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一文因 WB 造假陷入風波,或顛覆阿茲海默病研究

7 月 21 日,知名學術期刊 Science 線上發表的一篇深度調查報告備受學術和製藥圈關注,報告直指 Nature 上的一篇關於阿茲海默海默病(AD)的開創性論文(Lesné, Ashe. et al. 2006,A specific amyloid-β protein assembly in the brain impairs memory)涉嫌造假。

在這篇奠基性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聲稱團隊發現了一種 β-澱粉樣蛋白亞型,其能夠導致大鼠痴呆症。該論文自發表以來,已經成為本世紀被引用次數最多(高達 2300 次)的阿茲海默病研究論文之一,引領無數課題組投身研究。此外,自 2006 年至 2021 年間,美國 NIH 對於「澱粉樣蛋白、寡聚體及阿茲海默病」研究的資助經費,從幾乎為 0 猛增長至近 3 億美元,資助力度之高令人咋舌。

因此,如果該造假被證實,則意味著眾多關於 AD 發病機制的研究及以 β-澱粉樣蛋白寡聚體為靶點的藥物研發都將陷入無比尷尬的境地,報告提到:這一重大疾病的研發可能被帶入了歧途。

這一重大疾病的研發可能被帶入了歧途

(Nature 網站截圖,Lesné 和 Ashe 的開創性論文)

在 Science 聯繫論文通訊作者 Ashe(知名神經學家,曾師從諾獎得主 Stanley Prusiner 教授,研究朊蛋白如何導致神經系統的疾病)之後,她提供了一些未發佈的原始圖片,調查者 Schrag 在這些原始圖片中發現的更多疑點:明確的證據表明,Ashe 提供的 Western blot 圖片中存在從相鄰區域複製並粘貼的多個條帶的現象。

圖源:Science 網站。Ashe 提供的 Western 圖片。其中黑色框為 Ashe 標註,紅色框為調查者 Schrag 標註,紅色框中為可疑的複製條帶。

Schrag 將兩組條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為方便顯示對比結果,Schrag 先調整了條帶的對比度,然後將兩組條帶的顏色分別標記為紅色和綠色。

(圖源:Science 網站)

(圖源:Science 網站)

然後,他將兩組條帶組合到一起,完全重合的部分顯示為黃色。兩組條帶相關係數的計算結果為 0.98,相似度非常高(越接近 1,相似度越高)。

(圖源:Science 網站)

(圖源:Science 網站)

在此之前的,Schrag於 2021 年 12 月在PubPeer 網站上搜尋「阿茲海默病」詞條時,有關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上文章的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有發帖者質疑用於區分小鼠腦組織中 Aβ 和類似蛋白質的 Western blot 資料真實性。Schrag使用軟體工具確認了 PubPeer 的評論,並在同一篇文章中發現了其他 Western blot 資料的造假問題及被不當複製的圖片背景(注:PubPeer 是一個科學家在已發表論文中標記可能錯誤的網站,該網站的許多帖子來自技術人員)。

Science 期刊的主編 Holden Thorp 表示,Science、Science Signaling 及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等期刊對 Western 圖片進行了更多的關注與審查。他補充說:「大約從 2017 年開始,他們就開始更多的關注這一點,整個科學出版領域都在關注。」因此,編輯部引用了由多家出版商聯合開發的 「Materials Design Analysis Reporting framework」,以提高論文資料的透明度,並消除不當的「圖像操縱」。

近年來,諸多論文因 Western blot 圖片的造假而撤稿。重視 Western blot 資料的完整性及加強實驗室原始資料的備份與監管,對於科學研究尤為重要。

BIO-RAD 成像系統搭載的 ImageLab Touch 軟體可保存 TIF 及原始資料格式,保證原始資料的可靠性。同時,特有的多使用者登入及密碼管理,也能很好的保證資料的安全性。同時產品還具有以下優勢:

放置樣品後就可以執行預設的和使用者自編的程序,完成從圖像採集到分析再到列印輸出的整個實驗流程

自動化的工作流程確保實驗流程各個環節的可重複性

使用特有的演算法校準系統,在不同縮放條件下自動對焦並自動更正圖像的噪點,使用特有的演算法校準系統,在不同縮放條件下自動對焦並自動更正圖像的噪點

提供多種工具用於顯示、觀看和註釋圖像,Image Lab 軟體的圖像可直接匯入到論文和報告中

歡迎大家點選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產品資訊

* BIO-RAD是BIO-RAD LABORATORIES, INC. 在特定區域的商標。

* 本產品僅用於科研用途,不用於臨床診斷。

內容策劃:康晉偉

項目審核:周育紅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參考文獻:

[1]. 質疑原始帖: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8FF7E6996524B73ACB4A9EF5C0AACF

[2]. science 刊文: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blog-post/faked-beta-amyloid-data-what-does-it-mean

[3]. 被質疑的論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04533

點選「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