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有關德國「北溪」管道被破壞的調查陸續開始。但與原計劃不同的是,瑞典方面拒絕德國和丹麥聯合調查,也拒絕成立國際聯合調查組。


據瑞典安全界訊息稱,由於調查結果的安全等級太高,調查結果無法與其他國家分享。
在北溪管道破壞事件發生後不久,德國聯邦政府已經決定派遣調查人員參與調查。上週。聯邦國防軍向管道受損區域排出兩艘軍艦,一架「海貓」水下無人機。
經過初步分析,德國方面認為要破壞管道最起碼需要相當於500公斤TNT炸藥的當量。幾乎排除了個人作案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只有國家層面才可能是始作俑者。
瑞典方面曾在更早時間調查了波羅的海事故現場的東南側,據悉已經掌握了證據。
但瑞典方面沒有發表評論,據說安全部門和司法部門之間互相推諉。這一行為被柏林方面解讀為瑞典拒絕發聲。但柏林仍然希望能與瑞典當局合作。
14號的時候Spiegel報道,瑞典方面拒絕與丹麥和德國聯合調查,也拒絕與歐盟國家共享調查結果。15日,瑞典首相安德森在記者採訪時表示,據其所知,瑞典正在與丹麥和德國進行積極合作調查。
17日,德國聯邦內政部發言人表示,的確無法與瑞典以及丹麥組成聯合調查小組,即使沒有所謂「聯合調查組」,調查結果也將和合作夥伴共享,也相信瑞典方面會共享調查結果。
當被問及瑞典為什麼拒絕與丹麥和德國建立聯合調查組時,這名發言人表示目前不能透露。
截至9月底,北溪兩條管道共發現4個水下洩漏點。這些洩漏點位於波羅的海博恩霍爾姆島附近。一部分屬於丹麥海域,一部分屬於瑞典海域。
雖然我們還無法確認是誰動的手,但瑞典方面的態度似乎證明了一件事,借用德國網友的話來說:

瑞典方面的聲明給我們一種深刻,非常深刻的印象–至少不是俄羅斯。

老實說,如果是俄羅斯,瑞典早就宣揚開了,還得要求俄羅斯承擔後果。

如果安全層級太高,我就知道是誰幹的了。

哈哈原來真的不是俄羅斯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