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已經是烏克蘭局勢的交戰方?內政部長呼籲儲備應急物資!

在德國聯邦議院批准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憂德國捲入這場戰爭。包括女權主義者愛麗絲·施瓦澤(Alice Schwarzer)在內的28位名人更以公開信的形式呼籲朔爾茨政府不要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以避免「給普京任何將戰爭擴展到北約的理由」。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擔憂並非危言聳聽。

對許多北約或歐洲國家而言,只要沒有向俄羅斯正式宣戰,戰火可能就不會馬上燒到自己身上。德國決定效法其他歐洲國家向烏克蘭運送重型武器,多少也抱有同樣的僥倖心態。然而,西方國家是否只有等到宣戰或者被宣戰後,才會成為戰爭的交戰方?

▲因勸阻德國向烏克蘭運送重型武器,女權主義者施瓦澤等人遭到批評,圖源:dpa

聯邦議院科學服務機構新近出具的一份專家意見即揭露了一個很多人不願看到的事實。意見指出,如果西方國家在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後還幫助該國士兵訓練使用這些武器,那這種行為在國際法上就等同於「參戰」。

據此,不論德國等國家向烏克蘭交付多少武器,也不論武器是「攻擊性」還是「防禦性」的,尚不意味著這些國家向俄羅斯開戰,「只有除了武器交付外,也涉及對沖突方的指導或此類武器的訓練等問題時,人們就可能不再處於不參戰的安全區域。」換言之,向烏克蘭交付武器和參戰之間只有一步之遙。

圖為烏克蘭士兵在哈爾科夫郊區的一次演習中研究瑞典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圖源:Andrew Mar

▲圖為烏克蘭士兵在哈爾科夫郊區的一次演習中研究瑞典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圖源:Andrew Marienko/AP/dpa

這份法律意見公佈後立刻引發了轟動,因為人們驚訝地發現:德國早已邁出了這一步。除了直接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外,德國也染指了訓練烏克蘭軍隊使用西方武器的事宜。在上週二(4月26日)於拉姆施泰因美軍基地舉行的會議上,德國防長蘭布雷希特即親口承認:「我們正在和我們的美國朋友合作,在德國的土地上訓練烏克蘭軍隊使用火炮系統。」

德國防長的言論在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約翰·柯比 (John Kirby)那裡也得到了佐證:這位發言人在上週五表示,美軍已經在對烏克蘭軍隊進行關鍵武器系統的培訓。在與聯邦政府協商後,培訓將在德國本土的美軍基地上進行,「由聯邦政府負責協調和組織」。據稱,有大約50名烏克蘭軍人正在接受美國的火炮訓練,他們之後再回到烏克蘭訓練自己的軍隊。

圖為出席拉姆施泰因美軍基地軍事會議的蘭布雷希特,圖源:Boris Roessler/dpa

▲圖為出席拉姆施泰因美軍基地軍事會議的蘭布雷希特,圖源:Boris Roessler/dpa

從上述法律意見的角度而言,德國和美國的舉動無疑正將自己推向戰爭的深淵。對此,德國左翼黨的政客扎克林·納斯蒂克(Zaklin Nastic)即表示,通過向烏克蘭運送重型武器以及在德國領土訓練烏克蘭士兵的做法,「交通燈聯盟和聯盟黨已經使德國成為主動的交戰方。」

無論德國是否已滿足「交戰方」的定義,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聯邦政府的作為正在推高國內的緊張形勢。上週日,聯邦內政部部長費瑟即建議德國民眾在家中儲備應急物資。她還表示,德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可能遭到網路攻擊,「如果停電時間較長或日常生活受到其他限制,那麼在家中配備應急電源肯定是有意義的。」

(歐洲時報德國版杜浩綜合報道,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

【道

(GermanReport)

】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