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滄海遺珠,信手拈來 圖源:pixabay.com
01
可食用的無人機

使用膨化米餅製成的機翼
圖源:Bokeon Kwak
在發生災害或者事故時,使用無人機將食物投送到被困者手中,是一種新興的救援手段。一般的商用無人機的有效負荷大概相當於自身重量的10%~30%,如果目標靠近城市,電池的續航力足夠讓無人機有去有回,可以多次作業,但是如果目標在海上、荒地、山野等偏遠地區,則載荷與電池之間就成了一對矛盾。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一個研究團隊設想,如果能將無人機的某些構件使用可食用的材料來代替,這種一次性的無人機本身就是食物,騰出的載荷可以用來攜帶除食物以外的更多物資,同時這種飛機只需要飛單程,電池可以縮小一半,也可以騰出一些載荷空間。經過多次實驗後,發現膨化米餅是個不錯的選擇,其熱量達到每公斤3870大卡,而它的機械性能跟發泡聚丙烯類似,足夠勝任機翼的要求。試驗證明這種無人機的確可以飛,載荷量也夠,進一步改進後有望成為一種專門的救援設備。

旺旺雪餅大作戰?
小編
參考文獻:
https://newatlas.com/drones/edible-wings-rescue-drone/
02
歐洲哺乳動物的生物多樣性與8000年前一樣豐富

每個區域的物種豐富度、系統發育多樣性和功能多樣性圖。
圖源:Global Change Biology(2022),DOI:10.1111/gcb.16316
一項發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的論文發現,幾千年來人類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佔領一直在持續,這導致了許多物種在局部滅絕。但是隨著全球性活動的日益頻繁,許多非本地物種的引入又增加了本地的物種多樣性。
約克大學的研究團隊比較了8000年前和現代歐洲野生哺乳動物的生物多樣性,發現歐洲大陸在失去很多物種的同時又引入了很多新的物種,並且在歐洲消失的物種並不是在全球範圍內也消失了,除了野牛和歐洲野驢外,其他在歐洲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動物,在其他地方依然存在。研究認為,如果目前的動物保護項目能夠不斷持續下去的話,加上重新引入哺乳動物(如狼,海狸和猞猁)的項目,哺乳動物的多樣性甚至可能超過8000年前。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2-11-biodiversity-europe-mammals-rich-years.html
03
蛋清製成的氣凝膠過濾海水,效率達到99%

顯微鏡下的蛋清氣凝膠
圖源: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蛋清可以用來廉價地去除海水中的鹽分和微塑膠。使用蛋清製造的氣凝膠,是一種輕質多孔材料,可應用在包括水過濾、儲能以及隔音和隔熱等領域。
蛋清的成分基本上都是純蛋白質,團隊將其置於無氧環境中冷凍乾燥,然後加熱到900攝氏度後,即成為一種具有多尺度結構的超輕量級石墨碳和奈米纖維氣凝膠,其密度比現有的先進材料低兩個數量級。通過測試發現,這種材料能夠以高達99%的效率去除海水中的鹽和微塑膠。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無需任何外部動力,僅靠海水自身的重力就可以完成過濾,相對於目前使用的反滲透材料來說優勢明顯。

四大洋終於有望成為水源地。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engineering.princeton.edu/news/2022/11/03/researchers-cook-new-way-remove-microplastics-water
04
章魚的「遠端攻擊」不同尋常
一隻雌性章魚砸中了一隻試圖與她交配的雄性章魚
圖源:Godfrey-Smith et al./PLOS ONE
通過水下攝影機,研究人員觀察到章魚多次故意向目標投擲沙塊、藻類甚至貝殼,儘管它們實際上並不像人類那樣用手臂把「炮子」甩出去:使用觸手收集可扔的東西,然後使用從腋下虹吸管噴出的水柱作為動力把「炮子」推出去。
根據2015-2016年固定的水下攝像機的記錄,研究人員確認了大約10只章魚撿起東西並扔出去的102個例子,通常這些物體會飛到距離投擲者幾個身長的地方。其中一些投擲顯然是為了清理自己的住處扔掉雜物,而另一些則像是是攻擊行為,目標包括另一條章魚、其他魚類以及攝影機。也有科學家認為這種投擲也可能是章魚族群之間的交流方式,其目的未必就是互相攻擊。

鬥得過小三打得過流氓……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www.livescience.com/octopuses-throw-sand-and-sh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