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和勒龐第二輪對決!馬克龍:維護法國和歐洲獨立;勒龐:五年內讓法國回正軌

法國4月10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107654例,累計確診26947405例,新增死亡45例,累計死亡433411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於4月10日舉行。巴黎時間晚21點30分初步開票結果顯示,得票率最多的兩名候選人分別是滿任總統、「共和國前進黨」(LREM)候選人馬克龍(得票率28 %),極右國民陣線(RN)候選人勒龐(得票率23.2 %),二人將在兩週後4月24日舉行的第二輪選舉中對決。此外,今年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棄權率達到26.2%,比2017年第一輪投票高出約4%。

01法國大選首輪初步開票結果

巴黎時間晚21點30分初步開票結果顯示,除了得票率最多的馬克龍(得票率28 %)和勒龐(得票率23.2 %),極左「不屈的法蘭西」黨候選人梅朗雄得票率21.7%,位列第三。

「光復(Reconquête!)!」候選人澤穆爾得票率7%,傳統右派共和黨(LR)候選人佩克雷斯得票率4.8%。歐洲環保綠黨(EELV)候選人雅多得票率4.7%

法共候選人魯塞爾得票率(2.4%)超過傳統左派社會黨(PS)候選人伊達爾戈(1.7%),這是1969年以來首次。

02馬克龍:維護法國和歐洲獨立

滿任總統、「共和國前進黨」(LREM)候選人馬克龍在10日晚的講話中表示,可以相信他的「進步、開放、維護法國和歐洲獨立的競選綱領」。他特別感謝佩克雷斯、雅多、魯塞爾、伊達爾戈和梅朗雄呼籲選民在第二輪「抵制極右」。

▲10日晚,馬克龍在巴黎凡爾賽門展覽中心發表講話。

馬克龍表示,「選舉尚未結束,未來15天的辯論對我們國家和歐洲來說都是決定性的。我們是否想要一個在經濟、環保、農業和文化上都更強大的獨立法國?(……)我們是否想要一個暖氣費下降、人人都能擁有電動汽車的環保法國?我們是否想要一個繼續相信科學、理智、才能的法國?」

「我想要的是堅決抵制伊斯蘭分離主義的法國,而不是阻止穆斯林和猶太人(按照宗教要求)吃東西的法國。我想要的是屬於更強大歐洲的法國,而不是一個脫離歐盟,只有民粹、仇外盟友的法國。」

03勒龐:將在五年內讓法國回到正軌

初步開票結果出來後,極右國民陣線(RN)候選人勒龐立即發表講話,她呼籲:「所有在第一輪投票中沒有給馬克龍投票的選民加入我們。」

「您的投票將決定,我們將把錢投入到我們的社會中……或是讓人們在身體健康時退休。我將保障國家獨立、控制移民、重建治安。

▲10日晚,勒龐發表講話。

勒龐表示,「我將在五年內讓法國回到正軌」。勒龐強調,在她的領導下,國家將保護、保障所有人的自由。「我的雄心是團結法國人,讓法國再次成為偉大的國家。」

勒龐最後表示,「我呼籲所有法國人,無論原籍,都加入我們的人民聯盟,以讓法國獲得急需的(政權)交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馬克龍在10日晚講話時背後放上了法國國旗和歐盟旗幟,而勒龐只放了法國國旗。

04梅朗雄:一票都不應該投給勒龐

極左「不屈的法蘭西」黨候選人梅朗雄在10日晚的講話中表示,「我們都知道絕對不會投票給誰。法國人知道怎麼做,他們有能力決定應該做什麼」。他連續重複數遍:「一票都不應該投給勒龐。」

▲梅朗雄呼籲不要投給勒龐。

此外,右派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佩克雷斯明確表示第二輪選舉會投票給馬克龍。

▲佩克雷斯表示自己為這次的失敗承擔責任。

歐洲環保綠黨(EELV)候選人雅多、法共候選人魯塞爾和社會黨候選人伊達爾戈等多名候選人均呼籲選民第二輪投票給馬克龍,阻止極右掌權。

另外,「光復(Reconquête!)」候選人澤穆爾呼籲選民給勒龐投票。

▲澤穆爾坦言自己」犯了一些錯」,並表示會繼續」捍衛法國「。

「法國站起來」(Debout la France)黨派的總統候選人杜蓬-艾尼昂在推特呼籲「阻止馬克龍」「投票給勒龐」。

05棄權率創2002年以來新高 為何他們不願投票?

