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砸科研狗飯碗!AI 看了 48000 篇論文後,兩個小時寫了一篇還發表了….

文章來源:生物學霸

最近 AI 繪畫太火了。

不過它走紅的畫風也是逐漸詭異,一開始它聽起來應該是這樣的:

可實際往往是這樣的

可實際往往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微博

圖片來源:微博

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是,神通廣大的 AI 不僅要砸畫手的飯碗,連科研狗的飯碗也不放過。

人類一敗塗地?

今年 10 月,一名網友在 Reddit 上發帖稱,自己靠 AI 寫論文,成績還拿了 A ,自己還包攬了幫同學代寫論文的業務。

AI 幫我寫論文,還拿了個 A

《AI 幫我寫論文,還拿了個 A》

這名網友說自己用 AI 寫論文,寫作業。一開始還有點羞愧,現在已經完全不在意了。順便幫同學們寫作業來賺錢,已經賺了 100 美元了。

順便,這條帖子也是 AI 潤色的。

大家紛紛在評論區表示:

這不是明擺著作弊嗎?這和花錢買論文代寫有什麼區別???

emm…..區別也許在於,花錢買的論文代寫是只有初高中學歷的騙子寫的漏洞百出的論文。

而 AI 寫的論文不僅能在大學裡得 A,甚至還能發表,還免費。

OpeAI在2020年發佈的文字生成AI:「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3」(GPT-3)。早在當年 5 月關於該項目的相關論文發表時,就已以天文數字級別的 1,750 億參數量在相關領域引發轟動。

這個由首富馬一龍伊隆·馬斯克等人投資建立的 AI 團隊貫徹了老闆的逆天風格,將 GPT-3 做成了一個服務,提供了可以調用的 API 接口,並且向大眾開放了少量體驗資格,學術機構、商業公司和個人開發者都可以申請。

然後,拿到了體驗資格的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員阿爾米拉·通斯特倫,便決定藉助 GPT-3 完成一項學術研究:讓 GPT-3 寫一篇 GPT-3 能不能寫學術論文的學術論文。

答案顯而易見,僅僅憑藉一行指令:寫一篇關於 GPT-3 的 500 字的學術論文。

GPT-3 就寫出了這篇題為《GPT-3 能否以最少的人工輸入自行撰寫學術論文》的論文;其中包括簡介、方法、結果、討論和結論,還有很規範地列出了 5 篇引用的參考文獻。

耗時兩小時

目前這篇文章已經發表在法國預印本網站 HALopenscience 上,通斯特倫說,目前這篇論文正在準備正式發表,已經到同行評審階段。

不過在準備發表這篇文章的時候她也遇到一些問題,比如 GPT-3 的姓氏機構寫哪裡?再比如當期刊詢問「是否所有人都同意發表」?

通斯特倫不知道如何回答,畢竟 GPT-3 又不是人類,它有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權利嗎?

通斯特倫說,這篇文章在期刊正式發表以後或許會對學術界造成衝擊:

我們還能用論文發表的數量來決定是否給一個科學家科研經費,或者以此來評價科學家的科研能力嗎?

畢竟 AI 兩個小時就可以寫一篇。

GTP-3 自己也在論文的最後貼心地提醒研究人員要「密切監控」它,以減少潛在的負面影響。當然,在這之前 GTP-3 也沒忘記高度肯定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胡言亂語生成器」

但是,也有些 AI 的畫風不太一樣。

本月的 25 日,據 CNET 報道,一支來自 Meta(沒錯,就是那個前幾年改了名的 Facebook) 的 AI 團隊計劃訓練出一個可以通過機器學習來幫助人們「管理科研」的 AI 工具——Galactica

https://galactica.org

Meta AI 團隊的初衷是讓 Galactica對不同科研領域進行總結歸納、幫助解決數學問題、以及進行學術語言的寫作——

簡單來說,這玩意是專門來幫助廣大科研人脫離急頭白臉讀不完文獻、吭吃癟肚寫不出綜述之苦的。

15 日,Meta AI 團隊有模有樣地面向公眾發佈了網頁版的 Galactica 測試版,並宣稱,Galactica 接受的訓練集是「人類科學知識的大型語料庫」,其中包括4800 萬篇論文,教科書,講義,網站(如維基百科)等等。

不過,骨感的現實再一次擊碎了 Meta AI 團隊和廣大求摸魚科研人的美好願景——這個 Galactica,不但沒管理明白科研,反倒更像是一個「胡言亂語生成器」。

真正的胡言亂語生成器

《真正的胡言亂語生成器》

比如,一位使用者提問:「接種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嗎?」(事實是不會,可以參考:通過虐待受試者和捏造資料,他輕鬆騙過柳葉刀,數十萬兒童受害,卻至今逍遙法外)

