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回到地球后出現基因突變 | 近期科技趣評

滄海遺珠,信手拈來 圖源:pixabay.com

01

宇航員回到地球后出現基因突變

載人飛船發射瞬間

載人飛船發射瞬間。

圖源:NASA

隨著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人數越來越多,對離開地球一段時間後人體變化的研究正在不斷增加,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研究結果是偏正面的:從骨質疏鬆到長期貧血再到神經改變,太空對人體的影響都不太友好。最近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團隊的新研究更表明,即使是時間相對較短的一趟太空飛行,機組人員也會經歷破壞性的DNA突變,可能增加一生中罹患癌症或心臟病的風險。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1998~2001年間乘坐火箭往返太空的14名宇航員(多數為男性,平均年齡42歲,其中6名為首次執行太空任務),飛行前10天和著陸當天都採集血液樣本,並置於-80℃環境保存樣本20年。利用DNA測序分析,研究人員在17個複製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CH)驅動基因中發現34個突變,最常見的突變發生在TP53(產生腫瘤抑制蛋白的基因)和DNMT3A(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常見的突變基因之一)。雖然樣本數量不算多,但是考慮到這些宇航員身體素質一般都很不錯,也很年輕,因此這些突變更應該引起重視。

走出地球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走出地球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小編

參考文獻:

https://www.space.com/astronaut-spaceflight-cancer-dna-mutations-study

02

嫦娥五號在月球發現新礦物

月球樣本顯微鏡照片

月球樣本顯微鏡照片

嫦娥石和共生礦物掃描電鏡照片

嫦娥石和共生礦物掃描電鏡照片

圖源:國家航天局

近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在京發佈了嫦娥五號最新科學成果: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球上發現的新礦物,被命名為「嫦娥石」。「嫦娥石」是一種磷酸鹽礦物,呈柱狀晶體,存在於月球玄武岩顆粒中。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創新團隊通過X射線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術手段,在十四萬個月球樣品顆粒中,分離出一顆粒徑約10微米大小的單晶顆粒,併成功解譯其晶體結構。經國際礦物學會(IMA)新礦物分類及命名委員會(CNMNC)投票通過,確證為一種新礦物。該礦物是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的第六種新礦物,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

太空競賽,時不我待!

太空競賽,時不我待!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www.cnsa.gov.cn/n6758823/n6758838/c6840839/content.html

03

感覺身體被掏空?缺水是真的

圖源:pixabay.com

圖源:pixabay.com

現代人容易感覺疲勞,即使每天睡足8小時仍然感到提不起勁,可能被忽略的原因之一是缺水。人體含水量在55~75%之間,各項生理功能的正常運作都離不開水。2019年北京大學的研究發現,嚴重脫水會讓人疲勞感加倍,還會減緩閱讀速度和反應時間,導致更多錯誤。缺水也會導致頭痛。美國密歇根醫學院的研究顯示,脫水時體液流失會導致大腦血管收縮,引發頭痛,治療脫水性頭痛的首要方法是多喝水。

每個人都知道多喝水換健康,但缺水現象比人們想像中更為普遍。英國的調查顯示,英國人平均每天只喝850毫升水,不到每日推薦攝取量一半。美國紐約醫院和康奈爾醫療中心調查發現,3000名受試者有75%慢性脫水。

理論來講慢性脫水是可以避免的,缺水時大腦會發出口渴感覺來提醒我們,而且會在發生脫水之前就給出信號,即使只缺幾百毫升水。但仍有許多生物學和社會因素讓人們忽視了這個問題,如許多人覺得疲勞和頭痛和有點口渴時,以為只需吃點東西或睡覺就行,但大多數情況下實際上是人體需要更多的水。

那些最普通的,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technews.tw/2022/09/14/fatigue-related-to-dehydration/

04

鯨鯊升級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雜食動物

鯨鯊

鯨鯊

圖源: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 Andre Rerekura

鯨鯊是一種濾食性動物,就像藍鯨一樣,大口吸入海水,然後將其中的食物留下,把水排出。之前科學家一直以為它只吃磷蝦和小型魚類,算是食肉動物。但是新研究發現,它也吃植物,這讓它成為了一種雜食性動物,而且是世界最大。

研究人員收集了許多浮游生物和海藻的樣本,然後將其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種類與鯨鯊體內的成份進行了比較,發現馬尾藻的許多營養成分被鯨鯊所吸收並用於構建身體組織。但有趣的是,另一個研究團隊用化合物特異性穩定同位素分析法對比了磷蝦和鯨鯊的身體成份,發現鯨鯊的身體組織中沒有磷蝦中的動物脂肪酸或穩定同位素特徵,但是在它們的糞便中找到了磷蝦的特徵。這可能暗示,磷蝦大部分都被消化利用成了能量,供應鯨鯊的身體活動,而海藻才是用來長身體的營養食物。

撈到碗裡都是菜,管他是葷還是素。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scitechdaily.com/over-60-feet-long-scientists-discover-the-new-worlds-largest-omnivo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