今年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棄權率達到26.2%,比2017年第一輪投票高出約4%,當年棄權率為22.23%。今年大選棄權率是2002年大選以來最高的一次,2002年棄權率達到28.4%。

▲10日,馬克龍和妻子布麗吉特來到北部省的勒圖凱(Le Touquet)投票站投票。(路透社圖)

為何這麼多人沒有投票?

正在法國西北部城市聖馬洛(Saint-Malo)度假的弗朗索瓦絲(Françoise)向《世界報》記者承認,這是自己第一次在總統大選投票中棄權。她的丈夫讓-皮埃爾(Jean-Pierre)聳了聳肩:「我們兩週後會去投票的。」二人都確信他們的候選人馬克龍毫無懸念會進入第二輪。

弗朗索瓦絲退休前是內政部公務員,這週日她與丈夫帶著孫子孫女在聖馬洛的別墅度假。「看看油價,我們實在不想開車45分鐘去投票,然後還得開回來。」

弗朗索瓦絲解釋說,自己本來想委託鄰居幫忙代投,但考慮到和鄰居政見不和,只好作罷。在被問到是否擔心會發生像2002年大選那樣出乎意料的情況,弗朗索瓦絲打斷說:「不要再說了,我已經很自責了……」

像弗朗索瓦絲這樣的選民還有很多。三十多歲的安吉莉柯(Angélique)也表示:「大選正趕上覆活節假期,相比之下,當然還是帶孩子度假比較重要。反正我們會去給第二輪投票。」

▲10日,勒龐來到北部加來省埃南博蒙(Hénin-Beaumont)市投票站投票。(法新社圖)

厄爾省Grand-Bourgtheroulde居民讓-呂克(Jean-Luc)週日的日程安排很明確,先在家裡做點裝修的活,然後再去投票。「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去管別人。」

讓-呂克是當地郵局的管理層,2017年總統大選就沒有投票。「我不相信(選舉)了。」相反,讓-呂克非常重視離民生「更近」的市鎮選舉。

不過,在與社會醫療機構管理人員的伴侶討論後,讓-呂克最終還是決定撿起「公民的小權利」。他決定把票投給梅朗雄(極左「不屈的法蘭西」黨候選人),他解釋說這是「出於戰略原因,為了孩子們的未來」。讓-呂克表示,完全不相信熱愛全國大辯論的滿任總統馬克龍。「愛對話是好事,但更好的是討論完了能有實際結果。」

06「投票只為履行權利」

雖然很多人放棄投票,但也有不少法國人在眾多候選人之間猶豫不決後,最終還是決定在10日去投票。

比如在波爾多郊區Libourne投票站,77歲的米歇爾(Michèle)向記者承認:「我討厭所有(候選)人。我們那一代女性好不容易爭取到了投票權,所以不管什麼選舉,我都會去投票。」

▲10日,在巴黎18區一家投票站門口,選民耐著性子排隊投票。(推特圖)

20歲的佳萊(Gallet)則猶豫了許久才決定去投票。「如果沒時間,我就不會來。我來是為了萬一投票結果糟糕,我不會感到自責。」

在馬賽607投票站,很多選民站在投票箱前左思右想很久。「昨晚我在13個候選人裡選出來4個,今早我才決定把票投給誰。」55歲的雷諾說。

政治學專家Pascal Perrineau指出,大批選民「猶豫不決」,非常容易引起投票結果的不確定性。「這是首次選舉有如此多不確定的選民,約有二分之一的人最後一刻改變主意。」

(歐洲時報/ 原野編譯報道)

面對疫情

做好防護

做好防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