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通訊,36個文明,銀河系裡到底有多少個地外文明

「銀河系中至少存在36個智慧文明」…但是相互聯繫可能需要數千年時間

正文翻譯

正文翻譯:

目前正在國際空間站中的宇航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於2015年8月9日在推特上傳了照片。並附上了如下的標題。「第135天。#MilkyWay(銀河)。年紀老邁,佈滿灰塵,充斥氣體,不斷扭曲。但是,如此美麗。來自@space_station(空間站)的晚安!#YearInSpace(在宇宙中的一年)」

最新研究表明,我們的銀河系中,目前至少存在36個由智慧生命構成的文明。

這項研究假設,具有通訊技術的文明的存續時間為100年。如果這個時間比100年長,則會有更多的,甚至多達數百的個地外文明。

對地外生命的探索,可能會成為人類文明存續時間的線索。不過,跨越宇宙空間於其他文明相互聯繫,恐怕要花費數千年的時間。

在我們居住的宇宙中,可能擠滿了外星生命。而且,從理論上看,在他們之中的一些可能已經是具有遠距離星際通訊能力的高科技文明瞭。

根據英國的諾丁漢大學的研究團隊在6月15日的學術雜誌《天體物理學報》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僅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就存在至少36個外星文明。

這幅插圖是從太陽系外的某行星上看到景象的想象圖。那顆行星在距離地球僅有40光年的某顆超冷矮星的軌道上運行。

而且,36是預測中得到的最小的數字。並且這個數字,是在假設智慧文明平均只有100年的時間能夠在宇宙中通訊的基礎上計算出來的。

以100年為前提條件,是利用迄今為止人類使用衛星、電視等進行無線通訊的時期的長度為基礎得出的。利用無線通訊向宇宙空間中發送的電波,有可能被其他星球的生命接收和理解。如果具有通訊能力的文明的存續時間長於100年,那麼散佈在銀河系中正在活動的文明有幾百個也不足為奇。

諾丁漢大學的研究團隊假設,在其他行星上產生具有通訊能力的智慧生命的時間和在地球上一樣,都是50億年左右。在此基礎上,以圍繞類太陽恆星軌道運行的類地行星的數量為基礎,推算出在銀河系中可能形成的文明的數量。

智慧文明在整個銀河系不斷誕生,可能在向宇宙發送了一段時間的無線信號之後,不久就會歸於沉寂。現在有多少智慧文明正在活動,取決於這些文明的平均存續時間。

如果通過尋找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的文明,進而了解整個銀河系中現存的正在活動的智慧文明的數量,就能獲得探索人類文明可能的存續時間的線索。

「如果智慧生命到處都是的話,我認為人類的文明也有可能在今後的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延續下去。」

諾丁漢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主導這項研究的克里斯托弗·康塞利斯(Christopher Conselice)在新聞發佈會上這樣說道。

「反過來說,如果知道銀河系中不存在現役的文明的話,對於人類的長期存續來說可以說是個壞訊息。」

「科學界最難的問題」

「科學界最難的問題」

構成探測來自地外生命體的信號的射電望遠鏡設施「艾倫望遠鏡陣列」(Allen Telescope Array, ATA)的多個天線。

科學家們從很久以前開始就在傾聽來自宇宙的電波,但是還沒有檢測到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既然存在著那麼多的智慧文明,為什麼我們聽不到它們的低語呢?

這個問題被稱為「費米悖論」。最先提出這一悖論的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因「大家都在哪裡呢?」的提問而聞名。

費米當時思考的問題是,是否有可能實現恆星間航行。但從那以後,費米的這個問題就成了圍繞地外生命體存在的問題。

關於統治宇宙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靜,有很多解釋。除了外星人正在冬眠、使用完全不同的技術進行通訊等說法之外,也有人認為外星人只是對與人類接觸沒有興趣。

康塞利斯的研究小組認為,這只是因為存在智慧生命地方太遠,所以它的「聲音」無法傳達給人類而已。根據研究小組的計算,智慧文明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1萬7000光年,以目前人類的技術,傳送和接收通訊「幾乎不可能」。

研究小組說,為了與這樣遙遠的文明通訊並得到對方的回覆,人類必須在6120年的時間裡保持無線通訊。

在這幅想象圖中描繪的行星「K2-18b」是唯一被確認齊備能夠維持生命的水和溫度的「超級地球(巨大的類地行星)」。

康塞利斯對《衛報》說:「在我們附近如果發現了(具有通訊能力的文明),而且這個文明的存續的時間長度,也遠遠超出以百年為計量單位的尺度。就可以證明智慧文明可以存在數萬年甚至數百萬年的時間。這是一個好兆頭」。

「附近發現的文明越多,對於人類文明的長期存續來說就越是好兆頭。」

話雖如此,宇宙中也不是沒有只有人類的可能性。康塞利斯的研究所進行的推論中對,地球上生命出現之前所花費的時間,「類似於太陽的恆星的軌道上旋轉著的,類似地球的行星」的數量,地球上的生命進化到可以向宇宙空間發送信號水平智慧進所花的時間,等都有所考量。

論文作者寫道:「從統計學的觀點來看,這是科學界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

「我們能做的,只是嘗試從目前已知的唯一的資料點(我們自己)處學習。」

如果能找到地外文明,就能獲得另一個資料點,應該可以加深對人類文明存續時間的理解。

康塞利斯說:「對地外智慧生命的探索,即使什麼也沒找到,也意味著我們人類想要發現自己的未來和命運。」

作者: businessinsider

FY:土土

選文:天文志願文章組-

翻譯:天文志願文章組-土土

審核:天文志願文章組-

終審:天文志願文章組-

排版: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美觀:天文志願文章組-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原文來自: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intelligent-alien-civilizations-in-milky-way-galaxy-2020-6

本文由天文志願文章組-土土翻譯自businessinsider的作品,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運營者刪除。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線上(零度星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