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聰
來源 | 生物世界
COVID-19 大流行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持續了兩年,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脅的同時,也不斷衝擊著人類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新冠研究表明,COVID-19 對男性的傷害更大,新冠患者中男性的死亡率也更高。
然而,哈佛大學 GenderSci 實驗室的一項最新研究卻表明,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的 COVID-19 性別差異有很大的不同,這表明觀察到的 COVID-19 性別差異不能不參照社會背景因素來解釋。
該研究以:Sex disparities in COVID-19 outco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Quantifying and contextualizing variation 為題發表於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期刊【1】。

這項研究由哈佛大學 GenderSci 實驗室主任 Sarah Richardson 教授領導,這也是首次量化美國各州和不同時期 COVID-19 死亡率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美國性別差異的 30% 可以歸因於州與州之間的差異,10% 可以歸因於時間的差異。
Sarah Richardson 教授表示:「性別差異不應該很快被認為是由性別相關的生物因素直接造成的。對生物學的關注可能會限制公共衛生參與的範圍,並造成更多的脆弱性。如果科學家們不關注與性別相關的社會因素,他們就有浪費時間、精力和資源的風險。」
COVID-19 對男性的危害更大?甚至還讓生殖器變小?
從 COVID-19 大流行的最開始,科學家們就注意到新冠肺炎患者的男女比例和死亡率並不相同。在 2020 年 5 月,一項統計資料顯示,新冠死亡患者有 70% 以上是男性,這意味著男性的死亡率幾乎是女性的 2.5 倍。對此,有研究表明性激素極可能是造成這一差異的真正「元兇」。
2020 年 5 月,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 European Heart Journal 上發表題為:Circulating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in men and women with heart failure and effects of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inhibitors 的研究論文【2】。
此項研究通過分析數千名 COVID-19 患者的臨床資料表明,男性患者血液中的 ACE2 受體濃度高於女性,而 ACE2 是 SARS-CoV-2 入侵人體細胞的關鍵受體。這將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男性更容易感染 SARS-CoV-2。

除此之外,更多的研究發現,腎臟和睪丸中也有高水平的 ACE2 受體的表達,因此,這些器官也可能是 SARS-CoV-2 的潛在感染目標。
更令人震驚的是,2021 年 11 月,倫敦大學學院(UCL)領導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在超過 3700 名確診或疑似長期感染新冠的患者身上識別出了 200 多個潛在的新冠症狀,其中就包括「男性生殖器官尺寸變小」的症狀,雖然這類症狀較為罕見。
實際上,早在 2021 年 4 月,World J Mens Health 上的一篇文章就發現,2 名男性新冠患者在康復後出現了勃起功能障礙,而泌尿科醫生就在他們的生殖器內細胞發現了新冠病毒顆粒【3】。

從上述研究來看,SARS-CoV-2 對男性的危害更大,這體現在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等致命後果,與之相比,生殖器長度縮短和勃起功能障礙等危害反倒是其次的。
COVID-19 性別差異受到地區和時間的影響
那麼,COVID-19 的性別差異是否真如上述研究所說的那麼明顯呢?Sarah Richardson 教授表示,COVID-19 的性別差異在美國各州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而且在大流行過程中並不穩定。例如,在整個大流行期間,德克薩斯州男性的死亡率一直較高,而在康涅狄格州,女性的死亡率在 22 周內都高於男性。

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區的 COVID-19 性別差異
不僅如此,性別差異在各大流行病的浪潮中也有十分顯著。例如,紐約累計死亡率的性別差異實際上是由大流行之初的巨大性別差異造成的。在目前正在預印的一篇相關文章中,研究團隊證明,紐約州 72.7% 的男性額外死亡發生在 2020 年 3 月 14 日至 5 月 4 日的第一波大流行期間。從那時起,紐約的 COVID-19 性別差異已經大大縮小,接近於男女平等。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 Ann Caroline Danielsen 指出:「單一因素的方法,專注於與性別相關的特徵,不能解釋我們在時間和地理上觀察到的變化。我們的研究資料並不支持 COVID-19 大流行中性別差異很大、穩定且長期一致的觀點。」

用迴歸模型預測各州每週死亡率
實際上,自 COVID-19 大流行開始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將男性 COVID-19 死亡率較高歸因於與生物學性別相關的因素,並假設性別差異模式在整個背景和時間上都是穩定的。相比之下,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幾乎沒有理由認為以性別相關生物因素為中心的干預將在解釋和改善性別差異方面發揮主要或相當大的作用。
COVID-19 的性別差異需要理性看待
性別健康行為、職業暴露和預先存在的健康狀況,與州一級應對措施的差異相互作用,如佩戴口罩的時間和長度、企業關閉和學校關閉,這可能導致在州一級和時間上,男性和女性對 COVID-19 嚴重後果的脆弱性存在差異。
此外,研究還表明,從 2020 年 4 月 27 日至 2021 年 5 月 10 日,統計資料顯示,男性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只比女性高 10-20%,這比媒體聲稱的高 50% 的死亡率要低得多,與大流行前存在的男女死亡率持續存在的差距相似。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表明,COVID-19 的性別差異並沒有媒體宣揚的那麼大,這具體受到時間以及地區的影響。因此,對於 COVID-19 的性別差異,我們仍需要理性看待。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Danielsen AC, Lee KM, Boulicault M, et al. Sex disparities in COVID-19 outco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Quantifying and contextualizing variation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Jan 10]. Soc Sci Med. 2022;294:114716. doi:10.1016/j.socscimed.2022.114716
2.Sama IE, Ravera A, Santema BT, et al. Circulating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in men and women with heart failure and effects of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inhibitors. Eur Heart J. 2020;41(19):1810-1817. doi:10.1093/eurheartj/ehaa373
3.Kresch E, Achua J, Saltzman R, et al. COVID-19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Can Cause Erectile Dysfunction: Histopathological,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Study of the Human Penis. World J Mens Health. 2021;39(3):466-469. doi:10.5534/wjmh.2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