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中國科普博覽大家族
科學大院(ID:kexuedayuan)
「始皇二十八年,齊人徐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派遣徐福為自己尋求長生不老藥的故事大家一定都聽過,當年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乘船東渡去尋求三座神山和不老仙藥,留下了與之有關的種種傳說。
雖然徐福一去不返,未曾尋到不老仙丹。但2000多年來,人們對於長生不老的興趣,不曾衰減;對於衰老奧秘的探尋,也從未停止…

徐福渡海帆船的浮世繪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Part.1
誰的壽命更長?看看亞里士多德怎麼說
在秦始皇派遣徐福東渡的同時,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在苦苦思考衰老背後的秘密。亞里士多德比較了不同物種和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的壽命,試圖找到不同物種、生活方式或者棲息地環境與壽命之間的相關性。

亞里士多德
(圖片來源:longevityhistory.com)
根據自己的調查結果,亞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論生命長短》中總結了四條普遍的長壽規則:
1.壽命最長的植物比壽命最長的動物壽命更長;
2.有血的動物比無血的動物壽命更長;
3.陸生動物通常比水生動物的壽命更長;
4.大型動物的壽命通常比小型動物要長。
對此,亞里士多德進行了相應的解釋,他認為生命之長短或許與水分有關。亞里士多德指出,活著的動物是溫暖而潮溼的,而屍體是寒冷且乾燥的,衰老的過程其實是體內所必須水分的乾涸過程。他進一步推斷,大型動物和有血動物體內含有更多的水分,所以可以存活更長時間。不得不說,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大即長壽」看起來確實有一定的合理之處,鯨魚和大象的一生相比於老鼠而言,是漫長的,它們慢慢成長,緩緩老去,有條不紊地過完自己的一生。
但另一方面,對於亞里士多德總結而出的規律,我們也很容易找到一些反例去推翻它。舉個例子,我們之前在關於狗狗體型的科普體重每增加2公斤,犬的壽命就會縮短一個月中就曾提到過,體型和狗的壽命存在一定的聯繫,體型小的犬壽命更長。

大型犬和小型犬在壽命上的差異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不僅如此,那些經常呆在水裡的龜鱉更是個頂個的長壽。「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話糙理不糙,高度概括了龜類長壽的特點。每每看到趴在石頭上一動不動晒太陽的龜龜,都會有一種時間在它們身上靜止的錯覺。
雖然亞里士多德的提出的規則和解釋在如今看來好像並不合理,但其對於動物壽命的觀察依舊體現了古人對於衰老這個問題的好奇心。

豹龜
圖片來源:eurekalert.org
隨著人們對衰老這個問題的認識的加深,越來越多新觀點和新假設被不斷提出,在近些年,最深入人心的觀點或許是「新陳代謝速率越快,動物的壽命越短」。人們傾向於認為老鼠衰老得快是因為新陳代謝快,而烏龜壽命長是因為代謝速率緩慢,比起需要自己產熱維持體溫的恆溫動物,變溫動物或許要衰老得更慢。
變溫動物身上,似乎藏著延緩衰老的真正奧秘~
Part.2
龜龜:關閉衰老的開關
「靜養千年壽,重泉自隱居」,烏龜的長壽自古以來就得到了公認,甚至還有仿照烏龜進行呼吸吐納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中常看到的「龜息功」。《芝田錄》中曾有記載:「睡則氣以耳出,名龜息,必大龜壽」,說的就是像龜一樣呼吸,氣從耳出,肯定會長壽。
當然,時至今日,大家也都知道了衰老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 「宿命」,烏龜長壽是因為具有獨特的衰老模式,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不是咱們學學什麼「龜息」就可以得到的。
2022年的一項發表在期刊《科學》上的研究發現,不管是動物園中的陸龜,還是水族館裡的海龜,大都衰老得很慢。
科學家們收集了動物園和水族館中的52個物種的飼養記錄,包括體重、壽命,以及生活史策略等資訊,再通過貝葉斯生存軌跡分析估計這些物種的衰老率和預期壽命。結果表明,有80%的物種衰老的速度都比人類慢,不僅如此,有75%的物種的衰老速度還極其緩慢!

大多數龜類物種的衰老速度慢於人類,圖中紅色虛線為人類衰老速率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進一步,科學家們還估計了34個物種的雄性和雌性在成年後預期壽命和衰老速率上的差異,發現雄龜和雌龜在衰老速率上的差異趨近於0,但雄龜的平均壽命要比雌龜長一些,這樣的規律和哺乳動物並不一致。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中,雌性(女性)的壽命普遍比雄性(男性)長,當然,這已經是題外話啦。
回到正題,科學家們也承認,在人為飼養環境下的龜類因為生活環境較好,所以衰老速度可能降低,為了了解野生環境中的龜類的衰老速率,科學家們發動了洪荒之力,在大量的野外工作後,給出了一個答案。
在另外一項發表在期刊《科學》上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將研究的動物們捕獲,打上標記,再放歸自然,並跟蹤觀察。研究的結果顯示,相比於人類,龜類的衰老速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只有哺乳動物的二十分之一。龜類這種極慢的衰老速度讓他們幾乎永葆青春,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龜龜老的慢就意味著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的死亡風險並不會有所升高。

衰老速率大於0則意味著死亡的風險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
圖片來源:sdu.dk
不過,就像詩中所寫到的「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龜龜們雖然老的慢,但也不是長生不老,在一定的年歲以後,各種疾病也會接踵而來,長生不老終究只是人類的美好幻想。
Part.3
衰老,仍存奧秘
怎樣才可以擺脫衰老的限制?怎樣才可以讓生命的時鐘走得更慢?在這個探尋的過程中,假說不斷被提出,被推倒,人們對於衰老的認知也不斷向前。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了代謝速率和衰老之間的可能關係,變溫動物應該比恆溫動物老得更慢。但科學家們對77 種兩爬類動物,如龜類、蛇類、蜥蜴等的研究則給這一最流行的假說提供了一個反例。
科學家們在比較了這些兩爬類動物的衰老速率之後,發現變溫動物的衰老速率並不都低於相同體型的恆溫動物,這表明所謂的代謝速率,或者說動物的體溫調節模式和壽命之間的關係並不像人們想的那樣簡單。

兩爬類動物的衰老速率對比,右側黃色條形圖即為衰老速率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但不管怎麼樣,長生不老雖然不切實際,可人們追求長壽的心,正是挖掘衰老背後奧秘的不懈動力。而衰老,不也正是認識我們生命的一個重要問題嗎?
參考文獻:
[1] Woodcox, A. (2018). Aristotle’s theory of aging. Cahiers des études anciennes, (LV), 65-78.
[2]cKaeberlein, M., Creevy, K. E., & Promislow, D. E. (2016). The dog aging project: translational geroscience in companion animals. Mammalian Genome, 27(7), 279-288.
[3] da Silva, R., Conde, D. A., Baudisch, A., & Colchero, F. (2022). Slow and negligible senescence among testudines challenges evolutionary theories of senescence. Science, 376(6600), 1466-1470.
[4] Reinke, B. A., Cayuela, H., Janzen, F. J., Lemaître, J. F., Gaillard, J. M., Lawing, A. M., … & Miller, D. A. (2022). Diverse aging rates in ectothermic tetrapods provide insights for the evolution of aging and longevity. Science, 376(6600), 1459-1466.
來源:科學大院
本文已獲轉載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