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成人紙尿褲銷量超過嬰兒紙尿褲。
成年人紙尿褲去年供應量約為10.7129萬噸。
嬰兒的紙尿褲去年供應量約為5.8432萬噸。
前者近乎後者的兩倍。

圖源:水印
韓國人好像真的不生了。
7月,韓國統計廳發佈《5月人口動向》:
5月份新生兒數僅為18988人,此次跌破2萬人,刷新1981年開始的月度統計以來的同月最低值。
韓國出生人口連續90個月減少。

出生率走低,老齡化加劇。
3月,韓國統計廳發佈《人口住宅總調查》:
截止去年11月,韓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首破900萬,佔總人口17.5%,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0%以上。
這意味著每5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的國家屬於老齡化國家,超過14%的國家則屬於高度老齡化國家。

圖源:水印
早有預言稱「韓國人將在700年後滅絕」。
而韓網友對此評價:
這個國家倒楣是對的。
每次看這種新聞心裡還怪舒服的。
奴隸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再生產奴隸。



韓國人是看透了,還是擺爛了。
還是因為看透了所以才擺爛了。
這篇文將結合紀錄片與新聞報道聊聊。

真不生了?
2022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即育齡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為0.78。
要想維持人口數量穩定,這個數字要達到2。
即生育率為2,表示一對男女撫育兩個孩子。


圖源:水印
在韓國,越發達的城市,生育率越低,首爾的生育率僅為0.59。
生育率比戰時還低,連鎖反應就發生了——
幼稚園大規模閉園。
2018年首爾共有6008所幼稚園,到了2022年,首爾僅有4712所幼稚園,只2022年一年內就閉園421所,數量佔到近10%。
幼稚園改建為養老院,甚至是遊樂場。
兒科醫生正在拼命跳槽。
狗狗嬰兒車的銷量好於孩子的嬰兒車,大家寧可選擇養狗也不養娃。
孩子的稀缺程度,在《黑暗榮耀》裡也能看出來,一幫子上層人,只有妍珍生了娃。
為了爭娃,後爸不惜把親爸嘎了。

《黑暗榮耀》劇照
但真實的韓國社會,厭童情緒正在蔓延。
咖啡店、餐飲店等多處場所會掛上「兒童禁入」的標誌,「無兒童區」規模擴大。
據2021年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
71%的韓國成年人(20歲-30歲)支持「無兒童區」,僅17%反對。

圖源:bruchstory

卷生卷死
韓國人為什麼不想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卷」。
有多卷?
紀錄片《學習的背叛》,跟蹤了一位名叫葉媛的中考生。
為了讀好的高中,以便將來讀好的大學,她每天要學習10個小時。
由於手指已經沒有力氣,便用橡皮筋綁住手後,用手腕拖著寫。



葉媛不敢停下來:
「誰正在多寫一個字,誰正在多解一道題……」
同齡人像猛獸一樣追趕撕咬,上四五個輔導班,每100人中就有8人從小學就開始學習高中內容。
在考入理想高中後的假期,葉媛繼續上著輔導班。
即使如此,在高中第一次測驗,葉媛依舊是倒數。



當鏡頭朝向這些初高中生。
長達三個小時的紀錄片,沒有一個人露出笑臉。
大家最希望擁有的能力是「錢」和「不困」。
說的最多的一個詞是「晚了」和「對不起」。
太晚了,如果再早努力一點就好了;對不起,對不起辛勤的父母但又止不住怨恨自己的家境。
「姐姐做過的習題冊,媽媽每天用橡皮擦乾淨,再給我做。」
「十幾歲的孩子,還沒有長大,就說自己已經晚了。」




說實話,有些學生真的夠努力了,再努力基本可以告別這個世界了。
眾所周知,韓國人血液裡流淌著冰美式。
但遍地開花的不是咖啡店,而是補習班。
據統計,在首爾,便利店有8567家,咖啡店有1.7萬家,補習班則有2萬4284家。
江南區有個地方叫「大峙洞」,不足1平方千米的地方,開了1600多所補習班。
每天晚上十點,擠滿了下課的學生,而到凌晨3點,就有學生等著搶佔座位。

圖源:網路
據統計,僅2022年一年,韓國中小學生的課外輔導費就達到26萬億韓元。
課外補習率高達78.3%。
根據《亞洲經濟報》的報道,在普通家庭,補習費追平甚至超過全家的伙食費、居住費等基本開銷。
這甚至形成了勾兌,高考出難題給考生,但考生在正常的課程中根本沒有學到,只能去上輔導班。
越貴的輔導班,越能壓中題目。
韓劇《天空之城》,講有錢人為了讓孩子讀好大學,明爭暗鬥,甚至鬧出人命。
有觀眾覺得誇張。
其實現實更殘酷。

