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8 日 12 時 57 分,北京市豐臺區消防救援支隊接警,北京長峰醫院住院部東樓發生火情。
今天,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長峰醫院火災事故情況通報會,市公安局、市衛健委、市消防救援總隊、豐臺區政府相關負責人通報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通報會表示,12 時 57 分,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位於豐臺區靛廠路 291 號的長峰醫院發生火災。13 時 33 分,現場明火被撲滅;15 時 30 分,現場救援工作結束,共疏散轉移患者 71 人。截至今早 9 時,經轉院救治無效,29 人遇難,26 名住院患者,1 名護士,1 名護工,1 名患者家屬。
北京市消防總隊副總隊長趙洋通報了此次火災的事故原因。趙洋表示:經初步調查,事故系醫院住院部內部改造施工作業過程中產生的火花引燃現場可燃塗料的揮發物所致。事故具體原因和損失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經查,北京長峰醫院院長王某玲(女,44 歲)、副院長汪某(女,37 歲)、總務科主任王某陽(男,50 歲),施工公司負責人王某峰(男,47 歲)、現場施工人員程某君(男,33 歲)等 12 人,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目前上述人員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12時57分,豐臺區消防救援支隊接警;13時33分許,現場明火被撲滅。15時30分,現場救援工作結束,共疏散轉移患者71人。
從地理位置來看,長峰醫院往南就是豐臺消防支隊。地圖顯示,二者之間步行距離只有296米,走過去僅需4分鐘。
但火勢的發展似乎更快,最終致29人遇難。
一名附近居民證實了這一點。5年前,父親年老,家裡無法長期照顧,需要送去醫院時,她曾到長峰醫院考察。「東樓住院部裡,一條長長的走廊,兩邊是小單間,大概5平米左右,只能放一張病床和護工的躺椅。」因為房間太小,她最終沒選長峰醫院。

房間小,或許和這座樓的歷史有關。
有附近居民表示,此前,長峰醫院只有一棟樓——是現在的西樓,環境和條件尚可。一位患者去過長峰醫院的李欣(化名)說,前幾日剛去過長峰醫院看腎結石,還準備去複診,不料醫院就出事了。他回憶,自己去的是西樓2層,整個一層樓只有碎石科與相關碎石的治療,西樓從環境上看,並不算破舊。
上述居民進一步表示,這次發生火災的東樓,情況則大不同。
根據目前長峰醫院地理位置——豐臺區靛廠路291號,查詢「天眼查」可見,此前正是北京西部大酒店有限公司。該酒店以住宿業為主,成立於2001年,2011年底被吊銷營業執照。
「飯店倒閉之後,醫院將之並進來,並在酒店基礎上翻修的。」有現場人士稱。但現場的口徑也並不一致,有人稱,東樓是收購的飯店改造而成;也有人稱,發生火災的東樓是飯店倒閉之後,醫院新建的。
「一些民營醫院的房屋結構、通風設備不行或是改建的,很容易出事故,特別麻煩。」一位熟知民營醫院的業內人士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長峰醫院剛剛開展過院內安全消防學習,並在其微信公號上發佈《防風險、除隱患、保平安——北京長峰醫院嚴格落實火災防控措施》的文章。
不過,目前長峰醫院官網等主頁面已無法打開。

與北京多位醫生聊起長峰醫院,大家並不熟悉,甚至沒聽過。
「不清楚具體做什麼的,但長峰醫院規模還不小,在北京民營裡也算比較大的。」豐臺區某醫療機構相關負責人向八點健聞表示。
據公開資料顯示,北京長峰醫院於1985年經北京市行政衛生部門批准成立。醫院一名工作人員聽說,由北京一家大型三甲醫院的一批老專家發起成立。
據公開資料顯示,北京長峰醫院是北京一家二級定點綜合民營醫院。但事實上,這並非等級評審而來,只是規模達到了二級綜合醫院的標準。
「二級規模在建醫院時,只要床位、病人數、設備醫生配備達到要求,就可以直接申請。」前述熟知民營醫院的業內人士稱。
大火之後,醫院消防難題再次回到公眾視野。
事實上,醫院作為公共機構,這些年消防安全方面的要求並不少。
醫療機構不僅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關於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以及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相關規定,還要嚴格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制定的《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九項規定》。
在建設方面,醫院在建成之初便有明確的消防要求,經消防部門驗收合格後才可以入駐,進行下一步的醫療活動。
一位醫院院長告訴八點健聞,這意味著,醫院建築建成後一般不允許輕易改建,否則會違反消防安全要求。「建築是第一關,後續還要配備滅火器、噴淋、消防栓等消防設施。每半個月或一個月,消防部門都會來進行日常檢查。」
但醫院的院內消防能否做到警鐘長鳴,更取決於各家醫院自身。

北京一位公立醫院醫生表示,他所在的醫院對員工消防觀念和意識的要求很高。
「按照我們的聘用合同,理論上沒有通過消防考核理論的話,是可以被辭退的。」
該醫生介紹說,近些年新建設的公立醫院建築物內,一般都標配了消防設施,甚至他所在的醫院內,還設置專門的消防電梯。「但一些民營醫院有不少都是租或買了那些原本用作其他用途的建築物,在改造後作為醫院進行經營,很難說消防安全是否過關。」

追溯過去數年,醫院火災時有發生。
2021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陶迎紅等人曾發表論文,經公開渠道收集整理,2000年~2019 年,北京地區共發生26起醫院火災事故。這26起火災涉及23家醫院,共造成1人受傷和4人死亡。
但北京長峰醫院此次火災造成的遇難人數,已經超過了過去19年來全北京市可以查詢到的26起醫院火災遇難人數總和。
近些年,消防部門對醫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反覆檢查和叮囑,但醫院的消防監管確實像個「燙手山芋」。
消防來檢查一年就1~2次,還是以抽查為主。畢竟消防部門檢查次數有限,主要還是要靠醫院自身針對不同患者群體做好不同的應急預案。由於醫院的特殊性,進行安全防範的學習或程序上的合規比較容易實現。
「但是住院病人更換較快、一些科室重症病人難移動,做實際的消防演練難度較大」,只能靠醫院各自做好應急預案。
根據國家消防主管機關公佈的統計資料,2009~2019 年全國醫院共發生電氣火災2034起,佔到電氣火災總數(3949起)的51.5%。在公共機構中,醫院電氣火災發生率明顯高於其他各類場所的平均水平。
醫院的消防工作難做,幾乎成了消防系統中的一個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