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法國燃油價格持續上漲,目前95號汽油均價1.96歐元/升,柴油1.88歐元/升,逼近今年初油價高位。法國政府近日表示,將允許加油站從12月1日起以低於成本價出售汽車燃油,持續6個月。事實上,法國自1963年禁止低於成本價銷售的行為,現在政府出臺此項措施凸顯高層對油價高漲的深切擔憂。另一方面,某些政界人士宣稱,一旦特許汽車燃油虧本出售,每升燃油價格可以下降40歐分,甚至50歐分。但實際情況可能沒有那麼樂觀。
01
獨立加油站無力負擔
BFMTV報道,業內人士稱,大集團旗下加油站有能力虧本出售,但獨立的加油站根本做不到這點。對於將近5800家這種傳統、不屬於大燃油經銷商或大超市集團的獨立加油站來說,政府的這個措施將是「災難性」的。小加油站的淨利潤只有每升燃油1-2歐分,沒有能力按成本價或虧本出售。
除這些獨立加油站外,法國還有近5000個大集團旗下加油站,佔據汽車燃油市場62%份額。這些加油站有能力在危機時期虧本出售。比如一個大超市集團如果經營加油站的話,燃油進貨成本要低很多,所以可以低價出售,駕車人有機會在那裡找到廉價的燃油。
但是,即便是這些加油站,也不可能以比成本價每升低40-50歐分的價格出售。因為幾個月的時間太長了,如果短時間促銷也許還有可能,比如今年夏天假期期間大集團的加油站曾以成本價出售燃油,或者今春Casino超市採用全價出售,但給加油的人超市購物券作為補償。

▲ 法國大集團旗下的加油站佔據汽車燃油市場份額的62%。(法新社圖)
02
損失比半年盈利都多?
幾個月時間內每升燃油便宜40-50歐分,對大集團來說損失也太大。這可以算筆賬,正常時期一個大超市集團下屬加油站每天出售25000-35000升燃油,如果6個月時間每升降價40歐分,對一個超市集團來說相當於損失180-250萬歐元,這比下屬一個超市半年的正常盈利都多。
即使是短期降價,也不可能每升減價50歐分。一次加油50升,這意味著給駕車人省下25歐元,即使駕車人在加油的同時進入超市購物,超市也很難在購物中掙回這25歐元的損失。
所以,Asterès事務所認為,未來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燃油價格略微下降,「即使大集團虧本出售,每升燃油頂多也只會降價幾歐分」。

▲ 為了吸引顧客,很多大型超市的加油站價格都會比市場價便宜一些。(法新社圖)
03大超市集團「觀望」
此外,這種降價也只能是臨時的,平時很少開車的人趕上降價一次加滿油,能用很長時間,可以從中受益;但對於那些每天都要用車的人來說,這種降價其實起不到什麼作用。
即使大超市集團的加油站虧本售油,它們很可能利用燃油減價做廣告,招攬民眾去超市買商品,從超市商品銷售上賺回燃油上損失的錢。Asterès事務所指出,超市有可能會上調日用品價格。
另外,從超市角度考慮,在當前物價高企的情況下,民眾購物貨比三家,不一定會因為超市加油站油價便宜就來超市買東西,所以超市集團在加油站降價問題上也不會輕易做決定。
這樣看來,雖然政府宣傳允許燃油6個月內虧本出售是個限制燃油價格的好辦法,但獨立加油站不會虧本出售,大集團也不會急著降價售油。
據《費加羅報》19日晚曝料,Leclerc、家樂福、Intermarché、Système U、Casino和歐尚等大超市集團當天與經濟部長勒梅爾會面時,一致拒絕政府的提議,均表示反對虧本銷售燃油。這些集團更傾向於維持現有措施:時不時地以成本價銷售。

