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2022聯邦大選,基本塵埃落定,截止至發稿,艾博年 (Anthony Albanese) 的工黨,領先莫里森的聯盟黨。
45.5%的選票統計完成,莫里森的聯盟黨在51個席位上領先,艾博年的工黨在71個席位上領先,工黨基本鎖定勝局。

截止至發稿的總體得票率

多家澳媒齊齊宣佈:艾博年已基本毫無懸念地,成為澳大利亞第31任聯邦總理。

澳媒更是已經提前感慨:莫里森大勢已去!
SMH:莫里森連任失敗,已無法組建少數政府。

在失去關鍵席位後,聯盟黨已無法組建少數政府,這意味著莫里森已失去連任的希望。
儘管看起來有可能獲得新州Gilmore的席位,但聯盟黨的幾個關鍵席位都被獨立候選人或工黨候選人取代。
目前的投票結果意味著工黨領袖艾博年將能夠組建政府,但他需要等到最終結果才能確定,他是能夠以多數席位執政,還是需要獨立候選人和小黨派的支持以組成少數政府。

ABC:
工黨將贏下本次澳洲大選,艾博年將成為下一任澳洲總理。

ABC 預計工黨將擊敗莫里森的聯盟黨,並組建澳大利亞下一屆政府。
Anthony Albanese 將成為澳大利亞第 31 任總理。
雖然工黨尚未在議會中獲得明顯多數席位(超過76席),但 ABC 首席選舉分析師Antony Green 表示,它至少能夠組建一個少數派政府。
還有CNN和BBC

之前工黨的各種民調顯示艾博年「大獲全勝」,如今真的笑到最後!

之前莫里森還一直強調,會有「沉默的澳人」在最後逆風翻盤,如今怕是自己都沉默了…

同時開始提前慶祝的還有新州Reid選區,自由黨候選人Martin Fiona剛剛在講話中承認自己會敗選,工黨華裔候選人陳莎莉(Sally Sitou)發表了勝選宣言。


兩人目前的得票率為,Martin Fiona45.8%,陳莎莉(Sally Sitou)54.2%。

儘管還未得到最終結果,但不出意外的話,工黨領袖安東尼·艾博年(Anthony Albanese)
將取代莫里森成為澳洲新總理!

從這幾次辯論可以看出,艾博年對於未來澳洲發展充滿信心,這些就是他在競選時畫過的「大餅」…
住房
- 推出一項價值100億澳元的社會住房計劃,為家庭暴力受害者,工人,退伍軍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兒童和澳洲原住民建造3萬套可負擔的經濟適用房。
- 幫買計劃(Help to buy)出資40%幫助澳洲民眾買房,但政府會根據出資比例獲得房租產權
教育與就業
- 提供更多大學名額和46.5萬個公立TAFE的免費名額。
- 「澳大利亞住房未來基金」(Australian Australia Future Fund)每年將支持21,500個全職工作。
醫療
- 將PBS藥物價格降低12.5澳元,這也意味著,納入PBS計劃的藥物最高不超過30澳元。
- 鞏固老年護理領域,包括要求護理機構在任何時候都有護士值班,並提高醫護人員薪酬待遇。
- 升級疫情檢疫設施,讓更多身處海外的澳洲民眾返回家園。他提出位於達爾文郊外的布萊丹村(Bladin Village)可以作為隔離設施。

交通
- 建立更多電動汽車充電站,使民眾不必再擔心汽油價格。
- 建立更多偏遠地區公路和鐵路,為貨運和通勤提供便利。
環境
- 在氣候變化方面採取積極行動,併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 繼續關注清潔能源就業,包括屋頂太陽能安裝,可再生能源項目,綠色建築,氫能和可再生能源製造在內的綠色產業,為其提供最高$10,000的慷慨補貼。 此外,還將向一項新能源技能計劃(New Energy Skills Program)投入1000萬,以提高澳洲工人在清潔能源領域工作的技能。

法律
- 工黨還將與各工會和州政府合作,完善工資制度,並採取措施消除性別歧視和性騷擾行為。
艾博年認為,澳洲必須努力轉型,避免出現 「低增長,低生產率,低工資的未來負擔一萬億的債務」的窘迫局面,並承諾工黨將遵循三個原則:大力發展經濟使工薪家庭從中受益,對澳洲的未來進行廣泛投資,並且確保沒有人「被落下」。
他也同時抨擊了莫里森在經濟改革,疫情隔離,氣候變化,女性安全等方面的「不作為」。
「疫情過後,如果我們的經濟在這個關鍵時刻不能有所轉化,我們經面對的將是前所未有的債務」 他說。

不過不像莫里森,這幾年來多少大家都對他有了了解,在「澳洲山火度假事件」後莫里森更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但這次殺出來的艾博年到底是什麼來頭?
關於艾博年
艾博年出生於1963年3月2日,從小被他堅強的單親母親帶大。
童年的他與母親,外祖父母在雪梨的一所公共住房裡度過了大部分的時光。而一家人的生活來源,僅僅是母親的殘疾撫卹金和祖母的老年撫卹金。

艾博年在聖瑪麗大教堂學院畢業後,開始在聯邦銀行工作了兩年,然後去了雪梨大學學習經濟學。
上大學後他開始參與學生政治活動,並被選入學生委員會。也是在那裡,他開始參與政治,併成為工黨左翼的關鍵人物。
40多年後的今天,艾博年成為了澳洲工黨領袖,而當他談起他的童年生活時,他說,「我的母親教會了我最重要的一課,任何人都不應該被遺忘。」

他說,小時候,他的母親曾無法得到足夠的醫療救治,因為政府把他們的醫療資金削減了。
「我知道政府改變民眾的生活的能力。幫助人民更好地生活,不讓任何人掉隊,這就是我投身政治的初心。」

政治生涯
他的政治生涯始於大學。隨後,他為勞工部長Tom Uren和新州工黨(ALP)工作。
1996年,他贏得了雪梨中西部格雷恩德勒(Grayndler)選區的席位,並一直擔任至今。
他在議會的首次演講中表示,他支持資助公共基礎設施、多元文化、最低工資和兒童保育。他還表示 「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我能為為選民的利益、為工人階級、為勞工運動、為我們國家進入下個世紀的進步而奮鬥,我十分榮幸」。

三年後,他進入了影子內閣,在陸克文成為領袖後,他成為了眾議院反對黨事務經理。2007年工黨上臺後,他成為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地區發展和地方政府部長以及眾議院領袖。
艾博年自2019年以來一直擔任反對黨領袖。毫無疑問,他在雪梨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

「我相信我是帶領工黨重回政府的最佳人選。你看到的就是你將從我這裡得到的。」他說,「我喜歡直來直往,但我認為民眾不會喜歡一個只會說空話的人。」
印象結語
在今天的投票結束後,艾博年也曾說過類似的話,他在與圍觀者握手時還曾強調,稱自己不會「好高騖遠」。

甚至在記者調侃問艾博年是否「幻想過莫里森打電話認輸」時,他的回答是
「不,我還沒有做好準備。我要確保我的腳踏實地。」

但澳洲的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樣子,也要在艾博年真正上任並開始發揮能力時我們才能知道。
畢竟這位「腳踏實地」的新總理也曾在競選期間搞不清澳洲的失業率,甚至還口誤稱澳洲仍在「封國」。
不過,印象君也是真心期待新的總理帶來新的希望,將澳洲引領到更寬廣的道路上去。
來源:NY Post、Fox News、每日郵報、Sky news、The Su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