《天空之城》劇照
「天空」,即「SKY」,指的是韓國三所一流大學: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
拿到這三所大學的畢業證,等於拿到好的人際關係,等於獲得好的工作機會,等於擁有好的婚姻。
韓國地小,經濟命脈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
排名前十的財團,壟斷了全國75%的GDP。
這就形成了一種熟人社會關係網路。
據統計,韓國最大的規模企業的總裁們,70%是上述這三所大學的畢業生,80%的司法機構公務員來自這三所大學。
在韓國,「SKY」所帶來的好處,甚至遠高於「常春藤」。
但錄取率是殘酷的,「SKY」大學平均錄取率只有2%。
被淘汰下來的考生,不甘心,只能選擇復讀。
2022年,韓國高考共有50.8萬人報名考試,其中復讀生比例佔到31%。

《天空之城》劇照
但是,升大學不僅要看成績,還要看課外獎項,有錢人能在簡歷表上填五六十項,普通人也要使勁湊夠十來項。
學歷是世襲的。
家境好的學生,擁有更多籌碼的同時還能出老千。

《老千》劇照
學生在高壓環境下產生畸變。
韓國某輔導班老師長期性騷擾女學生,有學生舉報後,卻遭到同學霸凌,理由是「你為什麼不能忍忍」。
因為老師一旦停職,處於高考關鍵時刻的學生必將會受到影響。

《黑暗榮耀》劇照
當然,考上大學還不是終點。
超6成的學生需要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揹負著1589萬韓元(摺合9.5萬元)的債務畢業。

畢業後就是找工作。
對於考公的執著,韓國人遠勝山東人。
每10個求職者中就有4個考公務員。
首爾的考公基地——鷺梁津。
在這個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方,擠著50家考公培訓機構,200棟公寓、1萬名考生。
但錄取率僅在百分之二點幾。
超半數人,會選擇進行3年長期備考。
復讀高考,備考考公,這些「停滯」的人員,也將為家庭帶來巨大的開銷壓力。
韓國有一名Vlog博主,國內叫她「發瘋姐」。
發瘋姐的之所以叫發瘋姐,就是因為她發了瘋地學習。
5小時一本書,4小時一本真題,一天學習時長超過13小時,而且還能抽出時間剪視訊。
(韓國人你們真的把睡覺進化掉了嗎?

)
即使如此,發瘋姐二戰考公還是失敗了。

畢竟《黑暗榮耀》裡,女主如此目標明確、行動力強。
編劇在寫劇本時,也讓女主考了兩次,才考上教師編。
損韓國人還得看他們自己:




即使找到工作,買房也是個問題。
「鳥生蛋也得先有個巢。」
但在首爾買套房,需要不吃不喝工作33年。


韓國人逐漸明白一個道理:
吃得苦中苦,伺候人上人。
相當多的一部分年輕人選擇開擺!不生!


油鹽不進
韓國政府「重金求子」。
從2006年起,韓國政府開始以5年為週期推進刺激生育計劃,併為此投入380萬億韓元(摺合2萬多億)。
在2020年開啟的第四階段計劃中,代表性政策是「3+3育兒假制度」。
即給子女未滿12個月的父母雙方申請3個月的育兒假,每人每月最高可獲300萬韓元(摺合1萬4-1萬6人民幣)的育兒津貼。
可韓國人「油鹽不進」。
畢竟這點錢杯水車薪。


在韓國,如果養一個孩子,讓他能上重點高中。
每個月就要花1萬4-2萬1。

「低出生率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報復。」
韓國人正在進行三拋——
拋棄戀愛、拋棄結婚、拋棄生子。

根據《2022年韓國社會指標》顯示:
2022年韓國婚姻登記數為19.17萬對,同比減少0.4%,創下歷史最低紀錄。
13歲以上的韓國人中有半數認為一輩子可以不結婚,10到29歲年齡段的被調查者中近六成認為婚後不必生育子女。
一半以上的韓國人不準備結婚了。

「一人婚禮」也開始流行。
即到達一定年齡,如30歲、35歲時,舉辦一人婚禮,以此收回以前隨出去的禮金。
誰看了不說是good idea。
韓國的大手百貨店,還給已宣佈不結婚的40歲以上員工發放補助金和5天假期。
「不結婚」也成為一項就業優勢。


圖源:水印
那麼韓國的戀愛都是在談?
愛豆。
韓國的孩子到底是誰在生?
演員。
從國家競爭力上來看,出生率降低,未來青壯年人口減少,勞動力短缺,必然不是好事。
「但我自己會挺開心的。」


現實影響著影視劇創作。
曾經的韓劇三寶:癌症、車禍、治不好,不再盛行。
「愛情」已經不再是韓國人創作的主題和核心。
現在更多的是復仇、反殺、末日。
從《魷魚遊戲》《甜蜜家園》《王國》到《天空之城》《黑暗榮耀》,還有《財閥家的小兒子》《安娜》《夏娃》…….
韓國人的精神狀態透著一股子誰都別活的瘋勁兒。

《王國》劇照

《甜蜜家園》工作照
當韓國青年不準備組建家庭,就會變成某種意義上的無堅不摧。
最後引用一位韓網友的評論:「聰明的韓國人開始漸漸地離開地獄般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