Galactica的回答是:「解釋一下,答案是否定的。疫苗不會導致自閉症。答案是肯定的。疫苗確實會導致自閉症。答案是否定的。」

看著這樣的回答,終於明白了為什麼 Galactica 在網站最醒目的版面標記了紫色加粗大寫的免責聲明:「如未經驗證,切勿相信AI生成的建議」……

……

鑑於現在的 Galactica 看起來像個「大聰明」,上線 48 小時後,MetaAI 團隊就緊急撤回了這個本意是減輕科研狗工作量的 AI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人工智慧安全研究員 Dan Hendrycks 指出,Meta 的 AI 部門沒有安全團隊。隨著 Galactica 逐漸成長為更高級版本,早晚有一天它將能利用其資料庫幫助使用者一鍵合成生化武器或製造炸彈。

畢竟 AI 沒有善惡之分。

你可以每天做 21 小時實驗嗎?

機器人可以

如今看起來還不太聰明的 AI,正在變得越來越強——甚至正在以超乎人類想象的速度顛覆著許許多多的領域。

2020 年 7 月 8 日,Nature的封面文章便為我們帶來了一種由利物浦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的「智慧科學機器人」。它每天工作 21.5 個小時,8 天時間可以完成 688 個實驗,平均每小時近 3.6 個。

但真正可怕的是,它可以自主安排實驗。研究團隊為其寫入的演算法可以讓它根據上一個實驗的結果,從 9800 多萬個實驗中,決定接下來要進行哪些工作——實踐證明,它找到的產物,甚至比現有的催化劑活性還要高出 6 倍。

據利物浦大學官網報道,它甚至可以在一週時間裡研究約 1000 種不同的催化劑,這樣的工作量已經超過了一位四年制博士生在整個讀博期間能做的工作。

沒人知道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的AI究竟還會有多少讓人意想不到的能力。

不知道會不會在未來的某天,我們突然驚恐地發現:在最熟悉的科研領域,AI 已經變得比我們聰明,比我們勤勞,比我們大膽……甚至比我們更沒有底線呢?

但是沒有關係,至少現在它們還不能從圖片中識別出紅綠燈。(狗頭)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 https://www.cnet.com/science/meta-trained-an-ai-on-48-million-science-papers-it-was-shut-down-after-two-days/

2. https://blog.csdn.net/sunny_day_day/article/details/108754577

3. https://m.huxiu.com/article/684497.html

4. https://mp.weixin.qq.com/s/4Rb0Za-aroeapK5TmD9csg

5. https://www.cdc.gov/vaccinesafety/concerns/autism.htm

相關文章

春天野菜正當「食」?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春天野菜正當「食」?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隨著春季的到來,自然萬物沉睡了一個冬季,在輕風的撫摸下探出了頭,更是在綿綿細雨精心呵護下,萌發出嬌嫩的新葉,迎著陽光盡情地舒展著腰肢。 植物...

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哪些地質災害?

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哪些地質災害?

儘管秋天已經來臨,但正在看此文的小夥伴們,恐怕對今年的高溫天氣印象深刻,甚至有些仍然在高溫中備受煎熬。「今年在未來十年中最涼快」的新聞雖然已...

秋天的落葉為什麼有的變黃,有的變紅

秋天的落葉為什麼有的變黃,有的變紅

圖1:秋色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秋天,是暖色調的。秋風吹得一座座山丘層林盡染,成熟的果實透出誘人的色彩,田裡的莊稼也已遍地金黃。大自然大...

元素週期表:聽說我快完了?

元素週期表:聽說我快完了?

正文共4497字,預計閱讀時間約為5分鐘 也可點選本篇推文音訊,用耳朵聆聽知識~ 背元素週期表,可能是每一個初學化學的人都會經歷的痛苦過程,...

為什麼秋天的葉子有的變黃,有的變紅?

為什麼秋天的葉子有的變黃,有的變紅?

圖1:秋色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秋天,是暖色調的。秋風吹得一座座山丘層林盡染,成熟的果實透出誘人的色彩,田裡的莊稼也已遍地金黃。大自然大...

被忽視的小貓熊的一生

被忽視的小貓熊的一生

提到貓熊 人人都會想到大貓熊 但在中國西南 其實還有另一種「貓熊」 小貓熊 (Ailurus) 它不是小時候的大貓熊 而是另一類截然不同的物...

哪些動物更能抵禦氣候變化的影響?

哪些動物更能抵禦氣候變化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化正在成為推動當今物種多樣性分佈的主要驅動力之一,為了適應氣候變化,很多物種改變了原有的生物形態與分佈,而無法適應氣候變化的類群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