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學術騙局!一博士狂編 200 多篇論文,被揭發後畏罪自殺,可他造成的影響還在繼續…

文章來源:生物學霸

在著名學術打假網站 Retraction Watch 的頁面,因為剽竊他人成果,偽造資料和研究署名,日本骨骼健康研究者Yoshihiro Sato喜提撤稿排行榜第四名——已經被撤稿了106篇學術論文。

圖片來源:撤稿觀察

圖片來源:撤稿觀察

這個數字無疑是讓人震驚的,很多科研人員可能一輩子發表的論文都達不到 106 篇,然而這只是 Sato 在短短 20 年的研究生涯裡偽造的一部分論文,還有一些至今都沒來得及撤稿。

Sato 的學術欺詐是科學史上最大的醜聞之一,其造假論文數量之多,影響之深遠都令人咋舌。《Science》把 Sato 的造假事件稱為「史詩級學術騙局」

一場史詩級的學術騙局

從 1993 年起到 2013 年,在 20 年的時間裡 Sato 發表了超過 200 篇的學術論文,堪稱論文印刷機。

圖源|The making of scientific ethics – lessons from unethical conducts

事出反常必有妖,Sato 的高產很快引起了其他同行的注意,他們發現這些論文中的許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招募被試的速度很快

舉個簡單的例子,2003 年,Sato 發表了一項關於神經阻滯劑惡性綜合徵患者的研究,這種病例十分罕見,一位英國神經學家在給期刊去信時表示,自己印象中僅見過兩個這樣的案例,但在 Sato 的論文中,短短 3 年時間就遇見了 40 例。

但當時並沒有人質疑這一點,同行們只是好奇於這種罕見疾病在日本的發病率似乎很高。

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 在一篇 2005 年發表於《神經病學》論文中,Sato 聲稱一種名為 risedronate 的藥物可以降低中風女性86%的髖部骨折的風險,但和結果同樣讓人感到驚訝的還有被試的招募速度:Sato 在短短 4 個月內成功招募 374 名女性中風患者!

  • 兩年後的另一項研究更是驚人,Sato 在短短 2 個月內成功招募了 280 名男性中風患者;

  • 同樣還是 2005 年,Sato 在兩個月裡招募到了 500 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女性患者幫助自己進行研究…

對於風一樣的被試招募速度,Sato 曾就未能公佈從哪些醫院招募被試而公開致歉,並承認其中一篇論文有錯,但這並不是 Sato 論文中的唯一疏漏。

Sato的研究論文還有另一個特點,做什麼有什麼,陽性結果顯著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前面那個 risedronate 藥物將中風女性的髖部骨折的風險降低 86% 的研究就不說了,Sato還測試了陽光、維生素D、維生素 K、葉酸和其他藥物是否可以降低髖部骨折的風險。

結果無一例外都是顯著的!

隨後 Sato 遭遇了信任危機,同行的質疑如雪片般飛來,更多的學者向期刊舉報 Sato 的論文存在學術不端的問題。

終於,在 2016年,質疑者們在期刊《Neurology》發表了一項分析,對Sato 的研究提出了質疑,Sato 對一些質疑進行了回應,承認偽造了研究,並撇清了合作者的責任。

Sato 為什麼會進行如此瘋狂而大量的造假,他從這樣的造假中獲得了什麼?沒有人知道答案,慶應義塾大學的調查小組甚至認為這可能是 Sato 一種尋求刺激的愛好…

2016 年,Sato 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一張向合作者致歉的字條。

雖然逝者已矣,但由 Sato 一手編織的學術騙局帶來的影響卻並未消除。

圖片來源:Science

圖片來源:Science

自殺、撤稿,並不意味著影響的消弭

都說「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對學術論文而言,大抵也是如此。

即使這些論文誕生於造假,已經被撤稿,我們依舊可以從網上下載並閱讀它們。

這些錯誤的論文會繼續佔用其他科學家的時間,會影響他們對於科學問題的判斷。這些論文甚至仍然被引用,就像它們被撤稿之前那樣。

圖片來源:Science

圖片來源:Science

2019 年,一項發表在期刊《BMJ Global Health》上的論文研究了 304 篇被撤稿的論文的被引用情況,這些論文發表於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期間,並於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間被撤稿。

結果表明,從長遠來看,文章的撤稿與被引用量沒有必然聯繫,因為撤稿的文章會被繼續引用。

圖片來源:BMJ Global Health

這樣的情況同樣發生在 Sato 的撤稿論文中。

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收集證據,並證實了 Sato 的學術不端行為後,英國阿伯丁大學臨床營養學家 Alison Avenell 和她的合作者們發現這些問題論文在被撤稿後,依舊被新發表的論文引用著。

在 Sato 造假的 33 項臨床實驗中,有 12 項被廣泛引用,有些改變了薈萃分析的結果或被納入治療指南。基於 Sato 造假的資料也啟動了不少新的臨床研究。

圖源|science

圖源|science

當 Avenell 和她的合作者在發現這種情況後,積極聯繫了 86 篇施引論文的作者或編輯,但得到的回應同樣讓人感到遺憾,在一年後,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施引論文采取了措施,提醒讀者應該注意這篇論文引用了被撤稿的工作。

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Sato 一兩個月編造出來的資料卻讓無數研究者為了複製其研究結果,浪費數年時間,砸了無數經費,卻無功而返。更讓人沮喪的是,這個情況在造假者自殺,論文撤稿後,依然在繼續。

不小心引用了被撤稿論文,該咋辦?

Sato 的情況並不是個例,1988 年,因惡劣的學術造假事件入獄的美國心理學家斯蒂芬•E•布魯寧,在 35 年後的今天,布魯寧造假論文的引用依舊沒有停止。

這裡又引發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如果一篇論文中施引了很多被撤稿的文章,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樣一篇論文?

有人或許會認為,造假論文的結論並不可靠,大量引證了這些文章的 Meta 分析或系統綜述中的觀點可能也會由此顯得不是很站得住腳,論文應該被撤稿。

同樣,也會有人認為,作者撰寫綜述時,這些文章還沒有被撤稿,並不是有意為之,武斷地撤稿並不合適。

其實這個問題,還真有作者遇到過,並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2014 年,神經領域專家 Amie Hiller 在期刊《Maturitas》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維生素 D 在帕金森病中作用的綜述。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好巧不巧,這篇論文引用的 63 篇參考文獻中,有 10 篇是 Sato 貢獻的,這妥妥是涼了呀!

對於這個問題,Hiller 和期刊都認為沒有必要將綜述撤稿,他們選擇就這個問題撰寫一篇 Letter,評論了綜述中哪些部分的結論受到了 Sato 造假論文的影響。

Avenell 和她的合作者仍在為 sato 遺留的造假論文的撤稿問題與期刊和出版商纏鬥著,這場浩大的學術造假泛起的漣漪什麼時候才能平靜?我們沒有答案。

但就像 Avenell 說的那樣,這樣的惡性事件最終傷害的還是那些基於不靠譜的證據接受治療的患者們…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相關文章

學習資料科學的10件事

學習資料科學的10件事

編譯:張峰,Datawhale成員 我經常在我的YouTube頻道DataProfessor上被問到以下有關如何進入資料科學領域的問題: 如...

戀愛了,但對象不是人

戀愛了,但對象不是人

世界上有很多我們看不懂的愛情,例如下面這一對情侶: 圖片裡,女生是來自德國Michele,那麼男生是哪位?別猜了,就是這架波音737。 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