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滄海遺珠,信手拈來
01
為什麼候鳥的翅膀比其他鳥類更偏白

鳥類的羽毛有多種功能,除了是基本的飛行裝備外,偽裝和求偶活動也和羽毛的特徵相關聯。而令一些科學家感到好奇的問題是:羽毛的顏色與遷徙行為有關聯嗎?因為約一半的鳥類都是候鳥,羽毛的顏色會與長途飛行有關嗎?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的鳥類學家 Kaspar Delhey 領導的團隊仔細研究了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分析了 10000 多種鳥類的大約 20000 張科學插圖,這幾乎涵蓋了所有曾被科學的描述過的鳥類,根據顏色的深淺不同對每種鳥的羽毛進行了排序,並將這個次序與其遷徙飛行的距離進行了比較。
研究人員發現,平均而言遷徙距離的越長羽毛的顏色越淺,無論體型大小、適應氣候或棲息地在哪裡,這種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而且很多具有非常不同的生物學特性不同鳥類都表現出類似的模式,這可能暗示淺色的羽毛更有利於反射陽光以便保持身體的涼爽。

一根羽毛涉及空氣動力學、熱力學、鳥體工程學、美學……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why-migratory-birds-often-have-paler-wings-than-other-birds-69495
02
團結就是力量:哈佛大學研究生工會與校方達成一致

圖源:MORGAN SPERRY
隸屬於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哈佛大學研究生工會(HGSU-UAW)在10月底發起了一次罷工行動,抗議校方遲遲不給數量龐大的學生工加薪和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障。(談判破裂,哈佛大學研究生工會舉行罷工)上週,工會與校方達成了一項為期四年的協議,第一年將加薪5%。
擔任HGSU-UAW主席的歷史學博士生 Brandon Mancilla 表示:「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成就,這是幾十年來這個學校的研究生或學生工得到的最高加薪幅度「,「事實證明,在聯邦官員的支持下,罷工的能力和意願對成功至關重要。」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雖然代表專職教師,但其發言人表示,該協會對學生工的待遇以及他們在學術隊伍中日益增長的份額 “高度關注”。即便根據「不夠可靠」的聯邦資料,從2009年到2019年,研究生助理的數量至少增加了13%,而全職教學人員的數量只增長了7%。

集體談判權是勞動者權益的重要保障手段。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us-graduate-student-workers-scoring-union-victories
03
史上距太陽最近的觀測活動
來源:NASA GSFC/CIL/Brian Monroe
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已經穿過太陽的高層大氣——日冕,並在那裡獲取了有關粒子和磁場的資料。這一新的里程碑標誌著帕克太陽探測器的一大步,也是太陽科學的一大飛躍。正如登陸月球讓科學家們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一樣,近距離接觸太陽的組成成分將幫助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核心的關鍵資訊。
2021年4月28日,在其第八次飛掠太陽期間,帕克太陽探測器在太陽表面上方 18.8 個太陽半徑(約1300萬公里)處遇到了特定的磁性和粒子條件,這表示它已經首次穿過阿爾芬臨界面,進入了太陽大氣層。隨著它越來越靠近太陽表面,帕克正在發現其他航天器由於太遠而無法看到的新發現。美國宇航局華盛頓總部科學任務理事會副局長 Thomas Zurbuchen 表示:帕克太陽探測器「接觸太陽」是太陽科學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一項真正了不起的壯舉!
在那個表面(左邊的圓圈)內,等離子體通過在表面來回傳播的「波浪」與太陽相連。在它之外(右側的圓圈),太陽的磁場和引力太弱,無法容納等離子體,它變成了太陽風。
來源:NASA/Johns Hopkins APL/Ben Smith

下一個近距離觀測的目標是黑洞?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scitechdaily.com/parker-solar-probe-for-the-first-time-in-history-a-spacecraft-has-touched-the-sun/
04
科學家們剛剛打破了水的冰點記錄

圖源:Marianna Armata/Getty
日常生活的經驗法則是:水在0℃會結冰,但在某些條件下,水實際上可以在更低的溫度範圍內維持液體狀態。對科學家來說,這個低溫的極限是零下38℃,低於這個溫度水一定會結冰。而在最近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這個極限推進到了零下44℃。
他們的突破有兩個關鍵:非常小的液滴和非常柔軟的表面。他們從150 nm(僅比流感病毒顆粒大一點)到 2 nm(只有 275 個水分子)的小液滴開始。這種非常小的液滴尺寸範圍幫助研究人員揭示了「尺寸」在由水變冰的過程中的重要影響。他們發現,液滴越小,形成冰的溫度就越低——而對於 10 nm或更小的液滴,冰形成的溫度急劇下降。他們測量到的最小的水滴,直到零下44℃時,冰才形成。
了解水如何以及為什麼會變成冰,對於理解各種自然過程至關重要。氣候波動、雲層動態和水循環都受到水冰轉變的影響,對於理解一些神奇的生物也有幫助:木蛙可以將身體大部分凍成冰塊來冬眠——動脈和靜脈血管冰凍,心臟和大腦停止運作,24小時之內,木蛙身體的65%都凍住了,隨著氣溫回升再解凍,身體機能不受影響。

水是一種最常見也最神秘的物質。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www.livescience.com/lower-freezing-point-water
擴展閱讀
獵鷹9號火箭年度發射次數再創新高 | 近期科技趣評
對石筍的分析顯示良渚文化毀於持續的暴雨 | 近期科技趣評
滅霸戴著無限手套是打不了響指的 | 近期科技趣評
建立月球基地的一塊基石:大量製造氧氣 | 近期科技趣評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繫授權請看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