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吃不消、喪失家庭生活」:這些法國家庭因接待烏克蘭難民「精疲力盡」

法國4月30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49482例,累計確診28645315例,新增死亡61例,累計死亡145930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聯合國難民署的資料顯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已有超五百萬人逃離烏克蘭躲避戰亂。法國也已經接待了七萬多烏克蘭難民,其中絕大多數人被臨時收容在法國民眾家中。然而,隨著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接待烏克蘭難民的法國家庭開始感受到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一些人表示已「力不從心」。

法國移民局(OFII)局長Didier Leschi 27日向法新社表示,截至目前,移民局已發放34700張庇護申請者津貼(ADA)卡,受益七萬多烏克蘭難民。

法國《費加羅報》指出,庇護申請者津貼金額為每月426歐元,顯然不足以讓難民實現經濟獨立,更何況津貼通常需要等待數週才能到賬,在此期間,烏克蘭難民的衣食住行費用均由接待家庭自掏腰包。

▲法媒報道截圖。

01「沒想到如此耗時耗錢」

「對我們來說,為烏克蘭難民伸出援手是責無旁貸的。我們也很清楚,接待難民是無償的。但我們確實沒想到這一援助如此耗時耗錢。」索菲坦誠說。

索菲住在圖爾(Tours)附近,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俄烏戰爭爆發後,她利用自家空閒的小單間公寓接待了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的烏克蘭家庭。但是,光有住處顯然不夠:這一家人僅帶著裝有幾件冬裝的小手提箱匆忙逃離烏克蘭,抵達法國時已身無分文。索菲作為接待房東,自然必須保障他們的吃穿用度。

「當地政府拒絕為我們提供食品援助。沒錯,他們(難民)可以去愛心食堂(Restos du Cœur)等福利機構領取免費食品,但必須每天下午4點半去圖爾現場領取,從我家開車過去也要一小時。」索菲無奈表示:「每到月底就捉襟見肘,要不停地打電話,求這求那,討援助。省裡也好,市裡也好,官方的援助幾乎為零。」

▲在里昂附近的Saint-Pierre-de-Chandieu,當地政府募捐到了3700歐元的超市購物券,將分別發放給17個接待家庭(每家約200歐元)。圖為Saint-Pierre-de-Chandieu居民Fabienne Poex與自己的兩個孩子和收留的兩名烏克蘭難民兒童在一起。(Franceinfo新聞臺報道截圖)

02「錢包吃不消」

《費加羅報》指出,儘管烏克蘭難民每月可以領取法國政府提供的426歐元的庇護申請者津貼,但接待難民的法國家庭卻得不到任何補貼。

「一問是否願意接待烏克蘭難民,不可避免地就會問到費用、補貼問題。」亞眠(Amiens)紅十字會志願者馬克西姆承認。馬克西姆目前把自己的一室一廳「讓」給一個帶著兩個女兒的烏克蘭母親,自己則借住在朋友家。「我希望她們能在兩個月內回烏克蘭。」但俄烏拉鋸戰可能會讓馬克西姆的希望破滅。

在多方努力下,馬克西姆終於聯繫到了一個房東,後者表示願意將公寓提供給烏克蘭母女居住,唯一的要求是支付水電物業等雜費。「我不可能找難民要錢。」馬克西姆說。

自三月中旬以來,波爾多居民讓-米歇爾就慷慨地在自家95平米的公寓裡接待了5名烏克蘭難民。雖然沒有住宿費問題,但要為5個難民解決吃飯問題也不容易:讓-米歇爾的超市開支從每月300歐元直接飆升到了1600歐元。「長期下去,錢包可能吃不消。我原本希望他們能很快(經濟)自主,但他們完全不會說法語,要找工作幾乎不可能。」 讓-米歇爾感到很遺憾。

▲烏克蘭難民在旺多姆(Vendôme)社會服務中心上法語課。(lanouvellerepublique網站報道截圖)

03「告別家庭、社交生活」

事實上,俄烏戰爭爆發後,法國政府開通個人接待難民網路平臺,不少熱心法國人申請註冊。然而,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俄烏戰爭會轉變成現在的「持久戰」,長期的「合租」或多或少影響到了接待家庭的正常生活。

尼斯居民科琳娜就陷入了這種尷尬境地。本著為社會出一份力的好心,她把前往巴黎讀書的兒子的臥室借住給帶著三個小娃的烏克蘭母親。「我以為只是臨時的,要不戰爭會很快結束,要不國家會幫助做出長遠安排。」科琳娜表示。兩個月過去了,科琳娜和丈夫不得不與難民一家共6個人擠在兩室一廳的小公寓裡。「大家都沒有私密空間,更沒有家庭生活,連兒子放假也不能回來。」

不過,科琳娜強調,沒有後悔接待難民:「我們遇到的這點小困難(和戰爭相比)實在微不足道。但這種情況對我們、對難民來說都不舒服,必須要找到長遠的解決辦法才行。」

▲烏克蘭難民家庭。(法新社圖)

對索菲來說,自從接待烏克蘭難民後,整個家庭的日常安排都需要重新安排。由於兩個烏克蘭孩子在兩所不同的學校上學,索菲必須去不同地點接送。「我們堅持到了現在,代價是投入巨大的時間和精力。」

讓-米歇爾則表示,自從家裡住進難民以來,自己完全放棄了社交和家庭生活,才過去一個多月,就已感到「精疲力竭」:「不管他們(難民)去哪,都得陪著去。要去買菜購物、要幫他們完成行政手續。我根本忙不過來,晚上也睡不好。」

此外,與5個陌生人「同居」也不是容易的事。讓-米歇爾嘆氣說,之前接待過一家難民,兩個烏克蘭女孩「什麼都不做」,「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比公主還嬌慣」。除了「公主」,家裡還收留了一個小寶寶,每天在牆上亂塗亂畫,讓-米歇爾只能跟在後面不停地擦。

儘管遇到各種未預料到的困難,但所有家庭都表示不後悔收留烏克蘭難民。「這極具人道主義意義,是美好的經歷。」索菲表示。科琳娜總結說:「戰爭讓這些人(難民)失去了一切,我們這點小問題不值一提。」

04多國為接待家庭提供補貼

Franceinfo新聞網站報道,在法國,烏克蘭難民可領取房補、享受免費醫療、有工作權。但法國不為接待家庭提供任何補貼。

與法國不同,在波蘭,政府為接待家庭提供每個難民每天8歐元的補貼。

在英國,為難民提供至少6個月免費住宿的家庭,每月可收到350英鎊的補助。

(歐洲時報/ 原野 編譯報道)

面對疫情

做好防護

做好防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