▲ 雖然政府宣傳允許燃油6個月內虧本出售,但目前沒有一家大集團做出響應。(法新社圖)
04歐洲其他國家油價如何?
《費加羅報》報道,目前法國95號汽油均價1.96歐元/升,柴油1.88歐元/升。歐盟委員會的資料顯示,燃油價格上漲倒不僅限於法國:整個歐元區的無鉛汽油均價較今年初上漲了20歐分,從1.71歐元/升漲至1.9歐元/升;同期柴油價格漲幅較小,從1.77歐元/升漲至目前的1.8歐元/升。從歐盟層面上看,油價上漲幅度更加顯著,目前95號汽油均價1.81歐元/升,而9個月前僅為1.66歐元/升。
不過,在歐盟內部,各國油價差異頗大。就拿95號汽油來說,法國油價比鄰國盧森堡(1.64歐元/升)、西班牙(1.73歐元/升)、比利時(1.86歐元/升)和德國(1.94歐元/升)都要高。事實上,全歐盟境內只有荷蘭(2.1歐元/升)、丹麥(2.05歐元/升)、希臘(2歐元/升)、芬蘭(1.98歐元/升)油價比法國高。價格最便宜的是波蘭(1.39歐元/升)、保加利亞(1.42歐元/升)和羅馬尼亞(1.47歐元/升)。

▲ 歐盟各國95號汽油價格差異情況,顏色越淺價格越便宜。(媒體報道截圖)
柴油價格方面,法國油價僅次於北歐三國(瑞典、丹麥和芬蘭)、荷蘭以及比利時。

▲ 歐盟各國柴油價格差異情況,顏色越淺價格越便宜。(媒體報道截圖)
智庫「智人研究所」(Institut Sapiens)能源問題專家Philippe Charlez解釋說,歐盟國家加油站油價由5個參數決定:原油價格、歐元兌美元匯率、煉油利潤、分銷利潤和徵稅。
目前的歐洲加油站價格飆升首先受到國際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自6月份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大幅上漲,這一方面是因為東南亞國家有強勁需求,另一方面則是歐佩克和俄羅斯決定自願減產。本月早些時候,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宣佈在2023年底前削減石油產量,這一訊息導致原油價格升至10個月來的最高水平。
其次,受供求關係影響,鹿特丹「煉油利潤」近幾個月已「增加了35%」。
除去以上幾個共同參數,導致歐盟境內各國油價差異的主要是分銷利潤和徵稅兩個因素。
Philippe Charlez指出,分銷利潤「包括將燃料運輸到加油站以及燃油泵的成本,而這些成本因位置而異」。但他認為,分銷商並不是法國油價飆升的主要責任人:「在法國,與其他地方一樣,過去兩個月分銷利潤率下降。因為法律規定,當煉油利潤增加時,分銷商的利潤率就必須降低。」
剩下的就是燃油稅了。通過這個槓桿,各國可以直接調節加油站的燃油價格。「歐洲燃油價格的36%到56%是國家燃油稅收。」Philippe Charlez表示。對燃油納重稅,是為了鼓勵駕駛者改變他們的行為,購買更現代、更省油、汙染更小的車輛。然而,歐洲各國的燃油稅遠不統一。
比如,法國對燃油徵收三項稅——國內能源產品消費稅(TICPE)、增值稅(TVA)和TICPE的增值稅——佔加油站汽油價格的52%(柴油為49%)。但另一些國家對駕車者更為寬鬆:大多數東歐國家(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都是這種情況,燃油的國家稅收份額幾乎不超過45%。只有少數歐洲國家的燃油稅高於法國:義大利(55%)、希臘(55%)、荷蘭(55%)和芬蘭(56%)。而法國柴油稅率更「突出」,比歐洲平均水平高出五個百分點。

▲ 歐盟各國每升95號汽油燃油稅佔油價的百分比情況。(媒體報道截圖)

▲ 歐盟各國柴油燃油稅佔油價的百分比情況。(媒體報道截圖)
總的來說,燃油稅最低的國家加油站油價也最低,但也有極少數例外。比如比利時,在同等稅率下,該國柴油均價比法國還貴;瑞典就更明顯了:該國柴油稅僅為36%,但消費者支付的柴油價格卻高達2.15 歐元/升。在Philippe Charlez 看來,「這只能是分銷利潤所致」。
(歐洲時報/ 王簡、原野編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