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委員會發布「頭巾自由」海報被罵到刪帖!法國政府:是我們舉報的

法國11月3日疫情資料

法國新增10050例,累計確診7221559例,新增死亡39例,累計死亡117802例;

更多歐洲疫情資料,請瀏覽文末疫情圖。

11月2日,歐洲委員會在網上發起慶祝文化多樣性和「戴頭巾自由」的宣傳活動,引發巨大爭議。由於輿論壓力過大,當晚,歐洲委員會將宣傳內容全部刪除。法國政府發言人阿塔爾3日表示:「法國是唯一向歐洲委員會就此事進行干涉、要求刪除內容的國家。」

歐洲委員會發布的爭議海報

▲ 歐洲委員會發布的爭議海報。

01飽受爭議的宣傳海報

歐洲委員會於11月2日發起一項宣傳「審美多樣性」和「戴頭巾自由」的活動,在官網和社交媒體上發佈了約十張宣傳海報。

在海報上,寫有「如果每個人看起來都一樣,這個世界會有多無聊?」「我的頭巾由我選擇」等標語。

海報上寫有「我的頭巾由我選擇」的標語

▲ 海報上寫有「我的頭巾由我選擇」的標語。

此外,歐洲委員會還發布了一則視訊,視訊上不戴頭巾的女孩和戴頭巾的女孩被組合在一起,最後出現「美麗在於多樣性,就好像自由在於頭巾」(beauty is diversity as freedom is in hijab)的標語。

▲ 歐洲委員會發布的爭議視訊片段。

歐洲委員會此次宣傳活動是由歐盟通過其「權利、平等和公民」項目來共同出資,初衷是為了打擊「反穆仇恨言論」,但宣傳海報和視訊一發布,就在網上激起千層浪,引來許多法國政客炮轟。

歐盟「權利、平等和公民」項目在2014年-2020年得到4.39億歐元撥款,旨在促進平等和人權保障。

需要提醒的是,歐洲委員會(Council of Europe)是1949年創建的國際組織,總部設在法國斯特拉斯堡,以促進歐洲人權、法制、文化為宗旨。不要與名稱很像的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又稱歐盟首腦會議或歐盟峰會)和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又稱部長理事會,由成員國部長級代表組成)兩大歐盟機構混淆。

歐洲委員會總部大樓

▲ 歐洲委員會總部大樓

02法國是唯一進行干涉的國家

歐洲委員會的宣傳海報和視訊一發布,就引發很大的爭議。

法國負責青年人事務的國務秘書Sarah El Haïry接受法國電臺採訪時表示堅決反對這一宣傳活動,而且法國已通過大使進行干預。

法國負責青年人事務的國務秘書El Haïry在電臺上批評這一宣傳活動(LCI新聞臺截圖)

▲ 法國負責青年人事務的國務秘書El Haïry在電臺上批評這一宣傳活動。(LCI新聞臺截圖)

El Haïry說道:「這個視訊使我深感厭惡……這完全與法國所捍衛的價值觀相反……從視訊上看,這根本是在鼓勵戴頭巾。」作為法國政府一員,她表示絕不會鼓勵把頭巾作為自己身份象徵

法國政府發言人阿塔爾3日表示:「法國是唯一向歐洲委員會就此事進行干預、要求刪除內容的國家。」「法國政府對這場宣傳活動並不知情,這樣的宣傳完全不顧常識,我們不應將宗教自由與鼓勵佩戴宗教象徵混為一談。」

法國新聞臺對於歐洲委員會宣傳活動引發怒火的報道(BFMTV新聞臺截圖)

▲ 法國新聞臺對於歐洲委員會宣傳活動引發怒火的報道。(BFMTV新聞臺截圖)

03法國政壇「從左到右」齊聲討

除了法國政府,多位熱門總統候選人也發推文表示強烈反對。

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總統候選人勒龐在推特上表示:「當數百萬女性正勇敢地反對這種壓迫形式(包括法國),歐洲支持伊斯蘭頭巾的宣傳是可恥和不當的。」

勒龐的競爭對手,尚未正式宣佈參選但因政治不正確言論人氣高漲的澤穆爾則直接發文表示:「伊斯蘭教是自由的敵人。」

右派候選人、大巴黎議會主席佩克雷斯(Valérie Pécresse)也在網上發起抨擊,她寫道:「頭巾不是自由,而是服從的象徵。支持女性為摘掉頭巾作鬥爭,這才是歐洲該有的角色。」

