004(02):138-139.

[4] 《被拍扁在牆上的蚊子,竟成了犯罪現場的「目擊證人」》https://mp.weixin.qq.com/s/l0la3lT2bV0q-5TytfLFXw微信內連結

[5] 《一抹蚊子血》 https://www.cctv.com/program/jjyf/20080627/107161_3.shtml這個連結要是排版加不了就去掉

來源:科學大院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本文已獲轉載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