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怎麼就”裂”了?未來經濟發展潛力、政策重點都在這兒?

義大利全國選舉現已落下帷幕。此次選舉全意投票率僅為64%,創下歷史新低。而這一投票率背後隱藏的危機,必須要引起義大利的警惕。

•義大利怎麼就「裂」了?

義大利《晚郵報》報道,正如分析人士所看到的,義大利已被「一分為二」,國家的「分裂」態勢從上週日(25日)大選投票日這一天開始,徹底顯露出其愈加深刻、且幾乎難以彌合的「斷層線」,而那不勒斯則是真正的「分裂之都」。

此次投票統計顯示,趨於邊緣化的南部地區投票熱情喪失,尤其是坎帕尼亞、撒丁島和卡拉布里亞地區。而卡拉布里亞大區的聖盧卡市(San Luca d’Aspromonte)的選民幾乎放棄了自己手中的「民主權利」,當地投票率僅為21%,是全意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由前總理孔特領導的五星運動黨此番獲得了近16%的支持率,為全意第三大黨。該黨在南部地區的支持率較高,甚至略高於如今的第一大黨義大利兄弟黨,尤其該黨在那不勒斯獲得了極高的支持率(約42%),而整個中右翼聯盟才僅為30%。這也再次突出了義大利南北的「分裂」局面。

晚郵報

《晚郵報》

「孔特使用了最簡單、最成功、最直接的口號:國民補貼。」義大利政治學家Mauro Calise稱,選舉資料表明,如今南北似乎已愈發不可調和,幾乎處於「民族衝突」之中。

社會學家Domenico De Masi認為,南北盛行不同的價值觀,國民補貼是一種「情緒」的表達,這不僅僅涉及經濟學,還包括意識形態。

•義大利未來經濟發展、執政重點,都在南部?

總部位於那不勒斯的南方基金會主席Antonio D’Amato指出:「北部已經飽和,如今義大利所有的發展潛力都在這裡。」事實上,在大約一年前,也就是德拉吉《國家復甦與復原力計劃》(PNRR)推動力最強的時期,D’Amato和那不勒斯工業家領袖就發佈了一份需將南部發展和國家發展聯繫起來的報告,呼籲南方就業率在十年內必須增長至少15個百分點。

然而政治學家Mauro Calise認為,真正的問題不是資金,而是資金的管理使用,「具有管理能力的年輕人都離開了南方,這導致在南方投資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只剩下了資金分配政策。」

Pixabay網

Pixabay網

對此,D’Amato承認南方與其他地區的趨同政策失敗了,並且坎帕尼亞和普利亞等地出現了結構性資金使用違約情況,從而加劇了南方文明的危機。但他同時表示:「我們擁有歐洲最豐富的人才資源(只是並未善加利用)。現在,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義大利統一發展的願景,否則義大利就得完蛋。因此梅洛尼別無選擇。」

報道最後寫道,義大利民族解放運動領袖馬志尼曾經預言:「南方是什麼樣,義大利就會是什麼樣。」在時間的洗禮和歷史的滌盪下,而今從那不勒斯來看,這句話似乎真將成為現實。

(意燴原創,編譯:塵爍、華嘉顏,圖片來源見標註,轉載請註明意燴:oushitali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