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史上「雙重身份」的數學家

數學是很多學科的發展前提,歷史上很多在數學學科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數學家,在其他學科上也有著不小的成就,今天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有哪些在物理上也有巨大成就的數學家。

伽利略

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在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得到公認之前,物理學以至整個自然科學只不過是哲學的一個分支,沒有取得自己的獨立地位。當時,哲學家們被束縛在神學和亞里士多德教條的框框裡,他們苦思巧辯,得不出符合實際的客觀規律。伽利略敢於向傳統的權威思想挑戰,不是先臆測事物發生的原因,而是先觀察自然現象,由此發現自然規律。

基於這樣的新的科學思想,伽利略倡導了數學與實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是他在科學上取得偉大成就的源泉,也是他對近代科學的最重要貢獻。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在人類思想解放和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為爭取不受權勢和舊傳統壓制的學術自由,為近代科學的生長,他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並向全世界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因此,他是科學革命的先驅,也可以說是「近代科學之父」。雖然他晚年終於被剝奪了人身自由,但他開創新科學的意志並未動搖。他的追求科學真理的精神和成果,永遠為後代所景仰。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百科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阿基米德確立了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給出許多求幾何圖形重心,包括由一拋物線和其網平行絃線所圍成圖形的重心的方法。阿基米德證明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等於它所排開液體的重量,這一結果後被稱為阿基米德原理。

他還給出正拋物旋轉體浮在液體中平衡穩定的判據。阿基米德發明的機械有引水用的水螺旋,能牽動滿載大船的槓桿滑輪機械,能說明日食,月食現象的地球-月球-太陽運行模型。但他認為機械發明比純數學低級,因而沒寫這方面的著作。阿基米德還採用不斷分割法求橢球體、旋轉拋物體等的體積,這種方法已具有積分計算的雛形。

艾薩克·牛頓

艾薩克·牛頓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併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在力學上,牛頓闡明瞭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

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稜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併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

讓·巴普蒂斯·約瑟夫·傅立葉

讓·巴普蒂斯·約瑟夫·傅立葉,男爵,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1768年3月21日生於歐塞爾,1830年5月16日卒於巴黎。1817年當選為科學院院士,1822年任該院終身秘書,後又任法蘭西學院終身秘書和理工科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

傅立葉主要貢獻是在研究熱的傳播時創立了一套數學理論。最早使用定積分符號,改進了代數方程符號法則的證法和實根個數的判別法等。

在1820年傅立葉計算出,一個物體,如果有地球那樣的大小,以及到太陽的距離和地球一樣,如果只考慮入射太陽輻射的加熱效應,那它應該比地球實際的溫度更冷。他檢查了其他的觀察到的可能的熱源的文章,並在1824年和1827年就此發表了文章。雖然傅立葉最終建議,星際輻射可能佔了其他熱源的一大部分,但他也考慮到一種可能性:地球的大氣層可能是一種隔熱體。這種看法被廣泛公認為是有關當前廣為人知的「溫室效應」的第一項建議。

約瑟夫·拉格朗日

拉格朗日全名為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法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1736年1月25日生於義大利都靈,1813年4月10日卒於巴黎。他在數學、力學和天文學三個學科領域中都有歷史性的貢獻,其中尤以數學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

拉格朗日總結了18世紀的數學成果,同時又為19世紀的數學研究開闢了道路,堪稱法國最傑出的數學大師。同時,他的關於月球運動(三體問題)、行星運動、軌道計算、兩個不動中心問題、流體力學等方面的成果,在使天文學力學化、力學分析化上,也起到了歷史性的作用,促進了力學和天體力學的進一步發展,成為這些領域的開創性或奠基性研究。

相關文章

人類史上20個「最強大腦」

人類史上20個「最強大腦」

今天給大家說道說道這人類歷史上20位最強大腦,這些偉人來自各個不同的時期和領域,他們的思想和貢獻對人類日後有著重大的影響,其中包括了眾多的科...

迷霧重重的反物質

迷霧重重的反物質

在科學史上,將兩個理論成功地結合,往往會收穫意想不到的回報。 回到上個世紀初,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出現,使物理學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狹義...

八大數學預言

八大數學預言

1960年,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寫道:「數學語言在表述物理定律時的適當性是一個奇蹟,一個我們既不理解也不應得的奇妙天賜。」 的確,在揭示宇宙...

比精確更精確

比精確更精確

近一個世紀前,物理學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就意識到,支配了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定律,對準確測量微觀物體的某些屬性設定了...

歷史悠久的原子論

歷史悠久的原子論

據說在公元前450年,為了逃離一個突然陷入政治動盪的繁榮的希臘城市,一名男子從安納托利亞的米利都出發,經過了400英里的海上航行,到達了色雷...

時間有開端嗎,時間會終結嗎?

時間有開端嗎,時間會終結嗎?

古往今來,時間一直是一種神祕的存在。無論是哲學思辨,還是文學作品,無論是文化宗教,還是科學研究,時間高深莫測的性質一直令人著迷。 在許多原始...

天才的拓荒者——約翰·馮·諾伊曼

天才的拓荒者——約翰·馮·諾伊曼

「科學從不試圖解釋什麼,甚至幾乎從未想過讓我們理解什麼,它們主要提供模型。」 「人生是永不停息的博弈過程,博弈意味著通過選擇合適策略達到合意...

一個從金子變成木頭的過程

一個從金子變成木頭的過程

金、銀、銅……所有的這些金屬,都是導體。有些金屬材料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導電性能;但有的材料只有在溫度足夠高時才具有金屬導體的性質,在...

一個著名物理效應的新發現

一個著名物理效應的新發現

科學家早已發現,在量子物理學中,粒子可以感受到它們從未直接接觸過的磁場的影響。現在,一項刊登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這種被稱為阿哈羅諾...

物理學家創造了一個蟲洞?

物理學家創造了一個蟲洞?

時空捷徑 1935年,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和他的助手羅森(NathanRosen)在廣義相對論的框架下研究黑洞,首次提出...

111後年,汞的超導性終於得到解釋

111後年,汞的超導性終於得到解釋

一種不同尋常的常見材料 汞(Hg),又稱水銀,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金屬。然而,它有著許多非常不同尋常的性質,比如它是唯一一種在室溫下處於液態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