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二上的探測器或許要挖至少1英尺來尋找生命跡象
木衛二上存在生命?至少要挖1英尺!
木衛二地下有海洋,或許存在生命跡象

從NASA伽利略號探測船的視角看木星的海洋衛星——木衛二歐羅巴。(圖源:NASA/JPL-加利福尼亞學院/SETI學會)
據一項新研究稱,為了要尋找木衛二上的生命跡象,探測器可能要在這顆冰冷的衛星表面進行一定深度的挖掘。
科學家們認為木衛二的冰層之下藏有大量的液態水。這片地下海洋可能與寬達1940英里(3100公里)的岩石核心相接觸,使得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有可能在這裡發生。因此,木衛二被公認為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地方之一。
如果木衛二上真的存在生命,一些跡象或許會透過地下海洋浮現到地表,等待著被我們的探測器發現。當然,不是很顯而易見的地表。在木星強大的磁場作用下,其捕獲並加速的帶電粒子正重重地撞擊著木衛二。

圖解:木衛二地下存在液體海洋的想象圖,背景右側為木星,中間是木衛一。圖源:NASA/JPL-Caltech
以往的研究認為,在木衛二惡劣的輻射環境下,即便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區域,只需要8英寸(20釐米)厚的冰層,就有可能使任何生物分子免受輻射影響。
《自然-天文學》期刊發佈的一項新研究對此卻並不看好。研究人員模擬了木衛二的表面是如何被各種小而頻繁的撞擊干擾的——對於一個缺少大氣層的世界來說,無法依靠大氣層燃燒飛向星球表面的岩石和冰塊是個大問題。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撞擊生土」(注:指撞擊事件攪動月球和其他沒有大氣層天體最外層地殼的過程,撞擊碎片會在天體表面堆積成粗糙的「土壤」)會劇烈地攪動起木衛二表面12英寸(30釐米)的冰層,將之前埋藏在地下的物質帶到地表,使得輻射能夠將任何潛在的分子變成難以辨認的粘稠物質。

圖解:木衛二的地表想象圖。圖源:NASA/JPL-Caltech
「如果我們期望能夠找到原始的生物標誌,就必須要在撞擊生土這個區域之下去尋找,」研究的主要作者、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行星研究科學家艾米麗·科斯特洛在一篇文章中如此說道,「淺於撞擊生土區域的地方,那裡的化學生物標誌可能已經暴露於破壞性輻射了。」
這份新研究很可能會引起NASA的興趣,NASA計劃在2024年發射一艘木衛二航天器。這個名為「木衛二快船」的探測器將圍繞木星運行,但會通過數次近距離飛越木衛二來研究它和底下的海洋。
木衛二快船的多項任務中,還包含為生命捕捉著陸器找到合適的著陸點,這是美國國會指示給出任務,不過目前仍然處於概念階段。

圖解:木衛二快船想象圖。圖源:NASA/JPL-Caltech / Johns Hopkins APL
-相關知識-

圖解:從哈勃望遠鏡看到木星的。圖源:NASA
木星是距離太陽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這個巨大的氣態行星,其質量是太陽系中其餘所有行星總和的2。5倍,但即便如此,也不過是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從地球上看星空,木星是天上自然物體中第三明亮的,排在月亮和金星之後。從史前時代開始,人類就已經觀察到木星的存在了。木星(英文名字為Jupiter)的名字來源於羅馬神話中的神朱庇特(Jupiter),是眾神之王。

圖解:伽利略衛星和木星的「全家福」合成照。從上到下分別是木衛一「艾奧」(Io)、木衛二「歐羅巴」(Europa)、木衛三「加尼美得」(Ganymede)和木衛四「卡里斯托」(Callisto)。圖源:NASA
歐羅巴,也稱木衛二,是環繞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一顆,也是目前已知的80顆木星衛星中第六靠近木星的。木衛二也是太陽系中第六大的衛星。木衛二於1610年被伽利略·伽利雷發現,並被命名為歐羅巴(Europa),這一名字來源於希臘神話中彌諾斯國王的腓尼基母親、宙斯的情人。
BY: Mike Wall
FY: 兩蚊未幾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佈後聯繫作者刪除
選文: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翻譯:天文志願文章組-兩蚊未幾
審核:天文志願文章組-
終審: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排版: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美觀:天文志願文章組-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NASA官網
4.原文來自:https://www.space.com/jupiter-moon-europa-alien-life-dig-d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