不僅是右派,歐洲委員會這項宣傳活動還引來不少左派政客批評。

奧朗德執政時期擔任法國女權兒童家庭部長的社會黨籍參議院副議長羅西紐爾(Laurence Rossignol)發文說道:「說女性可以自由戴頭巾是一回事,說自由在於頭巾則是另一回事。事實上,這是在推廣戴頭巾,這是歐洲委員會該做的事嗎?」

在CNews電視臺上,法國左派社會黨發言人迪奧普(Dieynaba Diop)認為這樣的宣傳只會起到反作用。「我們不能通過強調宗教習俗來促進共同生活,這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歐洲委員會該有的角色。」

04歐洲委員會:推文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對於爭議,歐洲委員會通過法新社迴應:「相關推文已被刪除,我們將考慮更好的表現方式來推廣這一項目。」

歐洲委員會解釋說,「這是與歐盟理事會的合作項目。目的是提高人們對尊重多樣性以及打擊仇恨言論必要性的認識。」這些推特內容反映的是「項目工作室中某些參與者的個人立場,不代表歐洲委員會立場。」

同時,歐洲委員會呼籲人們關注其打擊仇恨言論的「其他行動」,歐洲委員會發言人強調:「我們的立場非常明確:根據所在國家/地區的法律,女性有選擇其穿著的權利。」

05引發爭議的穆斯林女性「著裝選擇權」

穆斯林女性是否有權自由選擇穿著在法國一直備受爭議。

幾乎每年夏天,法國都會上演女權團體助陣穆斯林女性穿布基尼闖泳池的「維權活動」。

去年9月,5名穆斯林女性身著布基尼泳衣在數名女權團體成員的支持下進入巴黎11區一家游泳館內,抗議在公共泳池不可穿著布基尼的規定,他們進入泳池後高唱反歧視歌曲,「我們要游泳,我們要游泳!即使那些種族主義者不願意,我們還是要游泳!」

「維權」活動隨即引來泳池工作人員和警方的介入(推特截圖)

▲ 「維權」活動隨即引來泳池工作人員和警方的介入。(推特截圖)

最終這場「維權行動」導致游泳館提前關門。

「維權」團體成員在游泳館前舉起橫幅,上面寫著「游泳池該為所有女性開放,停止恐穆思想」(推特截圖)

▲ 「維權」團體成員在游泳館前舉起橫幅,上面寫著「游泳池該為所有女性開放,停止恐穆思想」。(推特截圖)

一名女權主義者表示:「重要的是所有女性、所有人類都應擁有游泳的權利。」,並強調「我們的身體屬於我們」「女性應有權選擇游泳時穿啥」。

2016年,法國沿海30多座城市以維護公共秩序的名義,推出海灘禁穿布基尼政令。出於衛生及安全考慮,法國泳池現行通用規定,男性必須穿緊身三角或平角泳褲,女性不可穿帶裙襬的泳衣。法國這一禁令曾受到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指責,高專辦認為,這些禁令「並不能改善安全形勢,反之,會助長法國在宗教方面的不寬容以及對有穆斯林信仰的人的針對和排斥,特別是對婦女。」

除了布基尼,穆斯林女性是否有權戴「跑步頭巾」也在法國引發爭議

2019年2月,法國運動品牌迪卡儂曾宣佈,將全面鋪開希賈布(穆斯林婦女佩戴的頭巾)跑步頭巾的銷售,這款產品此前專為摩洛哥市場設計和銷售。

由於該產品在法國爭議太大,迪卡儂隨即宣佈決定不在法國出售了

迪卡儂推出的「跑步頭巾」

▲ 迪卡儂推出的「跑步頭巾」

這一風波引來美國記者的冷嘲熱諷。美國《華盛頓郵報》在一篇報道中寫道:「法國又一次成了上演‘穆斯林女性可以選擇穿什麼’這種荒誕劇的劇院,一場本來起始於推特的暴風雨顯然演變成了國家事務……當然,冬天的法國市政府還是會用基督教聖誕樹和馬槽進行裝飾。」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歐洲時報/ 週週、春花 編譯報道)

每日疫情圖

面對疫情

做好防護

做好防護

點在看分享好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