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蹺】德媒突然大肆批評哈貝克節能減排環保計劃,《世界報》撰文表示碳排放對氣候影響並不大

減緩持續的全球變暖一直是聯合國三十年來的目標。這種變暖帶來了很大的危險: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暴雨,海平面上升。氣候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持續變暖,這些極端天氣的風險與日俱增。

因此,幾乎沒有人懷疑通過限制排放溫室氣體可以阻止氣候變化,這在德國尤甚。經濟與氣候部長羅伯特·哈貝克 (Robert Habeck) 發誓德國人會加強氣候保護。然而媒體對此並不買單,「哈貝克宣傳的資訊很多是徹頭徹尾的錯誤」,《世界報》的文章這樣寫道。另一個客觀的問題是,氣候保護的代價是多少?

德媒在文章中大肆闡述減排的成本和危害,「西方國家和世界銀行對化石燃料生產的限制已經造成了經濟和社會問題,尤其是在非洲。」

「2018年,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 (William Nordhaus) 對權衡氣候保護成本與收益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結論是‘只有當全球變暖3.5攝氏度以上時,造成的代價才比限制排放本身更高。’

雖然之後也有其他的研究人員給出了更低的溫度閾值。但這些研究都明確表明,必須在能源轉型和限制排放之間取得平衡。」

聯邦經濟部致力於加速風能和太陽能的發展,委託了生態經濟研究所 (IÖW)、經濟結構研究協會 (GWS) 和 Prognos AG三個私人機構計算德國逐漸變暖的經濟損失。

該部門在週一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到本世紀中葉,取決於全球變暖的程度,研究預計經濟損失將達到2800-9000億歐元。」

新聞發佈會引來諸多德國媒體,各德媒、新聞機構紛紛報道了經濟部發布的資訊。但德媒《世界報》著重指出,經濟部發布的所謂「研究」,既不是科學研究,也不具可信度。

因為該結論的計算基於聯邦環境署發佈的的「德國 2021 年氣候影響和風險分析」,該分析基於不切實際的氣候假設—所謂RCP8.5。

《世界報》引用氣候研究人員的說法,該假設基於一個極端的溫室世界。

【RCP 8.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 8.5),描述了能造成每平方米8.5瓦特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造成RCP 8.5,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必須從目前每百萬空氣顆粒420個(ppm)增加到每百萬空氣顆粒1400個。】

《世界報》對此繼續分析,「目前,人類每年向空氣中排放約3ppm的二氧化碳。如果按這樣規模的排放量持續下去,到本世紀末,將有32000億噸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空氣中。但即使是這樣也不到RCP 8.5的一半。」

「況且鑑於已經啟動的能源轉型,能源研究人員甚至預計本世紀全球 CO 2排放量將下降。

多年來,全球變暖的趨勢一直低於RCP 4.5,這當然意味著全球氣溫會再升高1.5-2度。但RCP 8.5的假設意味著世界末日。

氣候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警告不要再使用 RCP 8.5的假設。在科學界的壓力下,美國政府剛剛立法禁止RCP 8.5模型被用在各項預測之中。」

《世界報》認為德國聯邦政府使用這種被認為是過時的預測模型是可恥的行為。

除此之外,經濟部對過去發生的看法也讓人無法理解。新聞發佈會上哈貝克表示從2000年以來,氣候損失至少造成1450億歐元的損失。僅2018年以來就造成了800億歐元。僅2021年德國西部的洪災就造成了405億歐元的損失。

《世界報》指出,將氣候災害歸因於氣候變遷是媒體和氣候活動家常用話術,但這並無道理。雖然在氣候變暖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更多的暴雨。降雨造成洪災雖然極端,但並不罕見。受災地區本應做好準備。

即使沒有氣候變化,過去幾個世紀德國西部也發生過類似的洪水。將所有極端天氣造成的破壞都歸咎於全球變暖是沒道理的。

《世界報》繼續寫道:「在德國,氣候災害甚至沒有顯示出逐年增加的趨勢。自2001年來,歐洲發生氣候災難的次數甚至有所減少。哪怕是全球方面,暴雨增多也沒有產生更多負面影響,河水氾濫和山洪暴發造成的受害者人數和損失甚至顯著下降。」

「迄今為止,人類對氣候變化的適應速度超過其氣候的惡化速度—儘管世界人口在一百年內翻了兩番,但因氣候災難造成的受害者人數下降了90%以上。全球範圍內氣候災難雖然有所增加,但不能全部歸因為氣候變化。如果從資料中減去因定居點擴大,和通貨膨脹導致的價值增加,造成的經濟損失甚至有減無增。」

世界報繼續批評,甚至直到如今,哈貝克還把它用在聯邦經濟部的研究之中。‘聯邦經濟與環境部的領導下,聯邦政府目前正在制定一項具有可衡量目標的預防性氣候適應戰略’,哈貝克說道,‘加速能源系統轉型是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保護部的首要議程。德國需要在這方面大幅加快步伐。’

「然而,如何保護德國人免受極端天氣的影響對經濟與氣候部來說則不是什麼重要的事。他們剛剛否決了一個建立氣候變化適應研究所的計劃,轉而批准了一個天文研究所。」《世界報》的報道最後一句話仍然對經濟部進行了否定。

哈貝克作為綠黨和經濟部長,踐行節能減排,計算經濟損失,是分內工作。而德媒突然調轉槍口開始抨擊節能減排這件事本身,甚至撰文表示碳排放對氣候影響並不大,就很耐人尋味了。

相關文章