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通常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類,並造成呼吸系統和人體各個器官的損傷。自 2019 年底首次爆發至今,新型冠狀病毒對世界經濟、社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隨著新冠病毒的大規模流行,新的病毒突變株不斷出現,Alpha、Beta、Delta、Omicron 等,其中一些突變株具有更強的感染能力或更強免疫逃逸能力。了解不同毒株感染後對新冠的感染、重症、死亡預防有效性至關重要。
2023 年 2 月 16 日,權威期刊《柳葉刀》發表了一篇題為Past SARS-CoV-2 infection protection against re-infe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系統回顧分析。
該研究顯示,感染一次新冠後,對於重症和死亡的保護至少可持續 10 個月,風險降低高達 90%。
儘管過去感染的保護作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但針對再次感染、症狀程度和重症的保護水平,似乎至少與接種 2 劑 mRNA 疫苗所提供的保護水平一樣持久,甚至更高。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系統回顧分析了 19 個不同國家的 65 項研究,這些研究使用了多種方法來確定過去的感染症狀、變體、感染後的時間、以及隨時間變化的保護作用等。研究評估了過去的感染對未來新冠的再感染、感染症狀、重症率等預防作用。
總的來講,感染新冠後的免疫力對預防未來感染提供了強大、持久的保護,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
對於再感染,早期毒株的感染對再感染的保護作用都很高,早期毒株的感染對原始毒株、Alpha、Beta、Delta 變體再感染的保護作用平均估計值大於 82%。相比之下,早期毒株的感染對 Omicron BA.1 再次感染的保護作用大大降低,合併有效性僅為 45.3%,對 BA.1 症狀性疾病的總有效率為 44%。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始毒株、Alpha、Delta 變體對再感染的保護均下降,但在 40 周時仍保持在 78.6%。相比之下,BA.1 變體對再次感染的保護作用下降得更快,40 周時估計為 36.1%。
對於預防感染症狀,原始毒株、Alpha、Delta 變體 40 周時的保護率為 78.4%,而 BA.1 對症狀性疾病的保護較低,40 周時為 37.7%。
重要的是,所有變體對重症的保護率都很高,在 40 周時,原始毒株、Alpha、Delta 變體的保護率為 90.2%,BA.1 的保護率則為 88.9%。
儘管資料不足,對嚴重疾病的保護在所有變體初次感染後長達 1 年內都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

早期感染對再感染、症狀和重症的保護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儘管過去感染的保護作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但針對再次感染、症狀程度和重症的保護水平,似乎至少與接種 2 劑 mRNA 疫苗所提供的保護水平一樣持久,甚至更高。
不過,研究人員強調,考慮到感染新冠的風險,尤其是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接種疫苗是獲得免疫力的首選途徑。

早期感染的保護效果與接種 mRNA 疫苗對比
早期的研究也證實了該研究,感染所產生的免疫包括體液和細胞反應,T 細胞免疫和記憶 B 細胞對新冠刺突蛋白抗原的反應多種多樣,這可能會導致更持久的免疫力,並增強對各種變體的保護。與其他變體相比,BA.1 變體及其亞系的交叉變體免疫力較弱,進一步支持刺突蛋白突變對 Omicron 逃避免疫力的影響。
綜上,結果表明,新冠感染產生的免疫力可提供實質性保護,防止來自 BA.1 前變體的感染,在 40 周時,對重症的保護率高達 90%。隨著時間的推移,變體對過去感染的保護水平至少與兩劑 mRNA 疫苗提供的水平相當,甚至更高。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2)02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