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打幹擾素接診4000多人未感染!干擾素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目前國內流行的奧密克戎病毒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

目前國內流行的奧密克戎病毒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使得「中招」人數驟然上漲,再加上患者就診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一線醫務機構迅速迎來新一輪「大考」。正如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所說:「當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了醫療救治。」

觀網讀者「暮雪」是山東某市下一個社區門診的醫生,在「風聞社區」發帖分享了自己於防疫政策調整至今,在門診坐班的觀察與了解。她在帖子中指出,這波感染病人的表現基本是流感症狀,在其門診接診的四千多人次中,「還沒發現一例重型,沒轉診一例病人」。

觀察者網聯繫到「暮雪」,向其諮詢更多一線門診救治情況。因和病人說話太多,嗓子沙啞,「暮雪」從門診回來後以文字形式接受了觀察者網的採訪。

在回答「一天要接觸這麼多病患,是怎麼做到避免感染的?」問題時,「暮雪」表示:在準備門診接診發熱病人時,我就開始提前打幹擾素,連續打三天,後期三天左右強化一針,強化免疫。也同步囑咐給其他同事都開始打它,它有預防作用。不過她們剛打了一針,好像還沒反應過來就先後中招了。誰也沒想到傳播能力這麼恐怖,聞所未聞。另外,我們上崗都一級防護,工作時都戴面罩,空間天天紫外線消毒,每天上班前噴干擾素。下一步,準備讓大家喝小中藥預防。我擔心出現二次感染。以前接診病人,我們會用壓舌板看嗓子,但這次這個步驟省了。病人進門診,光問診,儘量減少直接接觸,症狀都差不多,高熱沒勁,嗓子疼。快速開處方,拿藥。處理病人提速了。所有發熱的病人,都不輸液,減少室內感染的概率,持續高熱最多打個小針。當然,老人和孩子,還得聽診。

干擾素是什麼?

干擾素是什麼?

干擾素(Interferon,IFN),是由英國科學家Isaacs於1957年利用雞胚絨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擾現象時首先發現的,是一種細胞因子,具有抑制細胞分裂、調節免疫、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作用。其本質是蛋白質,類型可分為α、β、γ、ω等幾種。IFN能誘導細胞對病毒感染產生抗性,它通過干擾病毒基因轉錄或病毒蛋白組分的翻譯,從而阻止或限制病毒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抗病毒感染和抗腫瘤生物製品。

來源丨澎湃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